手供一体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的实施效果与体会
2019-12-06
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广东 广州
以往对于手术室器械的处理方式为手工清洗以及消毒,通常在手术结束后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后续消毒灭菌操作在消毒供应室内进行。随着医疗工作越来越趋向于高强度,作为传统常规的器械处理过程已经不能适应,为了手术器械处理过程更为高效,质量更加受到保障,减轻手术室护士工作负担[1],让其抽出更多时间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照顾,我院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即在我院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7月收治手术患者80例,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4~65岁,平均(46.17±2.47)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5~63岁,平均(47.55±3.0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在临床实际护理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照相关护理规定以及要求进行。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的新型模式进行护理[2]。在临床实际护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此之前必须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教学培训,对于专业人员的工作制度也需制定严格规定,对于器械处理也需有相应标准,操作环境以及操作仪器都必须做好日常检查以及清理工作。具体落实到一体化管理进程中,首先要做好对器械的接收工作,接收完成后立即进行清洗,在实际对于器械清洗过程中,应当选取酶浸泡液对器械进行一定时间浸泡,待浸泡工作完成后,采用手工清洗方式对其进行清洗,最后使用全自动清洗机完成后续清洗工作[3]。需要注意若手术器械有锈迹,需要进行相应除锈操作。若手术器械出现功能损坏,相应的报废工作需要落到实处。消毒供应中心应选取资历高的护理人员对有包装的手术器械进行包装,并做好包装的检查工作。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接台等待时间。通过自制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90分及以上)、一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三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1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手术接台等待时间比较:观察组手术接台等待时间为(18.94±5.0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3±3.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4,P<0.0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5),见表1。
讨 论
由于消毒供应中心承担了以往医院所负责医疗器材的消毒供应以及清洗包装等工作,对于医院手术室治疗开展以及术后对于患者的护理工作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以往对于患者在实际实施护理时由于手术室护士工作强度非常高,身心疲乏,不仅要在手术过程中配合主刀医师完成手术操作[4],还要在术后对手术器械进行相应处理工作,耗费了大量时间,增加了手术室护士工作负担。在对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新型模式后,手术室护士只需进行简单初步清洗工作,减轻了其工作负担,工作重心转移至对患者临床实际护理上,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效率得以提高,供应室人员对已经进行初步冲洗手术器械进行分类,不同材质以及不同种类器械选取不同的清洗以及消毒方法进行处理,器械物品施行洁污分流[5]。手术器械后续清洗消毒、灭菌以及包装工作交付给供应室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手术室环境得以改善,洁净层流设施能够发挥更好作用,有利于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无菌的手术环境。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的新型模式于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开展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的新型模式进行护理可促进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