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异常直方图结合血涂片在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分析
2019-12-06
530500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近年来,伴随着医疗研究的不断发展,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在提高血细胞分析效率、提供血细胞参数以及血液直方图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血小板聚集、小红细胞以及大血小板等因素可直接影响血小板计数,临床将血小板、红细胞与白细胞直方图特点相互结合,有助于初步判断血小板计数。然而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发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所以应结合多种检测方法进一步确定。故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显微镜下人工计数法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探究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在判断血小板计数结果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9年1-3月收集静脉血标本200例,男105例,女95例,年龄22~53岁,平均(35.97±2.04)岁。
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钾(EDTA-K2)抗凝试管收集受检者静脉血2 mL,均为上午送检住院患者空腹标本。使用仪器为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小板计数,该仪器已定期保养、质检和维护,状态稳定。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直方图形状的不同,分为正常血小板直方图组114例、大血小板直方图组25例、血小板凝集直方图组30例和小红细胞干扰直方图组31例。随后以血小板血涂片计数值作为考察依据,将正常血小板直方图组分为正常29例、增多40例以及减少45例。标本检测当天并进行血涂片计数血小板数量,应用光学显微镜在血涂片体尾交界处血细胞分布均匀,无异常聚集或纤维蛋白丝区域计数10个油镜视野血小板个数,套用公式计算血小板数量。公式[1]:血小板数(×109/L)=1个油镜视野中血小板平均个数×15×109/L。
统计学处理:数据运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种方法对正常血小板组的测定结果:血小板直方图分布正常,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种方法对直方图异常血小板计数的检测结果:大血小板组和血小板凝集组经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偏低。两种方法检测小红细胞干扰组的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偏高,见表2。
讨 论
分析血细胞分析仪的阻抗法检测原理为通过稀释后悬浮液的帮助,细胞可直接通过计数孔,继而改变正负电极之间的直流电阻,影响脉冲,由于脉冲大小与细胞大小直接相关,采用脉冲累积法可直接统计出各个通道中脉冲的数量和大小,最终将直方图制作完成。根据正常体积血小板直方图的显示,其主要集中在2~20 fl,通常情况下,25~30 fl更为接近横坐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正常、减少以及增高时,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计数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小板计数值的增加或减少不会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计数法检测结果。
由于血小板与红细胞在同一个通道内测量,二者在体积上有明显的差异,仪器设定了特定的阈值,将高于阈值定于红细胞,反之为血小板。大血小板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小板直方图,如果发现血液中含有大血小板,其直方图分布峰右侧右移,在>30 fl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观察白细胞直方图,在35 fl处明显可见一小峰,经涂片染色镜检显示有很多大血小板。如果血小板体积超过25 fl,多将其认定为小红细胞,未计入血小板计数而使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偏低[2]。本研究结果显示,大血小板组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计数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方法对正常血小板组的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两种方法对正常血小板组的检测结果比较(±s)
血小板计数 n 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计数 P正常 29 152±75 149±77 0.881增多 40 392±103 398±101 0.793减少 45 64±33 61±30 0.672
表2 两种方法对直方图异常血小板计数的检测结果比较(±s)
表2 两种方法对直方图异常血小板计数的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 n 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计数 P大血小板组 25 79±37 113±36 0.002血小板凝集组 30 70±22 165±84 0.000小红细胞干扰组 31 217±154 125±89 0.006
卫生部印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有述及:“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时已经考虑输入血小板。”因此根据经验,患者血小板低于50×109/L又无出血情况,则可信度不高。如果在血液标本中存在血小板聚集,在血小板直方图中可明显观察到曲线峰变低,右侧峰抬高呈拖尾状,不与横坐标重合。观察白细胞直方图,于35 fl的位置可见一小峰,采用涂片染色镜检,发现聚集成堆的血小板。本研究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凝聚组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计数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偏低,分析其原因为抽血不顺畅、抗凝不完全以及部分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直方图显示右侧峰抬起并上扬,远离横坐标,如果上翘峰的起始部位处于25 fl以下,则表示血小板分布异常,MCV<60 fl,同时观察白细胞直方图,显示分布正常,经血片镜检查发现许多小红细胞。因血细胞分析仪同一通道可检测到红细胞和血小板,加之红细胞数量较血小板数量多,故一旦将小红细胞计入血小板计数中,也会严重影响血小板检测结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小红细胞干扰组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计数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以上分析,临床检测血小板计数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仔细观察直方图,未见图形异常的情况下,应及时检查是否伴随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和小红细胞干扰,并且通过血涂片计数的方法进行复核[4],最后方可发出检测报告,以此保证结果的准确性。②仪器检测十分便捷,然而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切不可因贪图便捷而忽视准确性,应将仪器检测作为筛查性检测方法,并结合血涂片计数法确定血小板计数。③检测人员应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全面了解直方图,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时,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针对血小板异常直方图,临床应将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与血涂片相互结合,以此确定血小板计数,避免误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