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疗效差异
2019-12-06
518102深圳恒生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深圳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在临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这一疾病主要特征则是以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痊愈性低为主[1]。ICVD临床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管狭窄而导致,临床治疗方案则是以药物、手术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为主[2]。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对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在ICVD患者中的疗效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ICVD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43~80岁,平均(62.35±9.10)岁。参照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42~81岁,平均(62.39±9.1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参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降血糖、降血压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②研究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在手术前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氯吡格雷75 mg/d、阿托伐他汀40 mg/d,连续服用3 d后,再在手术前1 h输入法舒地尔,以此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出现。手术过程中患者需保持仰卧位,在腹股沟部位进行股动脉穿刺,同时将6~8F动脉鞘置入患者体内,明确动脉狭窄以及侧支循环等情况,借助超滑导丝输送导引管,扩张球囊撑开狭窄部位同时置入支架,再行造影明确血管再通情况,若情况良好则可以将器械撤出,保留动脉鞘。手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同时继续服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药物服用剂量与手术前相同,之后再结合情况进行调整。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变血管Vs对比(±s,cm/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变血管Vs对比(±s,cm/s)
组别 时间 椎动脉 基底动脉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参照组 治疗前 206.19±3.76 214.69±4.81 230.00±3.26 150.59±2.55治疗后 175.09±3.73 205.44±3.25 215.24±3.67 139.04±2.55研究组 治疗前 200.17±5.90 213.54±6.53 231.24±4.86 151.24±3.23治疗后 100.24±2.68 111.94±3.30 136.56±4.64 115.29±2.70
表2 两组患者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比较[n(%)]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病变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脑血管病事件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变血管Vs对比:两组治疗前椎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1年后各项病变血管Vs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比较:研究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心脑血管疾病属于健康第二大杀手,而其中有80%均属于ICVD患者。介入治疗是医学不断发展过程中而产生的一种治疗方式,近年来在ICVD患者治疗中受到了较多关注,相较于传统药物治疗方式,这一治疗手段创伤更小、安全性更好、术后不良反应少、疗效较佳[3-4]。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ICVD患者进行治疗时,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两组治疗前椎动脉、基底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1年后各项病变血管Vs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能够有效优化病变血管Vs,主要因为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会向患者阻塞的血管内放置支架,以此开通血管,从而有效改善血液微循环,缓解脑缺血等症状。除此之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为介入治疗能够降低药物使用时的不良反应,侵袭性也较小,所以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治疗ICVD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变血管Vs,降低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