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门诊开设现状研究

2019-12-06张静雅万和平秦彦陶雷王宏苏丽娜刘静静孙欣然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34期
关键词:分中心社区卫生医务人员

张静雅,万和平,秦彦,陶雷,王宏,苏丽娜,刘静静,孙欣然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有效缓解当前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上海市于2011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改善本市医疗服务、切实缓解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方便居民社区就医。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均应开设周六上午门诊;周边5公里范围内无二、三级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确有需求的,原则上应开设双休日门诊[1]。近年来,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服务人次呈逐渐上升趋势[2],开设双休日门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流日常门诊的就诊压力,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3-4],尤其是上班族“看病难”的问题[5]。但目前,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门诊的研究相对缺乏。仅有个别报道反映居民对社区双休日门诊的需求[6];个别报道反映社区医务人员紧缺,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时间改革只能采取“小范围试行、逐步扩大”的步骤[5]。本研究旨在调查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门诊的开设情况,了解其开设率、门诊人次及卫生人力情况,从而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满足居民潜在就医服务需求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上海市全部共28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包括2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9家分中心。

1.2 研究方法 于2018年8—9月向相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要求其根据所在机构于2018年1—6月开展双休日门诊情况填写问卷。调查问卷由研究组自行设制,经专家咨询进行修改,并通过预调查进行完善。问卷主要内容包括:(1)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开设双休日门诊情况;(2)机构双休日日均门诊量;(3)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是否满足双休日开诊需要;(4)是否发放双休日加班补贴及补贴方式、标准。所有问卷均有效回收。同时对机构负责人进行访谈,以更全面了解开设双休日门诊的利用情况和人力资源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门诊开设情况28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270家开设了双休日门诊,开始率为95.7%。其中,周六上午、周六下午、周日上午、周日下午门诊的开设率分别为95.0%(268/282)、61.7%(174/282)、84.8%(239/282)、57.4%(162/282)。(1)从机构所在地区来看:郊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周六上午、周六下午、周日上午、周日下午门诊的开设率分别为96.5%(191/198)、80.3%(159/198)、89.4%(177/198)、76.3%(151/198);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开设率分别为91.7%(77/84)、17.9%(15/84)、73.8%(62/84)、13.1%(11/84)。郊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休日门诊开设率较高,尤其是青浦区和松江区,周六、周日均全天开设门诊;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休日门诊开设率较低,黄浦区在周六上午的开设率仅为58.8%;部分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周六上午、周日上午开设率较高,其他时间开设率较低或未开设,如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虹口区(见表1)。(2)从机构类型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休日门诊开设率高于分中心。二者均在周六上午的门诊开设率最高,分别为98.8%、71.8%;在双休日下午的门诊开设率较低,尤其是周日下午,开设率均低于60.0%(见表2)。

2.2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门诊量分析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日均门诊量为81 980人次,平均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休日日均门诊量为321.99人次,分中心的双休日日均门诊量为151.03人次。

(1)从机构所处地区来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休日日均门诊量排在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青浦区、闵行区、浦东新区,日均门诊量分别为448.50、445.75、437.79人次;排在后3位的分别为长宁区、杨浦区、虹口区,日均门诊量均<200人次。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双休日日均门诊量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青浦区、闵行区,日均门诊量分别为248.60、156.67人次;城区仅黄浦区2家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开设双休日门诊,平均日均门诊量<100人次(见表3)。

(2)从开设时间来看:仅在周六上午开设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均门诊量为307人次,且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周六门诊量达300~400人次;周六全天开设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平均日均门诊量为356人次;周六上午和周日上午均开设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平均日均门诊量为228人次;仅在周日开设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平均门诊量均<100人次。定性访谈中,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反映,曾在双休日开设门诊,但由于周边医疗资源分布较全,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门诊利用率不高,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2.3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双休日门诊的人力资源情况 在开设了双休日门诊的27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82家(30.4%)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双休日开诊需要,需安排人员加班。定性访谈显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缺乏全科医生,造成双休日门诊调休、排班困难;同时,放射、检验等医技科室人员紧缺,个别科室仅有1名医生,如安排双休日门诊,造成工作排班困难,影响日常工作。

表1 2018年上海市各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门诊开设情况〔n(%)〕Table 1 Delivery of weekend outpatient services in communit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in 2018

表2 2018年上海市不同类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门诊开设情况〔n(%)〕Table 2 Delivery of weekend outpatient services i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and sub-centers in Shanghai in 2018

2.4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设双休日门诊的加班补贴情况 在开设双休日门诊的27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41家(15.2%)发放了双休日加班补贴,但补贴方式和标准不尽相同,同一个地区的补贴标准也不相同。其中,10家(3.7%)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补休、调休、换休的形式给予补贴;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不同标准给予加班补贴,补贴标准包括按小时、天、日工资2或3倍。

3 讨论

3.1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开设双休日门诊 调查发现,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周六上午的门诊开设率最高,达95.0%,且仅在周六上午开设门诊的门诊量较高,下午门诊量较低,尤其是周日下午,可能与就诊人群有关。有研究结果显示,双休日的就诊人群主要集中在上班族、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7]。对于上班族而言,平时工作繁忙,缺少假期,为了不扣工资,往往选择双休日就医;行动不便需要亲友陪同就医的老年人,需要等到周末在亲友的陪同下到社区门诊拿药或就诊;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强度较高,时间限制较紧,对于请假导致的经济损失更加关注,因此倾向于利用双休日休息时间就诊。本次调查还显示,郊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休日门诊开设率高于城区,门诊利用情况也优于城区,这可能与城区周边医疗资源丰富有关。对于城区居民而言,就诊选择较多,部分居民会利用周末时间前往二、三级医院就诊,如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开设双休日门诊,可能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休日门诊利用情况优于分中心,但郊区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的门诊利用情况仍较好。

表3 2018年上海市各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日均门诊量Table 3 Average daily outpatient visits on weekend in communit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s districts in 2018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合理分配双休日医疗资源,优化医疗资源配置[8]。结合本研究关于双休日门诊量的分析,建议:(1)每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要求至少开设周六上午门诊,以满足居民的就医服务需求;(2)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周六全天开设门诊,分中心根据距离中心路程、医务人员和居民需求等决定是否开设周六下午门诊;(3)开设配套补液、检验等相关科室,这样既可以方便工作日上班无法就诊或替老年人取药的居民,也可以减少中心双休日排班压力,更好地安排医务人员工作日的工作。

同时,建议联合周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开设双休日门诊,相邻社区如果步行15 min左右可到达,应保证1家周六全天开设门诊服务,其他时间可根据居民需求、医务人员排班等进行调整,确保医护人员的休息和工作,保障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宣传基层首诊,引导配备慢性病常用药的患者在双休日优先到社区就诊。

3.2 补充医务人员数量,缓解双休日门诊的人力资源压力 社区医务人员紧缺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休日门诊发展的主要因素[9]。30.4%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反映,现有人力资源难以满足错时门诊开设,尤其是双休日门诊开设。一方面全科医生数量缺乏,双休日门诊调休困难;另一方面,放射、检验等医技科室人员紧缺,双休日开设辅助科室困难较大。在社区医务人员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开设双休日门诊增加了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量,30%~50%的医务人员每日工作时间超过9 h,如果这一情况不改善,将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6]。为缓解人员紧张,应增加编制,补充社区医务人员数量,尤其是增加放射、检验等医技科室人员,保证工作日医技科室的正常开放。同时,应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周边二级医院卫生资源,建议双休日需要做实验室检查的患者优先到二级医院就诊。

3.3 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双休日工作积极性轮休和发放补贴是双休日门诊实施时为医生设计的补偿方式,然而目前社区医务人员紧缺[6],双休日排班、调休困难,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发放补贴提高了社区医务人员的双休日工作积极性。但目前的加班补贴标准不统一,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和得不到合理补偿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根据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首先安排补休,不能补休的支付不低于200%的工资报酬。因此,对双休日门诊增加的工作量,各区应按劳动法规定的补偿。同时,应纳入绩效考核,采取轮休和发放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给予补偿,以调动和提高双休日门诊人员的积极性[4],保证双休日门诊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贡献:张静雅、万和平、陶雷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张静雅、秦彦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王宏、刘静静进行数据收集;苏丽娜、孙欣然进行数据整理;张静雅撰写论文,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张静雅、万和平进行论文的修订;万和平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分中心社区卫生医务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西宁)分中心成立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落户我校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上海推“1+1+1”基层医疗
全国首个民族出版产品质检分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