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D-二聚体水平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分析
2019-12-06贺明轶王晶翟文亮王涛王征王长远
贺明轶,王晶,翟文亮,王涛,王征,王长远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急性心力衰竭(AHF)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高病死率[1]。因而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和预后评估直接关系治疗方案的制定。D-二聚体(D-D)是由纤维蛋白单体水解后产生的特异性纤溶过程标记物,既往报道显示血清D-D参与慢性心衰的发生及发展[2,3],而有关其在AHF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报道较少见,本研究旨在对比不同预后患者血清D-D水平,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86例AHF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 AHF均符合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推荐AHF诊断标准[4];均在我院接受规范抗心衰治疗;临床病历资料完整;年龄>18岁。排除标准:合并急性脑血管病、主动脉夹层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入院时已伴感染者;入院前4周内有活动性出血或有外伤病史者。86例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32例;年龄(47.31±12.25)岁;体质指数(20.19±2.61)kg/m2;糖尿病史45例;病因:冠心病71例,心肌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出院后随访,每周电话联系1次,以患者死亡或心衰再入院为随访终点,根据患者预后差异不同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入院至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因AHF再次入院者,心血管死亡包括心衰、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脏性猝死[5],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血清指标检测在患者入院24 h内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5 ml,经抗凝处理后,3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送检。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D-D和Cys C水平。血清D-D试剂盒由北京万泰德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京药监械准字2011第2400363号;血清Cys C试剂盒由厦门海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粤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830号,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
1.2.2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和血清D-D和Cys C水平,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记录86例患者心功能水平[6],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D-D和Cys 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D-D和Cys C水平判断AH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应用价值。计算血清D-D和Cys C联合检测判断AHF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联合检测采用并联诊断试验方法,即满足任意一项结果阳性即可判断结果阳性[7]。短期不良预后即入院至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因AHF再次入院者。
1.3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 22.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血清D-D和Cys C判断不良预后的价值采用ROC分析,结果以曲线下面积(AUC)表示,以AUC>0.75为预测价值较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86例患者自入院至出院随访后6个月,共26例短期预后不良,为观察组;其中3例住院期间因心力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出院随访期间5例因卒中死亡,2例因缺血性心脏病死亡,16例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史及AHF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s)
项目 观察组(n=26) 对照组(n=60) P值年龄(岁) 45.89±10.65 47.02±11.47 0.669性别(n,%) - - 0.416男18(69.23) 36(60.00) -女8(30.77) 24(40.00) -体质指数(kg/m2) 20.32±2.51 20.08±2.34 0.670糖尿病史(n,%) 12(46.15) 33(55.00) 0.451病因(n,%) - - 0.663冠心病 20(76.92) 51(85.00) -心肌病 4(15.38) 6(10.00) -风湿性心脏病 2(7.69) 3(5.00) -
2.2 两组患者血清D-D和Cys C水平比较观察组血清D-D和Cys 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D-D和Cys C水平比较
2.3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D-D和Cys C水平比较86例患者按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其中Ⅱ级14例,Ⅲ级55例,Ⅵ级17例。不同NYHY心功能患者血清D-D和Cys 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患者血清D-D和Cys C水平显著高于Ⅱ级患者,Ⅳ级患者血清D-D和Cys C显著高于Ⅱ、Ⅲ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血清D-D和Cys C判断预后不良的价值分析以血清D-D和Cys C水平为检验变量,以短期预后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D-D判断AHF短期不良预后的AUC为0.751(SE=0.056,P=0.000,95%CI:0.640~0.862)。灵敏度为0.808,特异度为0.683,最佳截断值为1.61 mg/L。血清Cys C判断AHF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AUC为0.693(SE=0.059,P=0.005,95%CI:0.577~0.808)。灵敏度为0.823,特异度为0.517,最佳截断值为1.77 mg/L(图1)。以血清D-D和Cys C最佳截断值为界,行并联诊断,以超过最佳截断值为结果阳性,研究显示其预测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灵敏度为0.885,特异度为0.817,准确度为0.837(表4)。
表3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D-D和Cys C水平比较
图1 血清D-D与Cys C判断AHF患者近期不良预后ROC分析
表4 血清D-D与Cys C联合预测AHF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的结果
3 讨论
AHF是临床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预后差,患者左室射血功能急剧下降,心脏负荷增加,且常伴发心房颤动,诱发血栓栓塞,增加卒中等心血管事件风险[8]。因而,部分AHF患者短期内可能发生心血管事件或因心衰再次入院。目前临床有关AHF预后标记物的研究较多,涉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ys C及心肌肌钙蛋白T/I等,但单一血清学实验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9,10]。本研究发现血清D-D在不同预后和HYHE心功能分级患者中水平差异显著,提示血清D-D可能有助于判断AHF患者病情和预后,可成为今后预测AHF患者短期预后新的标记物,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既往认为血清D-D作为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参与血栓形成和溶解过程,成为评估凝血状态和纤溶亢进水平的标记物[11,12]。AHF患者心房损害严重,血流瘀滞,增加血液凝固性,使内皮细胞和纤溶系统功能紊乱[13],导致D-D水平显著升高。张加良等[14]认为血清D-D与心衰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血清D-D升高是心衰患者发生栓塞和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本研究同时发现,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D-D水平差异显著,提示D-D水平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检测血清D-D有助于评估心衰患者心功能水平,与既往报道相符[15,16]。随着病情进展,AHF患者心房收缩功能持续降低,血流瘀滞程度逐渐增加,增加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风险,D-D水平也异常升高。本研究采用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D判断不良预后的AUC达0.751,提示血清D-D有助于评估患者近期不良预后。
Cys C是参与细胞内外蛋白水解的重要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既往研究证实Cys C与心衰严重程度和心功能分级相关[17,18]。刘冰等[19]认为血清Cys C联合NT-proBNP提高了急性心衰的风险分层。但NT-proBNP缺乏早期预测意义,本研究以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Cys C和D-D水平作为实验标本,以此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早期依据,提高早期判断的准确性。结果显示血清Cys C与D-D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达0.885,可为近期预后判断和临床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20]。
综上所述,血清D-D、Cys C与AHF患者心功能分级相关,血清D-D辅助Cys C有助于早期预测短期不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