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评价研究

2019-12-06

关键词:心绞痛有效率稳定性

唐 亮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四川 成都 610502)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42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实际临床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均符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诊断标准,对照组21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药物进行治疗[1],其中,对照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5.97±6.15)岁;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男11例,女10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3.62±5.2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21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以及硝酸脂类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21例患者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西医治疗同对照组患者,同时使用血府逐瘀汤合保元汤加减进行治疗,组方:生地15 g、当归15 g、黄芪15 g、人参15 g、赤芍12 g、枳壳12 g、川芎10 g、柴胡10 g、桔梗8 g、牛膝8 g、桃仁8 g、红花5 g、甘草6 g,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减药物,每天一剂,用水煎两次,早晚各服一次。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进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问卷调查[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3个月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显效:患者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或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上升;有效: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明显好转,SAQ评分不变或上升;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下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5%,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的SAQ评分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比较

治疗3个月复评SAQ,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观察组患者SAQ问卷评分显示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n(%)]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治疗的关键在于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范畴,气虚血瘀为其发病的重要病机[4],同时可兼夹痰浊、寒凝之病理邪气。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通常年龄偏大且病程漫长,往往实邪仍在而正气不足、气血亏虚。故“扶正固本、益气活血”成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所在。血府逐瘀汤的经典组方活血化淤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5]。保元汤使气旺而血行,且方中药物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血液黏滞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缺氧等作用[6]。两方合用,既补心气、行血止痛,又活血化淤,使血脉通利。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使SAQ评分保持原有水平或上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绞痛有效率稳定性
结构设计稳定性保障策略研究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抬升角对食蚜蝇飞行动稳定性的影响
心绞痛
很有效率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