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019-12-05闫晶
闫晶
[摘 要] 技校体育教学成为建设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技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都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塑造起到很大的基础作用,因此重视体育教学并科学合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可避免地成为当前的研究专题。技校的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实际能力训练和理论知识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应当针对职业能力的提高办法进行細致规划。旨在分析当前环境下,技校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和弊端,并针对这些教育空白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出意见和对策。
[关 键 词] 技校教学;体育教学;体育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30-02
技校体育教学越来越被国家和社会各界所重视,技校体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人才的输出。如何真正培养好体育领域人才的职业能力需要我们看到当前体育教学的短板和弊端,只有精准地看到问题,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可以看到,我们对体育教学的目标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清晰,即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输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培养人才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转移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要逐步将理论与实际融合,并且转化为现实层面的人才能力的提高。
一、技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技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技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成为我国现代化体育人才建设的基础力量,在越来越多人选择技校体育课程的同时,教学质量也应该随之提高。我们可以看到,在曾经的数十年中,我们喊着口号培养高素质人才、多样化能力人才,直至今日我们还在为此目标努力。可见,专业化的职业能力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改进伴随着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一开始我们着重解决理论研究的抽象性,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通过不同的考试手段加强学生的知识掌握。随之而来,我们当前重要的任务应当解决如何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技校体育教学的问题及原因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普遍对技校体育教学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体育教学的内容过于单一和无趣,从中无法获取价值感和成就感。这都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尚未看到体育教学的作用,尚未意识到体育教学在体育事业的基础性力量,尚不具有对体育教学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整体看来,技校体育教学的传授内容已经过时,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加强培养上,尚未转移到实际能力的操作,因此学生普遍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与人交流沟通的应急应变能力以及个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都是当代学生所缺乏的,也是以后走入社会、走入工作岗位中,面临突发意外情况和统筹考虑情况所必须具备的[1]。
老旧过时的技校教学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学生的培养目标,曾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容易片面地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削弱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过于形式化的成绩考核也使学生的学习流于表面,缺乏深入研究,心态浮躁,完成度不够高。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体育教学内容目标的不够清晰,未能让老师和学生都把握住精神,无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学习的态度既不利于学生自我的专业水平提升,更加不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我们要充分塑造学生在特殊情况和意外状况下的应急应变、临场反应能力。
二、技校体育教学培养职业能力的方法
(一)转变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技校体育教学的问题首要解决办法就是要转变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体育教学的模式不应该重蹈覆辙,不应该因循守旧,不应该只关注成绩目标考核的硬性指标,而忽略学生本身职业能力的学习和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充当的角色是引导和帮助,主动地为学生指明未来发展方向,并在职业能力塑造形成的过程中着重为学生解决难点、痛点,提醒他们所忽略和未重视到的方面。
传统模式应该积极让位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一改以往的“灌输”教育和生硬死板模式,着重设置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系统、联想的思维能力以及全面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内容和积极性,提升新时代学生的专业化水平。完成帮助学生过渡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过程,完成自我认知的蜕变和升级。同时也完成社会对技校体育教学的期待,即为社会培养多种多样的人才,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人才以及真正能够为教学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未来发展建议的人才[2]。
(二)创新体育教学内容
原始的体育教学内容局限于单一的活动课程和单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课程活动没有难度、没有新意,和初高中的很多课程存在重合,并且在进阶过程中也尚未形成明显改进。这样重复没有创新性的活动难免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不高,同时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无法融入课程,无法对学生形成针对有效性的提高。为了提高职业能力水平,技校体育教学应当大力创新教学内容,积极学习国内、国外优秀案例的经验,积极地从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在教学内容中添加实用性目标,增加多样课程活动、体育锻炼项目、体育交流会等等,从课堂、老师、校友等不同主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当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独特性,这是由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所决定的。我们应当看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长处,不能一竿子打死,更不能一味地统一对待。让不同的学生在面对自己的体育教学内容时都能有一定的选择权,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对自己的课程计划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者是通过自我认知匹配而形成的目标课程,都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打下的良好基础。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历史研究,或者是自己愿意尝试的实习机会、体育锻炼操作、职场能力培养等活动。技校体育教学的体制机制中应当做好这样多样化课程的准备和储备,并同时为学生提供这种选择的自由和科学合理的建议组合以及一对一职业化能力的老师顾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