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人才培养下的高职考务管理创新

2019-12-05高新娟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9期
关键词:考务考试院校

高新娟

[摘           要]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相关人员需要在考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使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管理工作之间能够实现充分融合,增强人才在今后社会中的竞争力。

[关    键   词]  人才培养;高职考务管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26-0218-02

就当前情况来讲,各个高校为了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将教育教学内容更好地贯彻落实下去,为社会输送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都较强的人才,开始重视素质教育。因此为了使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使高职院校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需要积极对考务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进而使人才培养取得更好效果[1]。

一、高职院校考务管理的主要内涵

在高职院校中,考务管理是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组织、管理作用,同时需要负责各个专业的考试、考场安排、试题印刷、测评以及管理成绩、查询成绩等。高职院校的考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是促进各个专业教学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式,良好的考务管理能够促进学校的学风建设,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和作用[2]。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渗透在各个专业教学中,考务管理的创新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进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其自身特点,而在具体实施时表现在这几方面:首先是思想道德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其次是心理素质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要学习自我约束和对心理的调控。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讲授,也需要和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系统、科学,进而使学生能够实现理论与技能之间的结合,从事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就人才培养目标来讲,高职院校对学生在业务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实际上这与高职院校的性质相符。而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培养。

三、当前高职院校考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人才培养目标有所忽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高校的人才目标在当前主要是为社会的各个行业输送复合型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凸显严谨性和规范性,使考务管理机制的实施能够为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避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4]。就当前情况来讲,多数高职院校存在考务体制不够健全的问题,而在这种状况下,考务管理就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考务活动也不能顺利开展。其中主要包括对考试的监督、对考试内容的确认以及对考试成绩的归档等。同时考务机制的不够健全也为学生作弊创造了条件,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则难以有效实现。

(二)没有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

很多高职院校考务管理工作的实施,仍然使用传统模式,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进去,学生对计算机没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考试的秩序以及可靠性造成影响。如在很多高校中,考场的划分、考试题目的确认以及监考通知发放等都是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这种方式的使用会使考务管理的实际工作效率较低。

(三)考务诚信管理体系有所欠缺

在高职院校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考务管理中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学生的考务诚信教育,通过这种方式的使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呈现出来,也能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但是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对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所忽视,诚信管理体系中也存在较多问题,以致在实际考试中存在的漏洞较多,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对人才的培养上形式化比较严重。

(四)考务管理的延伸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考务管理的实施不仅是促进考试的顺利开展,也存在较多的延伸功能,如学生的成绩报表对教师工作质量的反映,对不同班级以及专业的资料查询,为领导决策的实施提供有效参考等。但是就当前情况来讲,高校中考务管理的实施只是发挥了在考试中的功能,认为其本职工作就是推进考试的进行[5]。而在这种状况下,考务管理的延伸功能被忽视,不能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功能与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四、人才培养下的高职考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考务管理是整个教育流程的枢纽,针对的主要群体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学生的考试流程、活动进行动态化的监管,进而使考试报名、考场划分、成绩管理与查询以及试题印刷等工作流程顺利进行,进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考试体系。而在这种状况下,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才会有所保证,使学校能够在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下得到发展[6]。同时也能在校园中形成一股良好的学风,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落实。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信息技术被广泛使用的过程中,考务管理的实施,需要在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也需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进而使管理更具针对性,促进考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对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

五、人才培养下的高职考务管理创新策略

(一)对考务管理体制进行严格规范

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基础,使传统的考务管理模式得到创新与规范,而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是使考务管理体制得到健全,这样学生才能逐漸形成诚信考试的思想与习惯,使诚信考试的学风在校园中传播,长此以往,在高职院校中就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学习中,不会随波逐流地浪费时间,进而使学生的发展能够更适应社会需要,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构建多元考试模式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想更好地实现考务管理上的创新,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制订多元的考试模式,进而使不同类型学生的上进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而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如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具有专业特征的考试内容,并且制订针对性较强的考核形式。如根据教师的意见,采用闭卷的考试方式。

(三)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

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要注重考务改革管理的实施,也需要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完善,并且适当组织规模性的技术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进行创新。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状况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而在考试管理中实现整个出卷过程更规范化,课程人数统计精确化,考试活动具体安排的合理化以及成绩确认的及时化,进而使考务活动中的各项内容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也使整个考务管理活动更具可靠性,逐渐实现高职院校考务管理的信息化[7]。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如鼓励考务人员对考务模板进行及时、有效的设计,使不同机构使用的模板内容能够实现兼容。同时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交流的渠道、路径进行开拓,进而使考务信息能及时得到反馈,为考务管理中工作效率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在考务流程管理中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如学生的实际成绩,专业课程的各个科目排名以及考试及格率等,在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和汇总之后,再制订相应的考试结果。而运用这些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考试成绩的电子化,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提升,加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实现对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四)对考核功能进行定期革新

在考务管理中,定期对考核功能进行革新,能够实现对学生各方面能力以及水平的精确评估,进而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具实用性,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而除了需要对考务功能进行革新之外,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延伸。如在高职院校中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的检测活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水平等进行进一步的评估,而这种检测一般可以安排在学期末。这样能够实现对各个专业学生的全面评估,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学习状态和熟练程度。也可以考查学生在学习中的得失问题。一般情况来讲,定期检测的方式不会对正常教学活动有所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各个专业的成绩是以学期末为准。因此定期考核的实施不仅是对学生或者是对教师的监测,更是对教学水平、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的考核,促进学生学习到全新的知识,也能实现对自己的精准定位,进而为高职院校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总之,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下,高职院校中考务管理模式的革新是必然发展趋势,在实际改革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信息技术的使用、考务模式的多元化以及考核功能的有效延伸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考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实施有效的考务管理方法,使学生能够发现在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弥补不足,推动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斐.基于人才培养下的高职考务管理创新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24):25-26.

[2]张慧.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当代旅游,2018(9):268.

[3]刘志敏.辽宁省高职院校老服专业毕业生调查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12):5-8,29.

[4]邹其君.高职院校《跨境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改革探析[J].中国食品,2018(16):150-151.

[5]刘吉芳.创业教育导向下高职商务管理“学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商情,2017(21):94-95.

[6]刘惠芹,邹文梅,陈瑶.创新高职法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基于江苏法院书记员管理体制改革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7(14):61-64.

[7]王利芳,曾益坤,周宁武,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物流技术,2017,36(11):175-180.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考务考试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关于高校考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考务指挥中心接受社会监督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论高校考务管理的弊端与改进策略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高校学院考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