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探索
2019-12-05郑小艳
郑小艳
[摘 要] 语文教学其实也是情感教学。作为语文老师,讲授语文基础知识,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有责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孝经·开宗明义》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所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如今很多学生在生活中不懂得感恩,如何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渗透感恩教育是要论述的重点。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课堂;感恩教育;活动体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014-02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校承担的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德育研究课题“主题式德育活动的实践研究”(FJJKCG17—035)中主题之一就是感恩教育。在感恩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活动环节是调查学生是否记得自己妈妈的生日以及妈妈最爱吃的一道菜。问卷共分发了1000份,全部收回,统计数据显示,知道自己妈妈生日的学生只有46.3%,知道妈妈爱吃的菜就更少了,才39.2%。很多学生填写的是“不知道”,或者“妈妈没有特别爱吃的菜”,这份调查数据确实让我们陷入了沉思。后来,在活动总结会上问了学生两个问题:你们的妈妈记得你们的生日吗?你们的妈妈知道你们爱吃什么菜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记得,每次回家餐桌上都是自己爱吃的菜。是啊,父母对孩子的事情都是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可孩子呢?他们只是享受家庭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却不知道回报父母长辈。此次活动后很多班主任接到家长的电话,家长们反映最近孩子回家会询问父母及长辈们的生日,会关注长辈们的喜好,从家长们的话语中,孩子懂得感恩是件让他们多么激动的事情。家长们也希望学校多进行此类活动,让孩子懂得感恩。“孝乃德之本也。”让学生学会孝顺,学会感恩,这样家庭会更加和睦,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此次活动也给我们教育者一个启示,我们的学生不是不会感恩,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感恩。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感恩,让学生明白当他们获得帮助时,应该用语言或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作为一名中职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经典篇目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然。
一、感恩父母——孝顺是为人之本
《增广贤文》中写道: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我们的学生经常会在一些文章中写道,世界上最崇高的爱便是母爱,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并没有付诸实践。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对孩子的需求无不满足,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月亮能摘下来,父母定会想方设法地摘来满足孩子。可是我们的孩子呢?他们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心安理得地接受。而一旦父母对他们有所要求,孩子便开始反抗,甚至对父母恶语相向,感恩意识完全抛之脑后。我经常接到家长的电话:孩子在家一句话也不说,整天板着一张脸,吃完饭便把自己关在房间,与父母交流很少。很多家长很困惑,自己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怎么就成了“仇敌”呢?听到家长无奈的话语,作为班主任确实很痛心。同时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也疑惑:学生的感恩意识到底哪里去了呢。所以近几年来,在语文课堂中我都会有意识地融入感恩教育。
在讲述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时,我设置了一个导入环节:让学生阐述自己母亲的长相及性格爱好。很多学生都是寥寥数语,含糊其词。特别是说到爱好,多数学生对朝夕相处的母亲的爱好竟一无所知。面对此景,我有点痛心地对学生说:同学们,如果今天你们的妈妈也在我们的教室,他们是否能详细说出你们的性格爱好呢?学生沉默了,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已经泛起了要关注自己妈妈的涟漪。在分析到老舍怀念母亲,对母亲性格如数家珍时,我看到学生有些惭愧。在老舍得知母亲已去世时,我设计了朗读的环节,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最后几段文字,从而感受老舍对母亲的那种悲痛、怀念之情。课文讲完后,我没有在课堂上继续追问学生心目中妈妈的形象,而是专门在班级QQ群设了一个讨论区,让学生把在课堂上未完成的问题,未曾抒发对母亲的情感通过网络来讨论倾诉。那天晚上,讨论区的气氛特别活跃,很多学生由衷地说:原来自己的妈妈竟是如此温柔,如此伟大。
《卖白菜》和《父亲的手提箱》两文重点讲述了父母在我们人生中的影响。《卖白菜》中的母亲教会了“我”做人需要真诚,要有人穷志不短的尊严。《父亲的手提箱》中,父亲领着“我”走向文学创作的道路。在品读课文时,我让学生自己默默体会别人眼中的父母和自己眼中的父母的形象,从而思索在自己的人生中,如果没有了父母的帮助和引导,那自己能否健康成长,铸就成功人生呢?学生有了这种想法,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就油然而生了。
讲到《合欢树》时,我重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史铁生在文章获奖时最想念的那个人是母亲。学生由此便能想到,作者因腿瘫痪时母亲对自己不肯放弃,尽管儿子是多么的绝望,母亲依然倾注全部的心血照顾鼓励儿子,等到儿子有了出息,母亲却因过度操劳,早早离开了人世。母亲的死亡对史铁生来说是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也正应了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训。讲到这里,我深情地对学生说:人生在世,能真正为自己疯狂付出,为自己痛彻心扉的人会有几人呢?我想也只有我们的父母才能做到吧。这时候,我顺势追问学生与父母的相处情况,并以“敞开心扉,大膽说爱”为主题,让学生分小组,与本组成员分享和父母相处的故事,并讨论如何改变和父母僵持的现状。没想到此次活动后家长微信群成了家长的欢乐群,家长们纷纷晒自己孩子懂事的表现。有位家长在给我打电话时泣不成声,一个劲地表示感谢。学生的变化确实让我惊喜,作为语文老师,我坚持在我的课堂上,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学会孝顺长辈,从而摘取成功的果实。
二、感恩他人——善良是处世之本
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人为善,才能和平愉快的彼此相处。学生在家是宝贝,在外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也特别强烈。作为老师,要教育学生,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集体的一分子,如果让集体中的每一份子都愉快地相处,关键的法宝便是让他们学会感恩,让他们内心深处变得善良。所以在语文课上,我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因素,让学生在课文经典中感悟人性的美好。在《情人节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一文中,我就设置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文中老师的做法是否得当。当学生说也希望自己的人生中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时,我顺势提出:现阶段教你们的老师是否也有让大家感动的事情呢。学生对这一问题开始时三缄其口,后来我让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写在纸条上交给我。下一节上课时,我把收集的信息予以公布。这次活动后,很多学生发现:原来教我们的老师竟然做了这么多让大家感动的事情。其中有位学生这样写道:刚来学校时我一个同学都不认识,在食堂碰到语文老师,他看到我买的饭菜很少,竟然買了两个卤蛋给我,说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点,然后微笑着走了,那笑容我感觉自己会记住一辈子,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语文报答老师。确实,这位学生在学习上很认真,特别是语文成绩更是优于别的科目。如果没有此次活动,这些事情只能是深藏于学生心中,但有了适合的契机,让学生通过这些事情激发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学生觉得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答老师,学习也就从被动变为主动,成绩必然能稳步上升了。
在课文《好雪片片》中,我利用流浪汉那明镜般的善意来教育学生:与人为善,不但可以给人带去温暖,也能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美好安宁。课文《一碗清汤荞麦面》中:为了感恩面馆老板的尊重与帮助,母子三人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最终摆脱困境,走向幸福,此文是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奇迹复苏的精神良药。我告诉学生:心中有绿洲,世界就不尽是沙漠。
试问,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感恩老师,感恩他人,那我们的社会岂不是会更加美好!
三、感恩自然——和谐是生存之本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共同的家园。所以在我们的学校教育里也应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学生明白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生命的,人类与之应该和平共处。课文《离太阳最近的树》和《像山那样思考》两篇文章都是描写生态环境的。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如果破坏环境将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阿里高原上的红柳树都被砍光后,曾经被红柳树固住的沙丘消失了,黄沙飘洒到世界各处,造成现在很多城市的雾霾现象异常厉害,严重影响到了我们人类的生活。《像山那样思考》中,当违背了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只以人类自己的喜好为准则时,大自然将让人类自食恶果。讲述这两篇文章时,我也将感恩意识融入课堂中,设置问题:我们都有一个小家,而地球是我们的大家,如果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被破坏,那土地无法生产出粮食,河流供不上干净的饮用水,也无清新的空气,那么人类该如何生存呢?问题抛出,学生很自然能感悟到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只有保护自然,感恩大自然赐予人类一切生活的必需品,我们才能与万物和谐共存。
总之,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渗透感恩教育,以课堂为阵地,教会学生心存感恩,让他们懂得知恩图报。在生活中,感恩父母长辈,善待他人,进而与他人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杨卫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3(4).
[2]孙兢.让孩子一生受益的100位名人成长记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珍惜每一次的感动[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4]朱永新.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