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新闻关注度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12-05王辉
王辉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海量的资讯、新闻、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但是,由于自律性、个人习惯、素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原因,关注社会新闻的大学生屈指可数。社会是座大学堂,运用好社会新闻能给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积极影响。在此背景下,调查现阶段社会新闻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关 键 词] 大学生;社会新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176-02
麦克卢汉在《媒介——人体的延伸》中说过,媒介不是冷冰冰的外在化的存在,而是人体、精神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眼睛和耳朵的延伸,计算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如今的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足不出户,却能通晓天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下简称思政)而言,时时更新的海量社会新闻一方面给思政教师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教学案例,通过重大或者热点社会新闻的分享、分析,引导学生吸取经验教训、增长社会经验、提升思想觉悟。另一方面,热点社会新闻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话题,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高校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要真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大会提道:“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网络文化思潮的影响,他们的网络话语方式显得广泛、深刻而又复杂,这使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1]与此同时,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反映客观世界。尽管社会现实错综复杂,社会新闻层出不穷,网络带给人们的不都是正能量,其中也包含很多负面信息。只要引导得法、得当,运用社会新闻开展思政工作无疑是一项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并且能够取得一定成效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到,对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信息技术带来资讯与便利的同时,也让众多大学生迷失在纷繁的网络世界。“低头族”“手机依赖症”“社交障碍群”等新名词不断涌现。这些情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社会新闻兴趣缺失、关注较少
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把人定义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成员,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心系天下、心系祖国”的大局意识,关心社会的变迁。然而,现实中学生每天“手不离机”、专心致志,但关注的却是各种娱乐性内容,如网络游戏、综艺节目、明星八卦,等等,对社会新闻的了解与把握非常之少。
二、少数学生有所关注,但是缺少甄別、判断能力,往往人云亦云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草根记者。网络就像催化剂,很多事件一经传到网络,便会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旋涡。网络新闻资源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如同蝴蝶效应般在社会舆论以及社会大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而这其中同样也包括大学生群体,并且他们在网民讨论中,占据重要比例。[2]大学生群体既是内容的接受者、传播者,又是内容的制造者甚至事件的涉及者。[1]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并且会在不经过思考的情况下转发或者评论一些网络内容,盲目跟风,成为一些网络策划事件的无形推动力量。
三、对社会新闻的解读表现为“快餐式的消化”,缺少思考
很多重大的社会新闻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真相、蕴藏着巨大的思政教育价值。但是,大学生对这些社会新闻的接收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呈现出一种“快餐式消化”模式。具体表现为“我知道这件事”,但是对事件清晰的来龙去脉,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以及背后传递的真相、价值等思考甚少,甚至不去思考,因此即便第一时间接收到了此类社会新闻,也很容易将之遗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
(一)无论是高校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还是一线辅导员,都要加强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
网络上的社会新闻浩如烟海,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多面的社会。教师的政治站位和新闻敏感必须“时刻在线”。美国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曾经说过,在研究群体传播时,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很多新闻以博眼球为唯一目标,根本不顾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大学生的“三观”产生消极影响,在社会新闻的筛选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当好“把关人”角色,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题材或者内容进行积极正面宣传,对负面新闻暴露出的个人或者社会问题,应以“前车之鉴”的心态和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解读,而非“有样学样”。
(二)针对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教师需加以引导,培养他们关注社会新闻的习惯和意识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思政教师、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等直接与学生思政教育紧密关联的人员之间要形成联动机制。思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和学生分享社会新闻,并对一些重大热点新闻进行剖析,甚至可以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进行新闻的收集与分享。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新闻知多少”“新闻之我见”等学生活动或者辩论赛;辅导员则可以采用班会讨论+网络平台(班级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的形式时时分享并引导话题讨论,慢慢渗透、润物无声。如此,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新闻的习惯。
(三)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对社会新闻进行积极区分、思考
网络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与此同时,“蹭热度、博点击、标题党、假新闻”等不良网络生态问题也层出不穷。大学生因为知识储备欠缺、社会阅历有限、人生经验不足等原因,很容易掉入这些“陷阱”里,失去评判标准,被有心之人“牵着鼻子走”。针对这种情况,特别是面对重大新闻或者信息时,大学生首先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和立场,搞清楚消息来源,不信谣、不传谣。其次,现在社会新闻一般都有评论区,可以先看看他人的意见和看法,用“代入法”设身处地想想自己如果是事件当事人,会怎样处理和面对,而不是躲在手机和电脑屏幕后面,充当“键盘侠”的角色。最后,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信息的收集,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积极探究社会新闻的来龙去脉,对新闻作客观的分析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杨卫东.网络新闻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4):236-237.
[2]杨霜,郭芳.媒体融合视域下网络热点新闻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6):236-237.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