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2019-12-05孟娟
孟娟
[摘 要]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是高职视觉传达设计和广告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训练的是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如何真正培养合格的广告设计师,如何提高这门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一直是高职视传和广告专业教学探讨的重点。就这门核心课程教学中几个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给予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教学设计上的参考意见。
[关 键 词] 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教学设计;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146-02
平面广告设计课是高职视觉传达设计和广告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性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通过这个课程的教學,主要让学生达到以下三方面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平面广告设计的含义,类型和历史等基础内容,重点了解如何设计不同类型的平面设计;(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平面广告设计的几大要素:图形、文字、色彩和编排等进行创意设计;(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进行各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完成对该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学习和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需要教师引起重视,并在教学中予以加强。
一、原创性问题
平面广告设计的原创性问题是其创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主要是指平面广告设计的图形、文字、创意的原创性。艺术设计类的作品都追求一种差异化、创新性的设计表现,平面广告设计更应注重设计的原创性,因为只有独具魅力的原创设计才能真正达到吸引受众关注和顺利传达信息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高职平面广告设计的原创性教学普遍存在强调不够、训练不足和模仿太多的问题。很多教师对这个原创性的重要性强调不够,他们更多的是让学生进行简单模仿,让他们参照知名设计师的创意和形式进行设计。虽然分析研究知名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模仿设计也有一定的学习作用,但是如果只偏重于模仿学习,将很容易压抑学生创新创造的动力和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也容易滋长学生设计的惰性。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平面广告设计,教师应该给学生有意识的、系统性的阐述原创概念,包括图形、文字的版权归属问题,如何正确获得和使用网络资料,如何学习知名设计师的设计思想而非单纯的模仿等内容。这样就能让学生重视这个核心问题,并养成良好的设计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多安排一些原创性平面设计创意的小练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自由进行具有个性化的原创设计训练,比如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手绘或电脑设计原创图形和文字的素材设计,可以让他们创作原创的渐变色彩效果,可以让他们自己开发特殊表现形式的肌理效果,也可以让他们多尝试自己选取主题、模特等拍摄原创照片、影像原创素材等,而不是依赖网络上的现成素材。通过这些训练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训练中,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进行不同的个性化原创设计指导,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他们探索和训练自己的创新设计思维。对学生而言,这样的原创探索必然困难重重,在尝试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对这些可能,教师应该及时正确引导,适当鼓励,让学生积极地面对,并主动去克服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原创训练中才能真正的有所提升。
二、主题信息的功能性传达问题
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教会学生将主题信息进行有效的功能性传达。广告设计的主题信息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业性的主题,一类是非商业性的主题。商业性主题广告一般是企业品牌形象宣传或企业产品宣传广告,而非商业性主题广告则包括公益类广告、体育类广告、文化宣传类广告等。这两大类都是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内容,但不论是哪种类别的平面广告设计,其主题表达一般都要求清晰明了,要求让受众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设计师想要传达的正确信息。要达到这个信息传达的目标,设计师就必须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功能和装饰的关系问题,学会如何运用图形、文字等艺术设计来有效传达主题信息。功能和装饰的关系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一个重要问题,设计应该以功能为主还是以装饰为主,这个问题在现代设计发展史中被众多设计师进行过很多的探讨、研究,如历史上有以阿尔丰斯·穆卡为代表的装饰性极强的新艺术风格平面设计作品,也有以艾米尔·鲁德为代表的极端功能性的国际主义平面风格设计。至于是功能为主还是装饰为主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设计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但是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广告主题信息的功能性传达教学,因为学生常常不知道如何运用恰当的图文形式将主题信息清晰、有效地传达出来。他们总是想同时表达很复杂的含义或很多内容,有的时候许多概念也会纠缠不清,以致设计的整体表达不清晰或偏离主题,所以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将主题信息进行有效的功能性传达。教师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具体或抽象的概念入手,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表达训练,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运用图文将概念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在学生梳理主题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帮助他们学会有效的逻辑思考,利用脑图等概念梳理工具进行图文的筛选和主题方案表达的评估。另外,针对不同类型的平面广告设计,主题的功能性表达方式会有一些不同,比如商业性的广告侧重用照片等直观方式表现主题,而非商业性主题的广告则会有多元表现方法,这些区别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有清晰的了解。设计师只有学会了主题信息的功能性传达,才能真正设计出好的平面广告作品来。
三、平面广告设计风格问题
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第三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系统有效地了解各种平面广告设计的风格、流派,并从中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平面广告设计的风格、流派可谓相当复杂,包括历史上有名的工艺美术风格、新艺术风格、装饰艺术风格、包豪斯风格、构成主义风格、国际主义风格等,还有现代的波普风格、后现代主义新浪潮风格、孟菲斯风格、后现代极简主义风格等,所有这些风格都在现今平面设计发展大潮中交织、融合。要想设计出好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设计师应该对历史上和现代的各种风格、流派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平面广告设计及其发展,才能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并了解其中规律性的图文设计规则。对这些风格、流派的学习是高职相关专业教育中的一个亟待加强的内容,因为高职教育偏重应用、实操,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训练,一些理论性、概念性的知识内容常常在教学中被忽略。在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都没有很好的系统掌握,所以他们的设计创意比较局限,常常风格单一,应变性不强。有的学生只认识一种风格,也只会一种表现形式,这样的偏狭将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视觉传达设计或广告设计专业要求。针对这个问题高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除了应用技能的训练外,还应该有意识地系统阐述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脉络和各种相关风格流派,培养学生更广阔的设计视野,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设计和发展。
四、设计表现手法问题
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第四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训练学生的多元设计表现手法。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一般都是变幻而多元的,在二维平面的视觉表现上设计师常常进行突破平面的三维或多维视觉探索,他们常常运用各种新颖的方式方法来传达信息,这样的创新探索总能给受众带来丰富、有趣的视觉信息传达体验,让信息的传达更加动人。从最早的包豪斯设计教育就提出了应该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设计感受能力和表现创新能力,但是现在在高职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学生手绘表现能力普遍不强,并过分依赖电脑软件效果,多元視觉创新方法更少,这样很容易限制他们的创意思维,无法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创造能力。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在课程中融入各种多元媒介的使用和新颖设计方法的尝试训练,如引入剪纸方式、捏塑方法、喷绘效果实验、实物拍摄等新造型方法的使用(如下图)。这样多元的设计表现手法尝试的训练可以一方面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设计感受能力和多元应用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专业表现水平。
总之,高职的广告设计课程教育虽然侧重实操应用性,但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即创新创造的能力还应该是培养的重点,所以在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原创能力、主题信息的功能性传达能力、多元设计表现能力和对平面广告设计风格的综合认识。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这四个关键问题的训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创造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广告设计师。
参考文献:
[1]沈彬彬.对于高职院校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探索[J].高教学刊,2015(12).
[2]王家.高职院校平面广告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2).
[3]赵浩.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改革初探.教育与职业[J].2015(12).
[4]彭艳云.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实践技能培养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11(6).
[5]于晓.高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8).
编辑 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