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2019-12-05许银讯
许银讯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普及,“互联网+”的概念也开始出现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中职学校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密切融合,进而形成了“互联网+教育”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的中心地位,为中职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深入探究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对策,以期能够为中职学校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064-02
德育作为中职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交通”等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社会的优质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互联网+”也逐渐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因此,“互联网+”是当前社会进步以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教育师资作为中职学校开展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活动的基础,教育部门也多次强调教师队伍的发展对促进中职教育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对中职学校德育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互联网+”对中职教育及中职德育教师的影响
(一)对中职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中职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出现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所具备的优势是密切相关的。“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中职德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可以将丰富的教学资源直接呈现给社会大众,为开展全民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互联网+教育”所衍生出的在线教育以及网络教育等形式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此外,“互联网+”也直接改进与优化了当前中职教育模式以及教育信息载体。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社会化媒体的普及,网络在线教育、论坛讨论、微信公众号知识推广等各种知识的新载体呈现到人们面前,中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对中职德育教师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在促进中职教育发展之余对中职德育教师的发展也同样产生了较大影响。“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这一媒介在大众普及的同时,也成为中职德育教师发展的另一平台。互联网具有快速传播的功能,能够让一个优秀教师的教学范围、教学成果以及教学影响成指数增长。网络课程不受地域、时间、人数的局限,哈佛大学教授公开课的网络视频也能被中国学生自主决定时间和地点的学习,学生数量不再受教室大小的限制,甚至某些英语网络课程学生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外教进行一对一的即时练习。
二、“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互联网网络信息应用的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注重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中职教师作为德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与组织者,需要加强搜集、规划与分析现行优质互联网教育资源,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与科研活动中,这也是中职德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中职教育作为有较高横向与纵向需要的教育阶段,中职德育教师自身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对互联网资源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知,同时还需要培养自身对互联网资源搜集与应用的能力。
(二)自主发展与提升意识的能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课堂与课本,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也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某一领域内所具备的知识水平甚至要高于所在学科的任课教师。因此,对中职德育教师而言,迫切需要提升自主发展以及教学能力,樹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对新型教学方法与技能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三)不断进行教育角色转换的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教师还需要具备灵活的角色转换能力。不仅需要担负教育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同时还需要明确自身在互联网大环境中不断学习者的角色。“互联网+教育”理念直接改变了传统的中职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自身的课堂地位、知识储备以及师生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德育知识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中职德育教师需要主动学习,加强对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学习与掌握,提升自身的角色转换能力。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建议
(一)定期开展“互联网+”技能培训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要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在“互联网+”思维下定期进行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观摩优秀的网络在线课程,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应用水平。通过大数据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技术,了解、收集、培训教师的学习成绩、学习偏好等,根据培训效果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创新,还能通过数据的再利用,得到受训教师的其他潜在信息,进而提供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服务。此外,也可以定期安排网络在线培训学习任务或是手机客户端、公众号的信息推送,让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在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之余,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总之,学校在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时,应该结合本校特色和自身情况,探索符合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色道路。
(二)教师群体构建网络发展共同体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由之前的封闭逐渐转变为开放,德育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专门的网络发展共同体,进而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比如,本中职学校内或者是不同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师都可以借助微信群、微博、論坛以及德育教师交流平台等现代化的聊天、沟通软件进行教学方面的实时沟通,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学,还可以对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实现教育知识集团化协作服务模式的构建。每位教师都是信息的主体,都可以自主参与德育教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活动。中职德育教师还可以形成良性竞争,在实际教学中以及培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得到其他德育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进而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同伴互动以及持续稳定的专业化发展。
(三)鼓励中职德育教师进行创新教学尝试
当前,中职学校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命题就是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创新,“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出现为中职学校德育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创新指明了方向。因此,中职学校需要鼓励德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与科研中广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开展教学创新,如开发新型的网络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课堂实践教学中德育教师还可以将微信、QQ群以及微博、论坛平台等社会化的网络媒体作为扩大与延伸教学成果的新手段,鼓励学生利用微信群来创设学习兴趣小组,主要是对在参与德育知识内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讨论与解决;教师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之外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对德育知识内容的学习与掌握状况,并且为其解答相关的问题;在科研创新活动中,中职学校还可以制定“互联网+创新”实践教学计划,要求一线德育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互联网+”相关教学科研项目的立项研究中,进一步提升中职德育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
(四)完善中职学校教学及教师发展服务体系
中职德育教师要想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不仅需要确保教学方向的准确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学校与社会为其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必备条件就是对教学服务体系加以完善。很多中职学校由于存在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需要完成极为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等问题,使中职德育教师很少有机会与精力加强对自身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职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缺乏现实条件的有力支撑。“互联网+”背景下,很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就要求中职学校需要根据自身所具备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授课教师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具有中职学校自身特色的信息化支持服务团队,能够随时随地为德育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以及科研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与帮助,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使其成功地转化为德育教师的重要工具。另外,中职学校还需要对积极开展“互联网+创新”的德育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层面的激励,如可以在学校内设计专项的课题资金或者向参与“互联网+”课题研究的德育教师直接给予充足研究经费的支持。
在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互联网+”已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中职学校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言,不仅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教育理念的创新与进步。因此,对中职德育教师而言,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将德育教学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促进德育课堂教学质量以及自身教学能力水平的长远提升,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专业化与德育素养兼备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沙刚.“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策略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6(12):23-25.
[2]李晓霞,李庆,白新玲.“互联网+”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究:以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6(7):51-52.
[3]张莹,吴素超,胡永翔.“互联网+”时代中职德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69-71.
[4]王鑫.“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7(1):92-94.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