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需求视角的中高职会计教育衔接探析
2019-12-05姬玉倩
姬玉倩
[摘 要] 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两支生力军,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中职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摇篮,本应该是协同作战的关系,但是在实践中却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衔接制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为了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中职和高职院校应该紧密团结在一起,做好中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衔接,把中高职优秀会计专业教师汇聚在一起,为中高职会计专业出谋划策,为培养优质会计人才而协同作战。
[关 键 词] 社会需求;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銜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038-02
会计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人物之一,大到跨国集团,小到私人企业都离不开专业会计人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会计人才市场有很大缺口,但是会计人才的培养现状却不容乐观。中职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具有重叠,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却缺乏合作与交流,难以发挥职业教育的价值。本论文深入剖析了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机制的策略,以期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促进优秀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构建中高职会计教育衔接的时代背景
(一)日益旺盛的社会需求
会计是一个企业的“钱袋子”,承担着企业资金流转、账目处理、税务事务等工作,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会计资格证考试的进一步改革,中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追捧,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会计人才,会计人才市场有很大的缺口,这是培育会计人才的新契机。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面对庞大的会计人才缺口,中高职院校应该团结起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中职学校做好会计基础事务的培训,高职院校运用优质的教师资源和完善的实践基地,为会计人才开辟全新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扶持
我国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上。中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教学中落实“职教20条”,乘着国家利好政策的东风,做好中高职会计专业的衔接,做好中高职教师队伍的优势互补,组织会计专业教师交换教学;组织中高职学生共同参与技能大赛,落实“1+X”证书制度,促进会计专业的衔接工作。中高职院校应该身先士卒,争做职业教育的改革先锋,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崭新的会计人才育人模式。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一)中高职学校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教师间沟通不够
很多中高职教师没有意识到要采取合作机制,往往都是各自为政,没有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很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采取了“3+2”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考试合格以后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中职和高职院校只是在学历发放上进行合作,在日常教学中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合作。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存在重叠,教师之间却没有沟通,不仅不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也不利于对学生学情的把握,间接影响了会计专业的教学。
(二)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不够紧密
中职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一部分的重叠,例如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课程,中职会计专业教授的知识更为基础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知识更有深度、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接触到的一线财务管理实际操作课程比较多,二者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都有重合。但是,目前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都没有互相参照,即使是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学校以后,还要重新学习一遍基础知识,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精力。此外,高职院校的会计实验教学比中职学校难度高一些,但是教师在教学时,没有顾虑到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
(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清晰
目前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上还不是很清晰,只是机械照搬了传统的“3+2”、直通制度、对口招生制度,没有结合新时代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尤其是“3+2”制度,基本上接近100%的升学率,中职学校对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抓得不是很严格,很多中职学生产生了懈怠心理,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很难适应高职学校快节奏的学习。对口招生制度注重考试成绩,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适应能力比较强,很快就可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直通制度指的是同一所院校既有中职也有高职专业,表现优异的中职学生可以直接进入高职专业进行学习,考试合格以后颁发高职文凭,采取优胜劣汰法则。以上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对新时期市场满足会计人才的需求,中高职人才培育模式衔接问题亟待解决。
三、构建中高职会计人才教育衔接制度的策略
(一)组织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师交流会,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
教师是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关键参与者,也是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中高职院校领导应该组织会计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互相探讨教学心得。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可以学习高职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一线的会计实务操作经验;高职教师可以了解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重点,了解中职学生的会计基础,以便科学制定后续的教学计划。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开展公开课评比,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共同参与评课,了解各自在会计专业教学上的长处与短处,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开展教师之间的互评,促进教师队伍之间的优势互补。此外,中职学校领导可以定期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习,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学到高职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营造校园内良性竞争氛围。高职院校则可以选派优秀教师担任中职会计专业的客座教师,定期为中职学生授课,让学生了解会计专业实务操作经验,也了解高等教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高职院校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做好会计专业的衔接工作,构建新型的会计专业育人模式。
(二)做好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衔接,做好专业知识的过渡
中高职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重叠,为了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会计专业教师应该做好课程的衔接,提升专业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把学习精力放在更有难度的专业课程上。例如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中高职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侧重点各有不同,中职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来开展教学,首先要夯实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的会计软件,例如金蝶、会友等软件,能够独立操作数据的处理。会计电算化是每一个会计必须掌握的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实务已经由传统的手工记账过渡到了信息化记账,很多账目的处理、登记、计算登账实务都是依赖信息技术来完成,这也是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基本要求。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分层教学,结合中职课本先讲授基础知识,待学生掌握牢固以后,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渗透一些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知识,教师可以先进行操作演示,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练习时间,让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更为实用和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知识。中职教师在开展会计实训室教学时,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例如基本的点钞能力、凭证的填写、发票的开具等,凸显出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性。
(三)创新会计人才培育模式,培养精英型、实践型人才
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专业素养高、职业精神高尚的会计人才,传统的人才培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也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要积极借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模式,引入技能大赛模式,创新会计人才培育模式,培养实践性人才,为学生以后深造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会计技能大赛的视频,让中职学生近距离感受比赛氛围,了解一个职业会计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养,教师可以模拟技能大赛举办校际技能大赛,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付诸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明确一名企业会计的岗位职责,让学生在技能大赛中体会财务部门不同岗位的职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中职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企业的专业会计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担任实践课的指导教师,定期邀请他们进行授课,讲解企业会计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帮助学生明确企业会计的岗位职责,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学校也可以邀请合作企业会计担任校园技能大赛的评委,对技能大赛和学生表现作出点评,帮助学校和教师明确教育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升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准。学校还要深化校企合作,和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构建校外实习平台,教师也可以学习企业先进的会计实务操作理念。教师在指导学生备战技能大赛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升自己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学校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也激励了会计专业教师的学习热情,促进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成长,培养高素质的“双师”队伍。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领导和会计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寻求高职院校的合作,构建良好的中高职合作关系,开展会计专业教学研讨会,做好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工作。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要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做好会计专业衔接教育,让中职学生接受职业素养的熏陶,让中职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高等教育的熏陶,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而努力,让中职和高职会计专业多点开花。
参考文献:
[1]赵丽锦,张学东.基于社会需求视角的中高职会计教育衔接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46-48.
[2]袁利升,董汝萍.新時期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及教学实践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3):282-283.
[3]陈宣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建设:以“财务会计”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7):218-220.
[4]赵浚.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6):88-90.
[5]周雪艳,汪行光.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的衔接[J].经济师,2017(12).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