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与探讨

2019-12-05严红

商情 2019年46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

【摘要】智慧图书馆是随着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图书馆发展模式。智慧图书馆互联、高效、便利的特征是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目标追求,也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新形态。认为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应该以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用户个性化信息与知识服务、面向用户的智慧化自助服务为重点,提出高校智慧图书馆要立足院校发展和图书馆实际,在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空间、智慧服务平台、精准化的信息与知识服务、移动图书馆、智慧专业团队等方面分步骤实施改造与建设,有效提升院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智慧图书馆”。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图书馆服务 服务模式 高等院校

关于智慧图书馆研究起源于欧美的图书馆、博物馆。它是随着“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的兴起而被高度关注。芬兰学者在《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中就曾提出“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它可以帮助用户找到所需图书和相关资料”。2005年以来我国图书馆界对智慧图书馆的产生、发展犹为关注,研究也逐渐深入,特别是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更新观念,进行大量的建设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撑,使得智慧图书馆研究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虽然目前智慧图书馆在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科学定义,但是王世伟老师提出的“智慧图书馆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高效、便利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为本质追求,是现代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实践”这个论断正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智慧图书馆正成为未来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成为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新形态。

一、智慧图书馆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新形态

(一)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困境及挑战

随着双一流建设、建设一流院校等规划中提出的实现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图书馆发展遭遇着新的问题和发展困境。一是传统载体文献受新形态载体资源冲击较大;二是传统文献资源管理和服务方式难以适应院校转型发展的新需求;三是信息时代的个性化、特色化信息与知识服务难以更好地体现与开展。因此高校在困境中急需在发展创新理念下寻求发展出路。而智慧图书馆是在坚持读者效益带动图书馆效益的理念下发展起来的,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基础,以深层次提升服务能力为重要目标,以科学、绿色的理念和方法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进行全面智慧化升级的一种人性、智能的图书馆。这种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下建设的智慧图书馆,能够满足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功能要求,能够实现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价值体现。因此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是未来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新形态。

(二)“互联高效”的技术环境是服务模式创新的前提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技术基础。高校图书馆实施智慧图书馆建设就是实现对图书馆资源、设备、用户、馆员的全面感知。把实体与虚拟馆藏资源和读者、馆员的信息连接起来,将信息章节串联成互联化的信息,实现读者与馆员、前台与后台之间的智能联接;在感知基础上实现跨时空、部门、行业的立体互联,以及在信息共享基础上的一体、全方位的协同服务。而这种协同智能服务更专业、更贴心、更便捷,管理更主动。而整合系统集群,形成可操作、可控制、可监控、可共享的集约发展,使高校图书馆的设施资源、文献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效能达到最优化,使建立精准化服务机制成为可能。

(三)“泛在便捷”的服务方式是服务模式创新的目标

以往传统图书馆的运行管理,突出的是以文献的收藏为中心展开的外借、阅览服务,而智慧图书馆是在“互联高效”的技术环境下,以方便解决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运行模式更强调泛在便利。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就是通过智能技术,实现图书馆传统业务和日常运行的各类数据在采集、分析、管理上的科学智能,解决不同时间、地点的全方位的服务布局和结构,将实体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等越来越多的各种形式与读者相连,做到随处可在,随时可在,形成泛在便捷的服务模式。建设发展图书馆作为空间的功能作用,创新服务模式,满足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知识共享需求、自我完善与发展需求,使图书馆成为知识服务中心、交流学习中心、人文素养培育中心。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以往传统高校图书馆的封闭服务模式变革与创新成为可能。高校图书馆建立互联高效、泛在便利的智慧图书馆,提供智慧服务,满足新形势下信息知识需要,使图书馆真正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数量规模扩展向质量内涵提升的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馆舍和硬件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馆员和读者素质提升、服务管理创新转型的转变;从自发、独立、分散的图书馆发展向协同、规范方向发展转型的转变;从不追求成本和能耗的建筑规模向资源节约和安全保障转型的转变。

二、高校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模式定位

智慧图书馆是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成熟后的一种全新形态,具有先进性、开放性、系统性和智慧性,也是图书馆发展到现阶段的最高级、最理想的阶段。因此,高校智慧图书馆构建要素要体现在:优质、多元、高效的资源,智能、泛在、感知的服务,精准、便捷、智能的技术,敬业、专业、创新的馆员,乐用、协同、敏锐的读者。以技术为智慧图书馆实现的基础,以服务为灵魂,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信息及知识推送与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贯穿读者服务工作始终的核心功能。

(一)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智慧化”必须建立在对每一位读者的认知和了解基础上,尤其是对以读者为核心的智慧化知识服务上。高校读者用户分析既包括到馆的学生读者,也应该含有远程利用资源的教师、干部等潜在的读者行為分析。根据读者的读者卡数据记录,对其到馆、离馆、借阅、下载等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分析,获取其阅读习惯,专业领域、研究兴趣、科研方向等方面的信息,作为主动提供智慧化、个性化信息推送、知识导航、学科服务的依据。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以持续性、系统性、科学性为指导的用户行为分析,是面向读者服务实现智慧化的基础。

(二)以用户为核心的个性化信息与知识服务

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核心目标在于解决用户获取信息与知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就是为用户提供优质、多元的信息资源,帮助用户高效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并且用专业的方法持续跟踪和服务。因此高校智慧图书馆应该以用户为核心,一是建立以学科、主题、学者等为核心的知识网络关联,精准全面获取知识信息,提供智慧化科研信息与知识服务;二是建立满足教学实施、课程辅导、课后检测、自主学习的精准资源库,提供智慧学习、知识推送等智慧教学信息与知识服务;三是建立基于计量分析和知识挖掘的学科分析、潜能预测等系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知识服务,为院校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撑。

(三)面向用户的智慧化自助服务

一是资源的精准定位服务。运用物联网技术,RFID射频技术实现对馆藏资源精准定位,在解决馆藏资源的盘点、排架管理,读者自助借还服务基础上,实现图书馆的全方位感知;二是馆内智慧导航服务,利用移动通讯网络,WIFI、GPS导航系统等现代化技术为用户提供馆内功能区域介绍、当前位置线路、规则、资源状况等智能的馆内导航服务,通过数据计算分析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的规则建议;三是智慧化自助服务,利用物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实现以自助借还服务、自助预约服务,自助打印帮助、自助售卖等层出不层的自助体验。

三、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建设与探索

围绕院校建设实际和未来发展需求,以服务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为目标,以满足广大读者需要为根本,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效提升。在物质条件、技术环境、服务模式上打破传统,建立以用户为中心,将资源服务嵌入到用户自身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与知识服务嵌入到教学科研一线中,在开放办馆理念下,搭建一个以用户学习、共享、交流为主的智慧服务平台,实现从数字化、网络化到移动化、泛在化,再到智能化、可视化,最终实现智慧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服务。

(一)打破传统单一功能格局,建设智慧服务空间。

图书馆公共空间是直接服务读者、体现图书馆特性的重要场所。根据图书馆实际,参照国内外公共、高校图书馆建设新理念和新做法,实施图书馆空间再造。进行功能区域的“一体化设计,智能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打造自主化学习的智能空间。结合本院校特点着力建设适合于大学生培养的自主学习空间、专业信息学术空间、综合信息共享空间、全媒体体验空间等空间结构;引进智能设施设备,搭建互联互通互操作的资源管理集成系统,实现人、资源、空间、设备的高度融合,使整个图书馆空间灵活感知、泛在智能。通过改造实现“吸引、引导、体验”的功能布局主线,成为读者喜欢的,不可或缺的集学习、研究、交流、休闲于一体的功能中心,成为图书馆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智慧空间。

(二)突破技术瓶颈限制,分步建设智慧服务平台。

突破以往建设只满足解决具体单一需要,信息资源系统间彼此独立,数据资源碎片化的现状,解决传统作业方式效率低,资源共享程度低,读者服务方式无系统支持等问题,按照先期顶层设计规划,采取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资源进行整合、挖掘与利用,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管理,构建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一是升级并建设现代化网络环境和系统。增设网络信息点和覆盖范围,实现全馆互联网络畅通。加强存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基础层的升级更新,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打好基础;

二是建设新型的智慧化的感知系统平台。通过技术的应用,将馆内各种数据感知获取,利用图书馆大厅显示屏、图书馆网站实时发布各种信息数据,如当日到馆人数、实时借还数据、各窗口流通数据等。并将各类信息数据集成,为图书馆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三是建设信息服务综合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平台,利用云技术将海量的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实现对其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多类型异构数据库进行整合,新建图书馆综合服务平台,满足资源的统一检索、知识的智慧发现、个性化的定制推送、读者的反馈感知、自主学习预约等功能需求,实现图书馆对资源的高效集约管理和对用户的精准服务。

四是升级RFID管理系统。在初步建设的基于RFID技术的自助借还系统基础上,拓展系统功能,实现自动分拣、24小时自助还书等智能化服务方式;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RFID产生更多的应用功能,如读者信息、图书馆座位信息、预订图书等,真正提升用户智能体验。

(三)加强用户行为与需求分析,提供精准的信息与知识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也不再是单一的专业资源服务,而呈现出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强化读者分层服务管理。对院校不同层次的读者制订相应的信息服务框架,设计合理的服务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信息能力指导,满足读者的发展需要。

一是按照大学生学习的时序特点开展信息服务。按照教学计划和用户行为分析结果,将信息服务内容嵌入学生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测试反馈,协助教师完成信息服务需求,形成開课前资源更新、创新实践学习保障、综合素质培育服务、课题查新跟踪服务、论文撰写讲座辅导、论文排版及缴存等信息服务流程。将“人与书”——馆员、读者与书相联,通过人和知识的融合,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知识生态环境,提供针对性较强的信息服务。

二是注重用户需求行为的统计分析,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根据院校学科发展特点和用户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1对1、1对N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以满足教学科研信息需求为切入点,建立包括教师、学生、馆员在内的信息服务互动平台,解决课题的发展状况、文献综述、技术前沿、研究难点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及平台,定期推送多样化的二次、三次信息资源,并及时反馈,网上交流,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服务中所产生的大量特色性、新颖性突出的高品质信息产品,也彰显出了信息服务新价值。

三是围绕提升读者综合素质开展信息服务。以图书馆这个公共文化空间为阵地,根据学生阅读兴趣爱好、借阅书目信息统计,开展经常性的荐购、荐赏等书刊推广与交流活动。通过开展“同读一本书”、“好书大家读”、“那些年我们读过的好书”、“三行书评”等主题读书活动,在阅读智慧推广、文化精品传承、个人素质培养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效果。在提升读者的专业素养,增强广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的同时,也形成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优质“名片”和文化标识。

(四)实践移动图书馆建设,增强用户的便捷体验感受。

以近年来引进的“超星移动图书馆”等相关产品为基础,结合实际不断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围绕移动阅读,采取公众号宣传推介、二维码推荐导读及分享优秀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丰富用户移动阅读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处理好纸质经典阅读与手机便捷的碎片式阅读的关系,促进学习效能的提升,满足新技术条件下读者的阅读需要。

(五)建立智慧专业团队,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流的院校需要一流的图书馆,一流的图书馆需要一流的馆员人才队伍保障。智慧图书馆建设必须要有馆员们的认同和共同努力,必须要有一支智慧的馆员队伍。结合技術发展与工作需要,制定相应馆员发展规划,运用激励机制促进馆员知识的学习与能力提升,通过自主学习、业务讲座、岗位培训、服务案例分享、定期考核等措施,加强人员队伍的职业道德与新技术能力的培养,提升馆员信息分析能力、数据挖掘及安全管理能力、网络安全维护能力、应对新知识快速学习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弘扬“智慧工匠”精神,促进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与智慧服务水平的提高。

智慧图书馆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条件下图书馆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既要有开拓创新的实践意识,以适应院校发展的使命为宗旨,以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为动力,找准本馆的定位,不盲目跟风,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合理地、有步骤地发展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智慧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6):22-28.

[3]马捷,赵天缘,王思.高校智慧图书馆功能结构模型构建[J].情报科学,2017(8):56-61.

[4]周博,严红.新模式教学环境下的图书馆空间重组设计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4):90-94.

[5]李伟超等.近十年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8(3):171-176.

[6]傅云霞.人工智能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9):47-51.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