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气象影视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2019-12-05周珍丹刘旷原张银莫润强陈洪艺
周珍丹 刘旷原 张银 莫润强 陈洪艺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云浮市气象影视节目现状,发现存在技术力量薄弱制作水平偏低、节目内容形式单一、没有融入新媒体等问题,从气象影视节目服务纵深化发展和媒介传播环境变革等角度,得出通过加大气象影视节目设备等适合云浮实际情况的气象影视服务提升策略措施,对传播推广气象服务以及促进气象影视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气象影视;现状;提升策略;探讨
电视天气预报栏目已成为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手段之一。[1]随着以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为媒介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气象信息在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中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远超过传统媒体,[2-5]对传统媒体的气象影视节目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的未来发展方向,使云浮市及各县级气象影视节目内容更丰富,提高云浮市公共气象服务整体能力和覆盖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从而有效增强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
1 云浮气象影视当前的现状
1.1 编辑制作设备
云浮影视制作系统设备于2008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摄像机为SONYCA-D50。软件系统在2013年12月进行了升级改造,现用伍豪W-7800系统,EDIUS 专业数字视频编辑软件,伍豪WIN-XCG 气象影视节目包装系统软件气象三维片头库、气象节目模板库、背景素材库、图片素材库、虚拟场景库。
1.2 制作模式和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了市气象影视中心的设备和人力资源,避免县气象局重复建设,节约成本,气象影视采取集约化发展,云浮市气象影视中心统一集中制作市、县两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以图像+录音编辑后的形式播出。内容以各地主要景观或标志性建筑物为底图,配上天气预报内容后制作而成。
2 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云浮市气象影视节目现状,存在技术力量薄弱制作水平偏低、节目内容形式单一、没有创新融入“新媒体时代”等问题。
2.1 技术力量薄弱制作水平偏低
市局影视部门所使用的设备于2008年购置的,软件系统从2013年12月升级改造,编辑制作系统在2013年12月进行过升级改造,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动态气象图标,与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时代即从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高清晰电视(HDTV)、立体电视(3DTV)、到4K超高清电视相比,制作设备陈旧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制作水平偏低,无法制作出高画质、高音质视频内容。
2.2 节目内容形式单一
内容为以各地主要景观或标志性建筑物为底图,配上天气预报内容后制作而成,内容及形式单一,内容刻板,在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来临时没有鲜明地表现出来。
2.3 没有创新融入“新媒体时代”
气象影视节目以固定的时间播出,与新媒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宽相比显得获得渠道单一及时间受限,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资讯时效及文化需要。
3 提升策略
周静[6]等通过对比国家级、省级、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特点与差异,提出市级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的一些想法。傅云飞[7]等通过分析气象影视在当代新媒体下的发展之路,分析气象影视节目的生存之道;韩隆青[8]通过媒介融合环境下气象影视发展对策分析,得出气象影响节目走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内容互为媒体的道路。
3.1 加大设备投入和提升专业人员技能
目前云浮市气象局使用的影视制作设备是2008年购置的,至今已有10多年,在数据化信息时代电子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应适时对气象影视设备、软件系统的升级更换,以满足科技发展与新媒体发展所需的软硬件条件。
3.2 丰富内容及表现形式
打破气象影视节目内容刻板单一的表现形式,附上有關宣传图文,使气象影视节目具有地方特色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形式上配上一些动态的降水量、雷电、灾情等图画,生动活泼,加深观众印象的同时加强了传播效果,使气象影视节目有创新、接地气、有温度。
3.3 加强纵深化发展
结合新时期宣传服务要求,正确把握舆论导向,通过外出学习交流或是进一步与上下游业务单位、周边兄弟单位的内外联动,不断推进云浮气象影视节目纵深化发展,提升气象服务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3.4 创新融入新媒体
现目前制作的电视天气节目融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实现电视天气节目从固定时间播出向智能化随时点开收看的传播方式转变(可参考中国气象局官网中的天气直播间栏目),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气象服务创新要求。
4 小结
通过分析云浮市气象影视节目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得出加大气象影视节目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投入、提升影视业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丰富内容及表现形式、加强纵深化发展、创新融入新媒体等适合云浮实际情况的气象影视服务提升策略措施,对影视节目形式和内容进行升级改版,使云浮气象影视节目更具地方特色,凸显气象人文关怀,满足广大公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提高云浮市公共气象服务整体能力和覆盖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从而有效增强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洪民.地市级气象影视演播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气象科技,2015,43(1):87-90.
[2]刘银峰.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影视资料的再开发与利用价值初探[J].气象科技进展,2018,8(2):68-70.
[3]张红欣,孙梦琪.茂名市气象影视现状及提高服务能力的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S1):334-335.
[4]罗延斌,王艺.简析气象影视节目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及做法[J].陕西气象,2018(4):46-49.
[5]黄宇生,罗桂湘.新媒体时代气象影视节目创新的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S1):193-194.
[6]周静,李厚伟,史成,等.提高市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水平的思考[J].广东气象,2016,38(4):49-52.
[7]傅云飞,温婷婷.气象影视在当代新媒体下的发展之路[J].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5.
[8]韩隆青.媒介融合环境下气象影视发展对策分析[J].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5.
基金项目:广东省云浮市气象局课题“云浮市气象影视服务提升策略探讨”(1706)
作者简介:周珍丹(1982-),女,壮族,广西南宁人,本科,大气探测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