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品牌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9-12-05薛秀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薛秀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在国际领域却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为了能够有效地扭转这一状况,推进中国品牌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以年销售额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106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品牌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进行详尽的探讨,并为我国品牌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国品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1-0049-01

一、中国品牌发展现状

1.企业在品牌发展过程中投资力度不够。相关数据显示,企业在品牌投入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未进行投入的超过20%,投入在0亿~0.5亿元的所占比例为3%,投入在0.5亿~1亿元的所占比例为18%,投入在1亿~1.5亿元的所占比例为3%,投入超过1.5亿元的所占比例为18%。另外,有大约37%的企业在品牌投入方面没有详尽的记录和相关的数据。

2.企业的品牌建设意识正稳步增强。调查表明,企业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97%的企业专门设立了品牌管理与推广部门,而88%的企业由副总裁以上的人负责品牌推广业务。

3.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调查表明,专门成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机构的企业占82%,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正处于上升状态,未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的企业占15%。另外,没有进行相关信息填写的企业占3%。

4.企业品牌大部分定位仍为国家品牌。在品牌定位方面,仅有30%左右的品牌将自身定位为国际品牌,超过60%的企业将自身定位为国家品牌,另有近10%的企业对自身的定位为区域性品牌。

二、中国品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企业对于品牌国际化认识不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压力显著增加,很多企业家都认为品牌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但是在认识方面却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对品牌国际化进行深入研究,只追求销量,没有给予品牌建设足够的重视,认为只有经济实力较强的公司才应该考虑国际品牌建设的相关事宜。由此可见,对品牌国际化认识方面的欠缺已经影响到中国品牌的进一步发展。

2.品牌战略规划落实较为困难。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各个企业都制定了各自的品牌战略规划,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却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CEO对于品牌战略认识不清;第二,专业人才缺失;第三,品牌负责人没有话语权;第四,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却伤害到了品牌的长远发展。

3.品牌专业人员缺失,品牌经理没有实权。现阶段,我国品牌人才缺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大专院校在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较为缺乏,没有开设相关的专业,很多企业都组建起了品牌部,但也仅仅停留于纸面上,品牌经理只是负责各种稿件的纂写,在品牌战略及其发展方面没有实权。

4.不具有全球领先的品牌产品。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家,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品牌弱国,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全球领先的品牌产品,发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企业往往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过度依赖国外的技术和产品;第二,研发投入力度不够,企业管理层认为研发投入具有较大的风险,并且回收周期较长,短时间内难以收到经济效益。

三、中国企业品牌发展对策建议

1.企业应树立全球品牌战略意识,严格落实品牌战略。企业领导层提升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并狠抓落实。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往往具有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制定的措施或者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脱节,企业领导层往往对于品牌建设侃侃而谈,但是在落实中却由于种种原因走了不少弯路,品牌建设及规划也就只停留在纸面上。所以,建议企业领导层对于品牌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并从整体层面上提升企业品牌意识。

2.制定完善的品牌战略规划,不熟悉行业不要涉足。当下,企业多元化品牌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而我国各行业的企业间竞争较为激烈,没有明显的竞争优(下转155页)(上接49页)势,在国际上就更没有竞争优势了,包括海尔在内诸多企业在技术上都达不到世界领先的程度,所以企业应给予多元化品牌发展足够的重视。部分企业领导层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发展,在某个领域不赚钱可以在别的领域赚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发现,没有发展壮大,却把自己逼近了死胡同。所以企业在选择多元化发展道路的同时,对于风险系数较高的行业要谨慎进入,避免发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3.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了保证企业发展满足时代要求,必须建立有效而完善的销售渠道,增加企业研发成本,促进国际领先优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当下国内销售一般是考虑国内销售市场,在经历的原始积累、实践经验沉淀后,在满足一定规模后方可进行国际领域的扩张,逐渐升级为国际知名厂商,并在国际领域进行相应品牌的销售。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合理,但是其弊端较为明显,即国际品牌效应的影响需要较长时间。国外品牌的扩张常见模式为收购,如宝洁、联合利华等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品牌。如果都执行中国企业发展之路,它们很难发展成为大品牌。在销售渠道的建立、品牌运作模式的更新中,必须考虑其合理性、有效性,这是进军国际市场应首先注重的問题。

4.加强企业本土化经营管理。科学合理地引进国际品牌的运作模式,并考虑本土经营理念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国内企业的发展中,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但是近年来,部分国内企业即使走出去,但是后续运作存在一定弊端,本土战略不完善,发展效果也未达到预期要求。如在德国,国内企业跟进投资项目较多,但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由于经验缺失、人才利用不足,导致诸多企业投资失败。在本土化研究中,中国企业起步较早,每年有百亿元外资流入中国市场,包括摩托罗拉等,本土化战略运作效果良好,且运作相对成功。为此,国内走出去的企业必须有效借鉴先进经验,这对国外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保障性功效,对合理利用本地人才产生了积极影响。

5.树立全球化品牌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了保证国内企业的合理发展,逐渐做大企业,其首要条件是建立全球品牌意识,形成清晰化的品牌战略思想和相应规划。企业发展中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品牌和定位,这对企业发展、企业运作等起到了较大影响。树立全球化品牌意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内许多企业发展中发现,其商标逐渐被国外抢注。为了避免发生境外官司问题,部分企业不得已要更换标志,所付出的代价较高。为此,必须考虑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