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经》八卦图对陕州地坑院建筑模式的影响探析

2019-12-05代平丹陈萍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陕州易经八卦

代平丹 陈萍

摘 要:从《易经》八卦图视角看,陕州地坑院中心点的确立、阴阳鱼鱼眼定位、主体建筑模式、角窑和其他门洞都统署在《易经》卦中等,体现出地坑院建筑与《易经》各卦象之间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这一古老居住形态和独特建造方式。文章归纳了《周易》中的八卦图式,阐明了其对陕州特色建筑形式的影响,着重说明了八卦图式对于陕州地坑院建筑设计布局的影响,为我国传统特色建筑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周易;八卦图式;地坑院;建筑模式;命理

一、地理位置

陕州地坑院地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该地区地势地貌分布差异较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且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地形地貌可以分为山地、丘陵、河谷川塬三种类型,地面由南向北呈阶梯状降落分布。陕州东据崤山关连中原腹地,西接潼关、秦川扼东西交通之要道,南承两湖,北对晋地锁南北通商之咽喉,自古乃兵家必争的战略之地。崤山、雁岭、函谷关分别在三门峡的东、南、西三面,北面黄河犹如天然屏障一般蜿蜒东流,晋、陕、豫三省,依陕州为界居河而治。其境内山峦起伏,群山绵亘,川塬相间,因为所处咽喉要地,交通便捷,东西向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横跨,南北向有209国道经黄河公路大桥穿过。陕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置县起,历来为州、县所在地,是秦晋豫金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州地坑院以奇特又古老的民居样式,蕴含着多样又特色的文化,享有“民居史上活化石,地平线下古村落”的美誉,陕州地坑院不仅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还是目前地下民居建筑的代表,并且地坑院建造技术于 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易经》的八卦图对陕州地坑院建筑模式的影响

(一)《易经》的起源

《易经》又称《周易》或者《易》,是我国古代最原始的占卜术著作,是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中自然哲学和伦理实践的依据。《庄子·天下篇》云:“易以道阴阳。”充分阐明了《易经》发展的本质。《易经》和阴阳的理念联系密切,在古代乃是帝王之术,对政治、军事、商业等都有所指导。严格意义来说,《易经》是一本有关“卜策”的书,“卜策”相对于《易经》来说是基础,用于预测对未知事物事态的发展,《易经》是归纳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二)对地坑院设计的指导思想

《易经》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对陕州地坑院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理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即使在无文字时期,通过特定的图像也能反映出复杂的事物,将世间繁杂的万物通过简单的图示表现,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建筑是《易经》表达和传承的介质,《易经》又以符号的形式反映在建筑上。这些在建筑上表现出来的非物质形态元素受到陕州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变得多种多样,但又统一转化成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向人们时时传播着。因此只有将《易经》文化承载在陕州地坑院建筑上的应用放在整体人文背景下去分析其具有的实际价值,才能使研究的结论不失偏颇。

为了使这个研究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可以把《易经》文化对陕州地坑院影响特征综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抽象的,以哲学思想作为根本的;二是直观的艺术感知,是非理性的;三是掺杂宗教和民族民俗文化,是程式化的;四是社会伦理的,有诸多约定俗成的意义。其中尤以“五行”和“九宫”对陕州地坑院建筑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地坑院建造受传统文化影响,与八卦结合,围绕阴阳鱼的八个方位,选取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个方位来深化它的形制和理论,与宅卦和命卦有不解之缘的还有遍布建筑的节点、角落处的装饰,分别被定义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不同宅位的院落使用安排各不相同,“东震宅”被认为是最好的明向坑院内。地坑院屋顶栽植一丛丛绿树、一簇簇鲜花,奇妙无比,置身于每个坑院,仿佛进入一座座与世隔绝的“地下宫殿”。

(三)《易经》文化在地坑院建筑空间的应用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解释来说就是代表天地的阴阳两仪,有了阴阳两仪就会相继有老阳、少阴、少阳、老阴四种形象,有了四种形象便有了巽、坎、艮、坤、乾、兑、离、震八卦,八卦能确定吉凶,地坑院方位也因此确定凶吉,如豫州地坑院的“东震宅”即为该区域最好的宅院,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福宅。陕州区地坑院民居都是根据八卦方位确定“东震宅”“南离宅”“西兑院”“北坎宅”。

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阴和阳两方面,地坑院的建筑空间也不例外,地坑窑中上主窑是一方院落中最大的孔窑,是家庭中的公共活动场所,适用于过年、丧事、议事等。依托《易经》阴阳的关系,上主窑一般为双扇门,门的两边和门顶都有窗,对称布局。安装在上主窑的门窗是最为考究的,其余的居住类窑洞则有门的一侧和门顶两个窗户,而茅厕窑、牲畜窑和储物窑,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不做门窗的处理。窑洞通过门窗的处理形式实现天井院的阴阳调和,将空间分为两种性质的空间,分别具有正能量和负能量。窑洞空间元素决定空间环境的整体效果,对空间环境的氛围、风格起决定性作用。点、线、面是窑洞外部空间形态的主要构成元素,这些元素的凝聚是表达陕州地坑院空间的整体形态的重要形式语言。窑洞内部空间由墙面、地面与天花板组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空间形态,而在地坑院的外部空间几乎没有连续、封闭的空间形态。阳空间代表开敞的,对于地坑院来说,窑洞外的院子就是阳空间,是具有正能量的空间,日常生活中,阳光普照的院子,是最有代表意义的阳空间。阳空间是从自然中根据相应的准则提炼出来的空间形态,是一种人为的、有目的性的创造而成的外部空间,相对于自然空间注入了更多层次的含义。地坑院居民的生活的活动过程是具有社会性和连续性的,只能短时间停留在某个窑内空间,然后出来窑外空间进行交替活动。

三、地坑院设计元素

(一)伏羲八卦

依据《易经》对八卦图的要求,《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中将之归结为四种,即伏羲八卦次序图和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与方位图。而只有伏羲八卦方位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与阴阳鱼太极图有直接关系。在地坑院建设的过程中,虽然陕州地坑院村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凭借扎实的实际生活学问,根据实际生活经验结合八卦的传说,将八卦的原理与地坑院的建造有機融合,依据阴阳鱼的八卦位,来确定全部的新建地坑的四个正面朝向。本地人的传统民俗尊崇“风水流脉”,按照前不蹬空、后有靠山的选址准则,确定新建地坑院的主要朝向,以东南西北为朝向的院落,确定不同的位置和称呼,即“东震宅”“南离宅”“西兑院”“北坎宅”。在建设时,依据原本确定的位置下线桩,俗称“方院子”,然后选吉日奠基,俗称破土,燃放爆竹、烧香磕头之后,在地基中间和周围各掘三锹土,才可动工。

(二)阴阳太极图

第一次将阴阳太极图公开的是明代初期的赵谦,当时赵谦所公开的这幅阴阳鱼太极图并不叫“太极图”,而被称作“天地自然之图”。

陕州地坑院依据道教阴阳鱼、阴阳分区的规划思想与《易经》的八卦图的阴阳卦爻排列相一致的,先天八卦图初爻所组成的内圈,从坤卦左行,表示冬至阳初生,起于北方,从乾卦右行,表示夏至阴初生,起于南方。其由日月交替、寒暑更迭构成的阴阳世界观及图式,是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之一。因此在阴阳世界观的建筑设计思想的指引下,陕州地坑院的建筑模式也随之产生。这种模式是受阴阳理念影响而形成的,是有明显的中心和中轴线的对称空间、有序排列的空间结构。对整个村落的建筑规划设计或单体地坑院落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陕州周易预测院与很多道教建筑和八卦空间理论都密切相关,本文取出一个豫西地坑院的主体陕州地坑院加以论述,发掘陕州地坑院建筑中的八卦空间理论的所在。陜州地坑院在综合《周易》八卦图的基础上结合天地自然之图,最总结合宿主命理确定窑洞主方位。《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受所处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必然包含着很多虚幻的部分,应当去粗取精,并结合当时的建筑术语和科学技术理念去解读传统思想,能够更好地指导当代建筑行业。通过将《易经》文化中难解的精华用浅显易晓的现代手段表达,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易经》文化的精义及现代价值。研读《易经》通过现代表达方式适应当今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将最新的科研结果与《易经》文化有机结合,将《易经》文化中的精华有机地融入当代建筑学之中,使《易经》文化在现代建筑上的应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结语

分析《易经》文化对地坑院建筑模式的选址、方位和空间等的影响可知,八卦图的发展深远影响了人们对地坑院认知及改造现代建筑的方方面面。建筑设计和文化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本文研究对地坑院的人文认知,试图唤起人们意识到长久以来存在的建筑模式与精神需求、天人关系之间的联系。该研究有利于在以后建筑设计运用风水解读各层次超出形式和构图的层面,把建筑当成一种风水文化的映射而不是单纯地当成房子来看待,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其中的价值,从而对匡正当前国内精神内涵苍白乃至错乱的建筑设计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易经》八卦图视角看,地坑院中心点的确立、阴阳鱼鱼眼定位、主体建筑模式、角窑和其他门洞都统署在《易经》卦中等,体现出地坑院建筑与《易经》各卦象之间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这一古老居住形态和独特建造方式。

参考文献:

[1]郭庆藩.庄子集释[M].台北:河洛图书出版社,1974.

[2]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朱熹.周易本义[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4.

[4]褚良才.易经风水建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程建军,孔尚朴.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6]程建军.风水宝地:中国自然环境与风水学说的立论[J].东方养生,1995(8).

[7]陈万里.易经的建筑启示前言[J].华中建筑,1995(4).

作者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

猜你喜欢

陕州易经八卦
语言音乐学视域下的陕州梆子地域风格探究——兼谈陕州梆子的“本土”身份
伏羲创八卦
《易经·序卦》探微
探秘陕州地坑院
新出北宋陕州漏泽园党项配军墓志研究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
隋唐时期陕州行政区划的变革及其原因
《易经》里的《天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