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习近平对妇女工作的理论创新

2019-12-05张乃千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习近平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妇女思想工作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创新和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丰富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强调发挥中国妇女的半边天作用。

【关键词】 习近平;妇女工作;妇女理论;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妇女运动、解放中国妇女大众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的特定环境先后提出了各具时代特色的妇女理论和观点,为妇女发展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新时代,妇女运动的重点已不再是推翻地主阶级和消灭剥削,而是从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政治参与,经济实力,社会地位、人生价值实现上都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权利,让妇女真正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所以现阶段妇女工作的宗旨就是坚持男女平等的指导思想,实现妇女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前人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妇女理论。

一、创新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硬实力、软实力大大提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中高速发展,人民幸福感增强,由此,中国妇女地位也是大大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以来参与国家会议和发表谈话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总结出许多创新性的指导思想。

2013年10月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提到:“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1]这一新时代的主题,既是近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又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时代要求。只有实现了这一时代目标,才能实现以男女平等为基础的中国妇女梦,才能使各族妇女同胞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体妇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而努力奋斗。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中心领导

新时代的妇女工作必须要围绕党的中心位置不动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张推翻地主阶级统治,带领全体人民实现解放的同时,在整个革命解放过程中去获得妇女的解放。并且他认为妇女地位的提升在于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只有在集体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妇女个体才有整体解放的认知和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為中国妇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好了指导思想上的铺垫。邓小平认为妇女工作的关键就是解放思想,使妇女从几千年来夫权社会对女性的精神想控制中解放出来,其次要发展经济和生产力,让广大妇女成为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只有坚持党的中心领导,妇女工作才会不断获得进步,才能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才能真正让妇女获得全面解放并且实现自我价值。

2、强调中国妇女工作的重要性

2013 年习近平在与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2]这就意味着妇女同胞不但能够实现自我和改变世界,也承担着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对妇女机会的阐述,不仅阐述了中国妇女工作的重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使妇女同胞有平等机会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享受到共同建设国家的喜悦。

二、创新内涵:阐述男女平等“三个维度”

习近平在2013年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上结合当代中国特色提出了权力、机会和结果的“三个维度”的新诠释。他提出在新时代男女平等体现在妇女能够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3]这“三个维度”的阐述继承和深化了男女平等国策的核心内容,对新时代妇女工作的理论创新起到了指导作用。

1、权利平等

第一个是权利的平等,从思想方面看,男女平等是指男性和女性不应该对对方的存在持有歧视的色彩,甚至贬低对方的存在。从实践方面来看,男女平等是指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享有同样的基本的权利与义务,作为人类的个体,除了性别上的差异,社会地位和功能都应该享有平等的位置。为此,妇女可以通过发表言论和参与组织活动,或者进入国家机关担任管理职务等政治参与来实现自己的权利的平等。

2、机会平等

第二个是机会的平等,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当然,这就包括所有的男性和女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是单单靠男性就能完成的,占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在近代中国的各种革命运动中一直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这个作用会一直发挥下去。所以,男女平等的先决条件就是要使妇女广泛参与到公共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从全民参与国家建设的角度实现男女平等。

3、结果平等

第三个层面是结果的平等。“中国梦”其实代表的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梦想。实现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梦想,就实现了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梦想。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全国的男性与妇女在为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奋斗时,他们也同样享有梦想成功的喜悦,同样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只有当广大妇女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以社会中坚定的一份子的状态为实现梦想而拼搏,梦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只有当“中国梦”变为现实,男女平等的妇女梦才有更大的实现空间。

三、创新职能:发挥妇女的半边天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在2018年中国妇女十二大开幕会后,习近平在与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明确了新时代妇女工作的职责使命和主要任务。他指出,中国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妇女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妇女的半边天作用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具有重大意义。要注重发挥妇女在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中的作用,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作用。[4]这一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最新成果总结,也是对中国妇女工作的理论创新发展。

1、肯定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从提高社会生产力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带领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领袖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妇女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以及非凡的成就。一方面,社会发展离不开妇女,妇女参与到生产活动中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进步。另一方面,让妇女回到公共事业中有利于妇女實现自身的解放,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妇女除了生理结构与男性不同,在智力和能力方面与男性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妇女能够和男性发挥相同的力量,为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做出努力和贡献。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统计检测报告来看,近年来妇女的参政状况改善,受教育程度提高,就业形势好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看得见的提升。[5]

2、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

妇女不仅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而且也在家庭生活中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妇女运动的不断深入,广大妇女同胞的家庭地位也逐渐提高。妇女不再受父权和夫权的影响和控制,成为了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在家庭中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家风家教的重要性。他提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6]妇女作为家庭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有责任将家庭教育和家风培养当作家庭生活的主要内容。家庭建设好了,国家才能建设好。只有妇女继续发挥“半边天”作用,重视家庭教育,社会才能和谐,人民才能幸福,国家才能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稳步前进。

综上,习近平在指导中国妇女工作发展的实践中,以时代主题为基调,创新发展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高度评价了妇女在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赋予了妇女理论新的时代内涵。今后的中国妇女工作需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继承和创新,开拓妇女工作的新局面,推动中国妇女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注 释】

[1] 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发挥我国妇女伟大作用[J].中国妇运,2013(11)4-5.

[2] 本刊编写组.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J].职业技术,2014(Z1)5-73.

[3] 杜洁.“三个平等”的战略思想与新时期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性别平等与公共政策视角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J].中国妇运,2014(01)14-16.

[4] 沈跃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研究[J].中国妇运,2018(04)4-7.

[5] 2016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nwccw.gov.cn/2017-10/30/content_183301.htm.

[6] 习近平.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5-02-18(002).

【作者简介】

张乃千(1995—)女,汉族,四川绵阳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脉络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