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的优势分析及实施方法论述
2019-12-05刘颖温彩霞褚海艳高叶玲
刘颖 温彩霞 褚海艳 高叶玲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间的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思考都变弱化,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在对分课堂模式中,教学过程被分为三个过程:讲授、内化吸收以及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重新定义了课堂和师生关系,实现了对讲授式教学的变革。
关键词:对分课堂;讨论式教学;主体地位;自主学习;教学变革
对分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由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的三个独立的步骤组成。它可以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模式完美地融合。
在以往的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有诸多培养学生批判思维与表达能力的环节,如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題、同学们的事例分析等,收到的效果却不理想。我觉得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较短,前期储备的知识不足。所以本学期的《分析化学》的教学中采取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教师讲授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在此环节中老师讲解核心的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老师针对知识要点为学生预留一些课后学习任务,为学生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指出一定的方向。老师和学生在此环节有各自的明确目标,这样对学生快速获取知識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也为学生的专业知识打好了基础。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前的教学模式那样将所有知识面面俱到、详细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引导,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交还于学生。也避免了由于知识讲授过快造成学生无法理解的局面。
(二)学生课下自学,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在老师讲授了核心知识后,需要学生通过自学吸收知识要点,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往往会针对知识重点设计学生自学的知识环节,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地进行专业知识地学习,如何去查阅相关资料。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通常都是通过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协作完成各自的工作,成员之间也相互进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分工协作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由于在老师讲授之后,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消化理解基础知识,自学思考更深层次知识,及对教师提出的思考题目的解答时间,学生自主学习的畏难情绪降低了,积极主动性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增加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讨论部分中必需让学生对自学的这部知识进行专业的叙述和总结尤为关键,同时对在自学阶段老师布置的有一定深度的延伸性问题,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课堂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保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同时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分析点评,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使教师对课堂有足够良好的控制能力。
二、具体实施方法
(一)对分
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进行对分课堂的模式,具体教学中依据知识点的不同的要求看是否需要对分。例如,每一单元的第一节概述或总结性的内容、各个章节中只需要了解性的知识内容,只要教师课堂简要讲解即可。而需要深入学习理解的内容,如“滴定中的各种平衡问题、各滴定曲线的绘制、指示剂的作用原理”等问题,则进行了对分模式的教学。对于对分部分的教学,以章为单位来进行,按章课时及内容确定各章的对分形式:隔堂对分或实行当堂对分;二二对分、四二对分等。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需求和能力灵活安排作业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二)分组
分组时以7人或8人一个小组,按座位就近分,组长以章节来轮换。这样做可以避免有些同学的理论知识较差,不能很好地加入到小组的讨论之中,个别的学习主动又基础知识好的同学,十分积极参与课堂发言,造成了在课堂讨论环节当中,少部分同学独占课堂的现象。所以能更加有效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更好。
(三)考核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放在重要位置。像我所教授的《分析化学》总成绩组成为期未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到40%。最终对学生的考评重在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创造力。
三、总结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发现,对分课堂的操作非常简单、灵活。对教师来说,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相比,不需要改变教材、课时、场地等,只需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对分课堂不受班级人数的限制。教师在对分课堂的教学中如果觉得课堂进行中出现问题,无法掌控的局面,随时可以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对学生们来说,也不需要准备其它工具,只需要准备以前所使用的学习资料和工具就够了,就可以完成整个对分课堂的学习。这样使得教学环节的教学成本更低,操作过程更为方便。
目前,多所高校的许多教师已经在进行对分课堂的实践,在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实现了讲授式教学的变革。我觉得对分课堂的确是一种适合大部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算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复旦数育论坛,2014.(5):5-10.
[2]李永安.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中国高等教育,2013.(5):33-35.
[3]张字新.分课堂心理学推动教育变革的可能.文汇报,2017-01-13(006).
[4]张蕤,徐鹏,方明隆.基于过程性评价的、多元的地方综合性高校课程考核方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科),2014.(4):129-133.
[5]吴乐乐.探究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结构模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