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残酷的中国式“成长礼”
2019-12-05隋红
隋红
【摘 要】2018年底于国内院线公映的曹保平电影《狗十三》聚焦重组家庭中一个普通女孩的青春成长历程,在叙事结构、叙事主题和叙事手法等方面更加熟稔老到。“于无声处听惊雷”,接地气的故事随着影片的娓娓讲述,慢慢渗透出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严厉残忍和传统父权对少女所形成的隐性威压。
【关键词】复沓式结构;对应性角色;意象组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008-02
暌违五年,曹保平的《狗十三》终于上映。本片延展着曹老师学院派导演的显著风格,但此次不是编导合一,题材类型也有了明顯差异。在大量的俯拍镜头下,一种以狗眼看人生的错位和荒诞感扑面而来;但影片对社会议题的观照和丰富的情节、躁动的音乐、粗粝的影像一起铺垫了现实主义的故事基调,演绎出一个普通中国少女的青春残酷物语。
一、复沓式结构的叩问
本片在“丢-找”的交叉反复中推进叙事,三条线组成少女李玩成长的三个渐进式阶段。第一条线:失宠-施宠(李玩被父亲强改志愿,弟弟出生的事实被家人瞒着,两件事使父亲有了双重愧疚感,他用小狗取悦弥补李玩),李玩虽因拗不过父亲而赌气,但还是与家人维持表面和谐;第二条线:小狗爱因斯坦的丢失和李玩的寻找(以家人用假爱因斯坦代替为结果),李玩与家人产生正面激烈的对抗和冲突,并以失败告终;第三条线:假爱因斯坦的丢失和李玩的再次寻找(以假爱因斯坦死掉、李玩拒绝认领真的爱因斯坦为结果),李玩被迫认同了成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价值观体系,不再反抗,虽有不甘,仍默默地选择接受沉重的“成年礼”。
复沓式结构一波三折,层层递进,步步紧逼,李玩静水微澜的生活在不断的缺失与被褫夺和不断的寻找与被强加之间产生强大张力,被家长悄无声息地以“爱”的名义弥漫渗透,并开始泛起涟漪,其单纯和童真终被一点点击破撕碎,紧接着是一场难以拒斥的暗流涌动,如同撼树之蚍蜉的李玩被抛入洪流之中,其憧憬梦想与自由、带有困惑和好奇的青春被吞噬剥离得体无完肤。
在这个过程中,第二条线承上启下,父辈/成人/男权的意识形态以暴力的方式完成深层次的召唤,李玩在父亲的打骂中收敛起本我,向着社会体系所赞许所容纳的自我迈进,或曰蜕变。李玩在爱因斯坦走丢后,曾一个人像小狗一样蹲踞在阳台的护栏笼子里,如同艾伦·帕克片中孤独的“鸟人”(参见艾伦·帕克1984年导演的电影《鸟人》);而当假爱因斯坦被送走后,失意的李玩偶然发现她常听到的鸟叫声竟是发自一名男性精神病人,这个“鸟人”被送上了救护车——原来,小孩子所敏感的、所稀罕的、所关心和所坚持的可能正是为成人世界所不容的,是被视为异类和非常态的,是要加以矫正和规训的。
二、平行主题下的对应性角色
影片英文名直译为“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看似是围绕两条狗(一条被命名为“爱因斯坦”,另一条也叫“爱因斯坦”,是用来“以假乱真”的替身)的故事,其实也是李玩从“真我”到“假我”的故事,两个“爱因斯坦”成为李玩从纯真走向世故之历程的“催化剂”,是李玩前后两个时期的重像。
有趣的是,喜欢物理的李玩给小狗取名爱因斯坦,既寄托了她对平行宇宙的想象,同时也预示了她的彷徨与两难之境——就像到底选哪种颜色的毛衣,上哪个兴趣班。正处青春期的李玩纠结迷茫,家长们对李玩的抚养教育也是爱恨交织(“糖果加大棒”式),无法简单定义为是非善恶的二元对立。李玩的成长必然伴随阵痛,而大人们成家立业和在社会上立足也要经历磕碰和磨砺。李玩归附成人世界规则的过程,也是成人们无奈地施展自己的圆滑、功利、自私甚至虚伪、不堪的过程。
片中几组人物相互映照,宣示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在场和权威,形成李玩“长大成人”的背负。
(一)李玩和李堂、高放
相比李玩,表姐李堂显然更加早熟“懂事”,她懂得李玩的细腻心思,更懂得察言观色,明白大人喜欢的是孩子低眉顺眼、乖乖听话;李堂的“长大”没有那么曲折和复杂的过程,她似乎很自然平静地接受了改变。令人唏嘘的一处细节是:继母提议找一个假爱因斯坦,李堂在场;紧接着的场景是李堂以兴冲冲的“逼真状态”告诉李玩:爱因斯坦找到了。到家后,面对李玩的质疑,李堂在奶奶一个眼神的会意下瞬时翻供,“联合”大人哄骗李玩。而李堂所喜欢的小伙子高放,则显得青涩稚嫩多了,他有点装酷和故作深沉的言行掩饰不住自己的惶惑与迷惘,感情的游移不定更是表明他的懵懂,“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被李堂分手后的高放注定不会成为李玩的坚实臂膀。所以,李玩的成熟之路是孤单的、落寞的、苦闷的。
(二)李玩和弟弟
弟弟是原生家庭变异后的“闯入者”,他的诞生足以构成对李玩作为长(孙)女的威胁。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氛围中,“取名”成为男性长辈(爷爷)的特权:命名在李玩身上成为呼唤小猫小狗似的、随便玩的游戏,到了弟弟那里,则成为引经据典、严肃对待的重要仪式。弟弟的出生迎合了爷爷奶奶喜抱孙子的心理,他成为家中的小太阳,恃宠而骄,大人们如行星般围着他转。
至此,李玩不仅需要让渡自己作为唯一孙辈的特权,还要从弟弟那里见证大人对孩子的“驯化”手段(包括毫无原则的诱哄和逼其独立的严格训练)。李玩和弟弟的平行设置,在反差和对比中,使观众开始反观这个少女成长之途的坎坷和拧巴。同时,血缘关系成为姐弟俩将来最为相像的源头:共同的父亲,相近的成长环境,都是乳糖不耐受的生理特质;虽然姐弟间的感情并不深厚,但滑冰场作为纽带,强化了这种血脉关联:他们的初识相认是在滑冰场,他们碰壁受挫、接受历练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滑冰场。弟弟小时候再乖张,未来也要跟姐姐一样,按照父辈指引的方向,不断磨砺和摔打,然后独立前行。
(三)父亲和爷爷
父亲作为中国传统家庭中的关键角色,是父权和男权的体现者。片中,父亲执掌着李玩大事的决定权,同时他在爷爷面前俯首帖耳。在对李玩打骂的那场戏中,我们足见爷爷对此事的“默许”,父亲用极端方式向爷爷表达“孝道”,父子二人共同维护着家的核心权威。奶奶发烧让父亲拿温度计,这样的小事在父亲那里变成了他对妻子和侄女李堂的颐指气使。在应酬场合,爷爷也是支持父亲让李玩喝酒敬酒的决定,以维系男权文化的秩序和面子。片中能让父亲表现得毕恭毕敬的人,除了爷爷,就是那个年龄较长、满嘴之乎者也的张伯伯,父亲和一众客人听着他的高谈阔论而交口称赞,这里面有世态人情的市侩性,也有对父权制度的默认与臣服。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和《北京的金山上》是片中父亲为女儿感到高兴时唱的两首歌,勾勒出父辈童年单调生活的剪影,彼时特定的历史政治背景与多元驳杂、摇滚曲风流行的当下时代语境形成尖锐的对比,父女间的隔阂在这个难得的温情时刻被刺眼地凸显出来,父亲所固守的传统观念和教育方式与女儿的生长环境和现阶段心理必将发生龃龉。
(四)继母和奶奶
继母与李玩的关系不冷不淡,但她仍小心翼翼地讨好李玩,其实是为了讨好丈夫和公婆——她给李玩买滑冰鞋以减缓爱因斯坦走丢可能带来的冲击;她提醒李玩注意张伯伯在饭局中大而无用的“教诲”;给爷爷按摩受伤的脚,在饭桌上给爷爷敬酒、讲笑话听;找假爱因斯坦的主意也是她为家人“分忧解难”提出来的,并据此教育李玩不认假爱因斯坦是“不懂事”。终于,继母绵里藏针的说教与爷爷一瘸一拐的脚化为成功阻断李玩抗争的一股合力,在软硬兼施、刚柔并济的夹板下,李玩不得不咽下这种委屈。
奶奶配合爷爷在家庭教育中慈威并施,她显得更圆融更温和一些,也调剂着家庭的紧张气氛。在李玩挨打的戏中,奶奶的哭泣意味着她面对传统伦理观念,既有自觉维护的意识,又掺杂着无可奈何的伤感。
三、成长的代价——意象组合
(一)牛奶
故事中,伴随着李玩的变化,牛奶反复出现。李玩本来喝不了牛奶,但奶奶坚持让她喝——喝了吐,吐了喝,老人对隔辈人这种“爱的强灌”成为抚养孩子过程中常见的矛盾。父亲不知女儿不喝牛奶,忙于工作和经营新家庭的他疏于对她的关心,且无半点内疚。就像爷爷对父亲说的:你以为娃是小狗啊?几口馍就长大了?——爷爷了解自己的儿子,儿子却不了解自己的女儿。这种代际沟通到父亲这里,因家庭重组和隔代抚养,出现了断裂和缺失。
高放见李玩吃面包噎着,给她牛奶喝:李玩稍有犹豫,而后饮鸩止渴般地喝下去。高放只是因荷尔蒙激发对李玩产生好感,但他并不懂她。李玩看破了这段若即若离的关系,她不解释,也不生气,以无所谓的态度面对高放形式上的安慰和陪伴。
牛奶反映了李玩生理的弱点,更是李玩本真个性的符号化表达。
(二)酒
酒是男人的一种符号,男人通过酒桌文化交流,实现与社会的互动。所以,爱因斯坦被放在酒箱里,指涉了父亲对女儿表达爱意的“包装”。父亲两次饭局都让未成年女儿敬酒,用酒取代女儿不能喝的牛奶和她要喝的果汁,是一种更加升级的暴力。而看见李玩喝酒,张伯伯的客套话、刘叔叔的“我干了,你随意”、爷爷的“喝点红酒怕啥嘛”组合成对一个少女的集体训示,世俗人情场域的隐性暴力通过父亲这个“始作俑者”,残忍地、悄悄地渗入到李玩的骨髓。后面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父亲质问晚归的李玩为何喝酒。
(三)狗肉
狗肉引发了全片最高潮的段落。在李玩获奖的庆祝宴会上,一位叔叔为两次痛失爱狗的李玩特意点了红烧狗肉。在家人紧张不安的等待和注视下,李玩平静地吞咽起狗肉来。这种近乎自虐自残的方式证明了成人世界的秩序在持续的无视、打击和戕害中完成了对李玩的收编,她服下了这颗成长所必需的苦果,没有选择和退路,所谓平行宇宙从此只存在于她的幻想和她自说自话式的呓语中——高放不懂,李堂装作不懂,大人们不想懂。而李玩真正明白了高放故作老成的那句话:以后这种事情还多着呢——大人的那一套社会规范和世俗人情就是面前的这盘狗肉,既然是主菜,不如现在就动筷开吃。
四、结语
有伤痛,有血泪,时代的巨浪裹挟着艰难发声的青春个体往前向深,必须为迎合更多的成人、更现实的社会、更大的世界而去牺牲一些自己个性化表达的机会和权利。李玩是这样,在过与不过之间艰辛博弈五年的本片也如是:必经残酷,逐步迈向对现实的服膺。
参考文献:
[1]曹保平,吴冠平,冯锦芳,皇甫宜川.狗十三[J].当代电影,2014(4).
[2]陈咏.《狗十三》:现实主义的青春挽歌[J].电影艺术,2013(6).
[3]唐宏峰.《追凶者也》与曹保平的意义[J].艺术广角, 2016(6).
[4]陈宇.學院派导演的创作特点——以曹保平导演的创作为例[J].当代电影,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