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下的广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非遗传承与旅游开发

2019-12-05

市场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连片三江广西

蒙 涓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6)

精准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的重要保障。广西作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滇黔桂石漠化区,所辖南宁、柳州、桂林、百色、河池、来宾、崇左7市的35个县(市、区)列入其中。片区非遗资源相当丰富。民俗类、传统技艺类、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传统舞蹈类、民间文学类等非遗项目呈现出多样化表现类型。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不少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其扶贫作用已被国内外达成共识,并有大量的相关文献研究。将精准扶贫与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探讨广西特困民族地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精准扶贫的策略。既能取得理论突破,也能为地方非遗传承及开发,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也正是本文研究意义所在。

一、贫困现状

广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片区县人均GDP只有全区平均水平的70%左右,财政支撑能力十分薄弱,广西人均可用财力全国倒数第二、西部倒数第一,片区县公共财政预算自给率只有15.35%。贫困程度依然很深,片区县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21.6%,比广西全区平均水平高11.1个百分点,有219万贫困人口要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战。

随着国家加大对连片特困区的扶贫力度加大,广西区政府编制了《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十二五”计划》《广西大石山连片开发计划》《滇黔桂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广西实施计划(2011-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脱贫攻坚有关政策的通知》《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规划及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广西片区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2018年8月,崇左市龙州县成为广西国定贫困县中第一个正式脱贫“摘帽”的县份。2019年5月,自治区扶贫办公示,通过考核和评估等程序,龙胜各族自治县等14个县(区)符合相关条件,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广西已有25个县推出贫困县序列。其中,涵盖在广西连片特困地区的有14个县(区)。目前,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2年时间,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扶贫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二、区内连片特困地区非遗构成及空间分布

(一)非遗项目构成

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拥有着相当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区内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民俗类非遗6项,传统音乐类非遗4项,传统技艺类非遗3项,民间传统舞蹈类非遗4项,传统戏剧类非遗2项目,民间文学类非遗2项,共计2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除此之外,据统计,该片区的省(区)级非遗也相当丰富:其中,壮族毬丝歌会等民俗项目17项,壮族天琴艺术等传统音乐5项,壮族舞春牛等传统舞蹈10项,壮族服饰制作艺术等传统技艺14项,壮族信歌等民间文学10项,上林壮族师公戏等传统戏剧4项,侗族医药等传统医药2项目,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各1项。广西连片特困地区拥有区级非遗共计65项。

(二)空间分布及特点

广西连片特困地区非遗资源种类丰富,数量较多。集中了多个少数民族的不同类型文化精华。(见图2)。并形成以下特点:

图2 区内连片特困地区非遗空间分布图

1.非遗类型结构丰富多样

长期的生产活动实践构建起具有广西不同民族地域性特色的非遗资源,非遗项目民俗风情浓郁、原生态遗产丰富多样化。其中,如壮族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区级46项;瑶族国家级非遗项目有4项,区级7项;侗族国家级非遗项目有4项,区级6项;苗族国家级非遗项目有2项,区级1项;毛南族国家级非遗项目有2项,区级1项。

2.非遗空间分布地域较为集中

同类非遗资源,虽分布在不同县区,但在空间地域上也较为集中。如壮族三月三歌圩分布在隆安、上林、马山等地;壮剧中的南路壮剧主要流行语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等地,北路壮剧流行于田林、隆林、凌云、乐业等地;瑶族服饰主要流行于都安、巴马、大化、金秀、富川、恭城,其余散布于凌云、田林、南丹、龙胜、融水等地;侗族大歌分布在柳州三江沿榕江河一带侗寨;侗剧则流行于三江、龙胜两地。非遗资源的高密集区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一个是那坡、靖西、德保、大新、马山等地;一个是凌云、田林等地,此外还有融水、三江、龙胜等地。

总之,广西连片特困地区的非遗项目主要以民俗类、舞蹈类、技艺类非遗居多,文化内涵丰富,观赏性强,体验度高,有较强的吸引力,极易与旅游相融合。

三、片区利用非遗进行旅游精准扶贫开发的价值所在

广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高度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明显。非遗作为地方文化传统遗传基因和精神信仰的载体,其原真性和多样化是发展旅游业的依托,为片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滋养。非遗作为历史传统和文化变迁的体现,在进行旅游精准扶贫开发时,其价值不容忽视:

(一)提升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广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传统技艺、传统民俗等非遗融合了地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是不可抹去的文化记忆,也是发展之“根”与振兴之“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社会空间也正被强势的城市社会文明解构。非遗也面临着逐渐被迫退出大众生活,日益式微的尴尬境地。民族地区从自发到自觉的保护主体性强,有效挖掘地方非遗,以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方式,传承和保护地方非遗,能增强地方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如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尧告村,当地依托其区非遗“苗族拉鼓习俗”,以节庆为核心,积极引导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当前,该村仍有上百户约500多名村民未脱贫,村民已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珍视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去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二)开启非遗旅游精准扶贫“造血”新范式

非遗传承与保护虽不断受到社会关注。但后继无人,市场惨淡等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开启非遗旅游精准扶贫,走市场化、产业化之路,推动传统小作坊走向市场,不但能吸引年青一代研习传统技艺,还能授人以渔,回流进行创新创业。在挖掘市场潜力同时,有效转化为切实的经济利益,打造贫困户自我造血的新范式。目前,广西就通过帮助贫困地区搭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建设保护传承工作平台,以建培训带徒、宣传展示、旅游体验、运营就业等功能于一体,基于“政府+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打通非遗产品从设计到生产都销售的上下游,确保贫困户自身不断造血。

(三)实现在地文化的保护与新生

广西连片特困地区拥有相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遗,这无疑成为地方脱贫攻坚的重要资源。非遗与旅游结合突破了旅游资源的有限性与稀缺性的束缚。旅游作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载体,能实现非遗产品化,更好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与魅力,让保护与传承获得有效统一,产品附加值也得以进一步挖掘与提升。如三江县,将侗族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围绕侗族非遗保护与开发,编制《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程阳八寨保护与发展建设规划》。通过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开发的途径,对地方非遗进行开发。为适应旅游业发展,三江聘请了民间工匠,新建大量侗族木构建筑,使得这一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恢复和发展。这也是因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推动当地非遗复兴的典型案例了。

四、广西连片特困地区非遗+旅游推动精准扶贫的思路探索

(一)立足非遗资源,创新旅游+扶贫的方式

非遗与旅游结合,突破了传统因为旅游资源稀缺性与有限性的束缚。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非遗资源的人文内涵和承载的历史意义更具有无限性。旅游在物化方面也展示了非遗的价值和魅力,通过恰当的方式,给游客全新体验。可通过积极挖掘非遗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的不同模式,实现脱贫致富。

1.非遗+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作为非遗的一种表现形式,本身具有高度的文化性、民族性、体验性、参与度。非遗与节庆旅游相结合,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成功的节庆旅游活动不但能展示地方特色,还能带来经济、社会、文化效益。如作为壮民族始祖布洛陀文化发祥地的百色田阳,自2004年开始举办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节庆中一系列活动让外界对布洛陀文化有了深入了解。桂林龙胜的黄洛瑶寨,也先后推出红衣节、红瑶手工制品等特色旅游项目。2018年,黄洛瑶寨接待游客就达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0万余元,当地不少瑶族群众依靠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

2.非遗+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向大众展示具有文化价值、寓教于乐的场所,也是保护和传承非遗,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下文简称:“广西馆”)就与广西金壮锦投资公司和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开展跨界合作。启动传承非遗和扶贫相结合的尝试:在百色田东县开展织绣非遗文化遗产培训。金壮锦作为以壮锦产品为主的民族文化企业,更了解市场转化,并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在前期由其为项目提供经费,后期沟通农户与市场,保证产品最终转化为收益。而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提供广西区内各民族民间织绣工艺师和织绣从业人员。博物馆提供织绣研究成果,提供研究设计思路。学员在接受技艺培训同时,博物馆专家也对学员进行广西历史文化的传授。培训结束后,金壮锦有偿回收学院织绣作品,并与优秀学员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订购织绣产品。同时,学员作品也会出现在广西馆纪念品销售柜台。广西馆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已先后在百色田东、崇左龙州等地先后开展数次,带动了广西区内,尤其是老、少、边、穷山区农户脱贫。

3.非遗+演艺

演艺也是能较为集中、典型体现非遗活态性的呈现方式。将传统戏剧、音乐、舞蹈、文学等非遗项目,采用演艺方式进行表现,能够给游客带来不同的非遗认识和体验。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就依托侗族大歌、侗戏、百家宴等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非遗资源优势,实现了旅游扶贫。自2011年,三江县通过企业化运作、政府贴息等方式,“坐夜三江”从开演至今,不断改造提升,赢得了来自各地游客的好评,也让当地村民“放下锄头走上舞台”。加之三江高速、高铁开通,2016年,首次即实现盈利,每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0万人次左右,实现了旅游富民。

4.非遗+旅游文创产品

非遗不仅是文化现象的体现,同时也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通过深挖非遗内涵,过将非遗文化融入生活,围绕旅游市场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实现非遗文创产品服务于现代生活,以创新的方式促进非遗的传承、使用和消费,促进非遗旅游产品产权的保护,开展“地理标志”申报工作,最终助力脱贫攻坚。自2006年起,广西文化厅投入近1000万元专项经费,扶持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培训、扶持了靖西绣球、融水苗族服饰等特色文化产业。2018年,自治区文化厅、扶贫办发布了《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区内连片特困地区要充分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贫。

(二)注重农户主体地位,提升文化自觉

非遗根植于地方的本土文化,是发展着的传统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生产者和享用者。因此,做好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提高当地农户对非遗+旅游实现精准扶贫的认知水平,了解农户参与态度并加以积极引导。通过开设相关非遗技艺培训课程,培养出本地区有特色的非遗传承人。是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目前,广西已举办17期“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免费为传承人提供集中学习交流,自我提升的机会。并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传承经费。

如三江县,拥有县级以上非遗项目50个,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92人。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扶志工作力度,全力转变贫困群众“等要靠”的思想。以三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侗绣为例。侗族刺绣颜色艳丽、古朴自然,集观赏与实用并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形式为当地许多妇女熟练掌握。在艺术商品体现形式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形态。通过大力推动侗绣技艺传承,组织技艺传承人将侗绣技艺传授给当地妇女,围绕“党支部+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开展侗族刺绣技艺培训与旅游工艺品加工培训,帮助地方群众脱贫致富。当前,三江县侗绣传承基地韦清花等“巾帼绣娘”带领下,林溪、同乐等10多个乡镇已有5000多名留守妇女从事刺绣,侗绣年产值达500万元。

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

政府在传承和保护非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机制。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实施非遗+旅游的开发工作。加大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施缓、减、免财税优惠措施。参照有关惠农措施,面向连片特困地区的非遗传承人、农户经销商、文化作坊等,实施缓、减、免财税优惠政策。

如三江县,近年来就认真贯彻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安排部署,结合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依托民族文化和民俗旅游品牌优势,将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取得新成效,以打响“千年侗寨?梦萦三江”的品牌目标。布央村采取旅游景点+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导、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能人进行景点开发建设和经营,以旅游资源入股、投工投劳等运作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脱贫。

猜你喜欢

连片三江广西
广西贵港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三江并流
《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6—2017)》
湖北省乡镇连片开发工程调查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