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主义物质世界的腾飞
——两次工业革命知识专题梳理

2019-12-05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积石中学赵正林

中学政史地 2019年31期
关键词:蒸汽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积石中学 赵正林 张 东

【内容概述】

世界近代史上,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持续强大的动力,并促使了交通领域出现重大变革;同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它对社会制度变更和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材料,对亚非拉地区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殖民侵略战争。

【知识梳理】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及纺织技术的革新

(1)政治: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

(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业革命于是兴起。

(3)技术: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4)纺织技术的改进: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经过改进后,它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改进蒸汽机

(1)发明家:瓦特。

(2)应用: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3)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工厂制度的确立

(1)前提: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使工厂设置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工厂规模也变得更大。

(2)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微辨析:“工场”和“工厂”的区别。

“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三、火车与铁路

(1)尝试:19世纪初,出现木制的路轨,车厢由马匹拉动。

(2)产生: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

(3)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的第一个工业国家。

(2)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与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完全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2)含义: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显著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二、电的应用

(1)表现:①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②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他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③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2)影响:世界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三、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

(1)地位: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

(2)发明: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3)作用: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2.交通工具

(1)发明: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大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2)作用: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动力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陆续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易错点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有火车、汽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有汽车、飞机等。

四、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表现:①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成本更低、性能更好。②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2)新材料: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生产组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世界格局: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1.社会进步

(1)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社会劳动力结构: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3)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4)大众化教育: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5)城市化: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

2.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

【知识拓展】

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原因。

(1)英国较早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2)殖民扩张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手段,最先具备了必要的资本、市场等经济条件。

(3)圈地运动使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4)英国海外市场扩大,商品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手工工场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这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推动力。

2.全面认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

1.积极影响:①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③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④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2.消极影响: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遭受日益严重的剥削和压迫。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加紧对亚、非、拉等落后地区的殖民掠夺,加快了这些地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使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特点。

(1)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就。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3)在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如俄国、日本等。

【典例解析】

1.“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与陆地轨道运输的结合,使人类社会进入铁路运输时代。”开启“铁路运输时代”的是

( )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解析: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在陆路交通方面,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铁路时代,扩大了活动范围。故选D。

2.李一涵同学在复习中列出了一系列事件(下表)。他意在说明

( )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日不落帝国”的兴起

C.血腥的资本积累 D.“蒸汽时代”的到来

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故选D。

3.下图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下列哪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下降、石油的比重上升?

( )

A.内燃机 B.蒸汽机 C.发电机 D.计算机

解析: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的原因是内燃机的广泛应用。故选A。

4.右图是英国约翰·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以及漫画人物捏着鼻子的动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A项符合题意。故选A。

【提升训练】

1.“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领域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成果。”英国使用蒸汽机取得的成果是

( )

A.珍妮纺纱机

B.“火箭号”机车

C.早期汽车

D.飞行者1号

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以别针生产过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工序。”这种新生产制度是

( )

A.手工工场制度 B.工厂制度

C.手工作坊制度 D.家庭生产制度

3.对下图中甲、乙线及导致甲、乙线数据变化原因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

A.甲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B.乙线是对棉手织工场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甲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D.乙线是对棉纺织厂工人人数的统计;甲、乙线数据变化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4.据右图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

( )

A.工厂制度日趋完善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5.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在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进步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6.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 )

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子计算机

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了蒸汽机作动力,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由于英国煤的蕴藏量非常丰富,建立工厂十分方便。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瑞典人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到1896年,他的公司分布于20个国家,年产值约值1亿瑞典克朗。他致力于和平运动,认为“只要从技术方面使炸药的威力发挥到最高峰,炸药本身便能抑止战争。”但是,炸药却造成更大的战争伤亡。根据他的遗嘱,诺贝尔的大部分财产被用来设立一个奖励基金,每年授予“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诺贝尔奖。

——摘编自南方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2)材料二中诺贝尔的发明属于哪一新兴工业部门的成果?举出同时期的另一项重要发明。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D 6.C

7.(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2)化学工业。赛璐珞、人造纤维等。

猜你喜欢

蒸汽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蒸汽机和运输业的发展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发明蒸汽机的瓦特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汽车行业有何意义?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