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腹部术后患者排尿指标影响观察

2019-12-05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尿管尿潴留普外科

李 环 冯 威

尿潴留(Urinary Retention,UR)定义为排尿不受主观支配,膀胱内存积大量尿液,不能自主排出。腹部术后常常发生尿潴留,原因与患者心理情绪紧张、手术创伤应激、年龄及麻醉方式等因素有关。膀胱功能锻炼是指主动腹肌、盆底肌、膀胱括约肌的功能锻炼,围腹部手术期进行上述肌群的舒缩锻炼可以迅速恢复膀胱功能,预防尿潴留,改善及提高腹部手术疗效[1]。随着腹部手术及围术期保障水平日趋进步,接受同一区域手术老年患者逐渐增加,但专门以老年患者为对象涉及上述内容研究较少,为此,我们选择了一组近期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专项排尿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排尿观察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普外科接受腹部手术老年患者。纳入标准:①有腹部手术适应证,且接受了手术治疗;②年龄≥60岁;③自愿参加本项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②老年痴呆症及严重认知障碍患者。本文入选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77例,年龄60~84岁,平均(67.62±7.14)岁。

1.2 方法

1.2.1 分组及术前训练干预方法:入选对象按接受腹部手术时间分为排尿专项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我科腹部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排尿专项干预组另行术前干预训练,内容包括:①进行健康教育,术前讲解排尿专项干预重要性,多与患者互动沟通。②术前2天指导患者在坐位、半坐卧位、站立位下进行阴道、尿道及肛门括约肌收缩、舒张训练,3次/天,10min/次。③术后第4天开始床上阴道、尿道、肛门括约肌收缩、舒张锻炼,并配合体位(包括仰、卧、左及右侧卧位)变化,3次/天,5min/次。④术后第5天时进行上述锻炼加抬腿动作。⑤尿管拔去前,给予尿管定时夹闭、放开,训练膀胱功能,防止出现尿潴留。

1.2.2 术后排尿观察指标选择:本文选择了如下术后排尿观察指标:①1天内站立排尿例数,②卧床自行排尿例数,③诱导排尿例数,④3小时内自行排尿例数,⑤3~5小时辅助排尿例数,⑥导尿例数。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对象性别、平均年龄及平均文化程度分布接近(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排尿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排尿观察指标比较见表2,排尿干预组的1天内站立排尿例数、3小时内自行排尿例数、卧床自行排尿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发生尿潴留例数则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排尿观察指标比较[例(%)]

3.讨论

肾脏生成尿液是个连续过程,而排尿仅是间歇性进行,当尿液在膀胱内存积到一定量后才会引发排尿反射。腹部手术后常常留置尿管,膀胱储存功能缺失,膀胱内牵张感受器接受不到容量刺激,导致了逼尿肌收缩力及膀胱平滑肌张力下降,排尿反射失常,最终尿管拔除后不能正常排尿,发生尿潴留,延长了术后康复时间,并直接影响到了手术疗效。本研究使用膀胱功能训练干预方法,包括了在围术期指导患者在各种体位下进行膀胱功能相关肌群缩舒训练,并定时给予尿管夹闭、放开,这些干预方法帮助了腹部术后患者膀胱相关肌群功能逐渐恢复,延长了储尿时间,膀胱出现节律性充盈、排空,促进反射性收缩,建立起正常的排尿习惯。国内普外科护理学者通过这些方法干预接受腹部手术患者,他们术后的各种排尿观察指标都得到了明确改善[1]。本研究结果表明,排尿干预组的1天内站立排尿例数、3小时内自行排尿例数、卧床自行排尿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发生尿潴留例数则明显少于对照组。这些结果提示,专项排尿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排尿观察指标。国内一些涉及上述内容的文献报道[2~4]与本文结论一致。

总之,接受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术后常常发生尿潴留,通过专项排尿干预方法可明显改善术后各项排尿观察指标。护理人员不应忽视这一年龄段的术后群体,这一有效方法也应在大医院普外科临床上普及推广。

猜你喜欢

尿管尿潴留普外科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