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梯式栽培垄上养鸡垄沟养鱼的技术设计与思考

2019-12-05梁玉刚陈奕沙余政军胡雅林陈灿王华黄璜

中国稻米 2019年6期
关键词:垄沟养鱼养鸡

梁玉刚 陈奕沙 余政军 胡雅林 陈灿 王华 黄璜*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2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沙410128;#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近年我国水稻年总产维持在2 亿t 左右,稻谷呈现出高产量、高收购量、高库存量,局部出现“生产过剩”的状况。同时水稻高产仍依赖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用量大且利用率低,降低了稻米品质[1],导致优质稻谷进口量迅速攀升,国内稻谷价格出现下滑,单一种植水稻经济效益进一步降低,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造成局部中低产田出现撂荒现象,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常规水稻栽培中,一般每667 m2整地泡田用水多达150 m3,而且用水相对较为集中,易导致用水纠纷[2]。水稻全生育期需要大量的水,而水稻灌溉用水多为漫灌漫排的方式,造成灌溉用水严重浪费且利用率相对较低[3]。常规水稻栽培中为利于机械化作业,一般将田块整平后进行水稻种植,平整的田块蓄积自然降水有限。如何解决水稻生产中出现的高产与收入下降、高产与品质下降、高产与水分利用率低等矛盾成为当前水稻生产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

目前,稻田养鱼模式因具有增效、提质、减污的功能,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4]。但稻田养鱼模式对田间基础工程要求较高,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并且一般开挖的环形沟至少占稻田总面积的10%,对农田造成一定破坏,也缩减了水稻种植的实际面积。稻田养鸡作为稻田立体种养新模式,在部分文献中已有记载与报道[5],但尚无“稻+鸡+鱼”种养模式的报道。

为此,笔者在参考水稻梯式栽培技术[6-7]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改进,提出了水稻梯式栽培垄上养鸡垄沟养鱼生态种植与养殖的全新方法,即将稻田起垄,实行垄上两侧种植水稻,增加水稻种植面积,垄上养鸡,垄沟蓄水养鱼,通过鸡和鱼防控田间病虫草害,少施或不施化学药剂,同时鸡和鱼排泄的粪便能够直接还田被水稻利用,可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进而培肥土壤,降低土壤面源污染,实现农民增收、农业绿色发展。

1 技术要点

1.1 田间垄沟设计

1.1.1 基施底肥

起垄前,依据土壤肥沃程度,每hm2基施15.0~22.5 t 的有机肥,或以无机肥料替代有机肥料,即每hm2施尿素150~180 kg、复合肥料375~450 kg。肥料撒施完成后,即用起垄机将肥料翻入垄内。

1.1.2 稻田起垄

起垄前1 d 稻田灌水,水层保持2 cm 左右。如图1所示,起垄规格为:垄尖与垄尖之间的距离(L)110~130 cm,垄底与垄底之间的距离(D)10~20 cm,垄顶距垄底的高度(H)40~50 cm,单垄宽60~75 cm。图1 中,字母A、B 分别代表起垄后两侧面,α、β 分别代表两侧垄的角度。垄沟的规格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1.2 水稻梯式栽培技术要点

1.2.1 品种选择

图1 垄沟横截面示意图

图2 垄沟一侧侧面示意图

不同地区生态环境有所不同,各地区要选用适应当地栽培条件的水稻品种。选择基本原则是水稻生育期较长、植株较高、分蘖力强、茎秆粗壮、上部3 叶叶片长而宽且厚、抗病虫害、抗倒伏、耐淹、耐肥性强、米质优、株型适中的高产紧穗或大穗型品种。

1.2.2 培育壮秧

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秧田。播种前对种子翻晒1~2 d,然后进行消毒、催芽等。育秧田整理时每667 m2基施45%(N∶P∶K=15∶15∶15)复合肥20 kg,必须坚持壮芽匀播,按每1 kg 种子的芽子拌施0.5~0.7 g 的5%烯效唑进行半旱式管理培育壮秧,每667 m2秧田均匀播种10 kg 左右。秧苗2 叶1 心期施好“断奶肥”,每667 m2用尿素3 kg;移栽前3~4 d,每667 m2施用尿素5 kg 作“送嫁肥”,并对全田秧苗进行病虫害防治。

1.2.3 移栽水稻

根据秧苗的长势,合理安排起垄时间。起垄完成后,修整垮塌的垄沟,随即移栽水稻。如图2 所示,水稻株距(E)为15~20 cm,行距(F)为18~25 cm,每丛插2~4 株。杂交水稻一般采用宽株距宽行距,每丛插2 株;常规水稻一般采用窄株距宽行距或宽株距窄行距搭配,每丛插3~4 株。

1.2.4 收获

稻穗达到90%以上成熟时,选择适宜的天气即可收获水稻。

1.3 垄上养鸡技术要点

1.3.1 防逃设施构建

防逃设施能够防止鸡和鱼逃逸,也能阻止鸡或鱼的敌害生物进入。具体构建方法是:将高度和粗细适中的竹竿牢固固定在靠近田埂四周泥土里,每根竹竿间距1.5 m 左右,然后将高度为120 cm 的20 或30 目尼龙网底部预留25~30 cm,用泥土掩埋并压紧,底部不留任何缝隙,用细铁丝将尼龙网与竹竿连接处绑牢。

1.3.2 鸡舍搭建

鸡舍一般建在地势稍微偏高、光照充足且通风干燥的田块一角,鸡舍大小按15 羽/m2计算。根据鸡舍的大小,合理搭建防雨网。

1.3.3 鸡苗投放密度

投放的鸡苗要选择生命力、适应力、抗逆性、活动能力均较强的中小型优良本地品种。水稻插秧20 d 左右,即可投放30日龄左右、个体质量为350 g 左右的鸡苗,密度为600~1 200 只/hm2。

1.3.4 科学喂养

喂养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鸡苗投放前7 d,一般在晚上投喂混入适量人工饲料的饵料,随后7 d逐步减少人工饲料量;第二阶段:投放15 d 后,投喂的饵料以稻谷或玉米为主,适当添加豆粕和维生素,为鸡补充蛋白和矿物质,将这些物质混合均匀,每天早上和傍晚各补饲1 次,早上喂至半饱即可,傍晚喂饱,投喂的饵料以第2 天无剩余为宜。

1.3.5 鸡舍消毒和疫病的防治

鸡苗投放前要注射疫苗,养殖期间注重防控禽流感、鸡白痢等病害,及时对生病的鸡进行隔离。饲养过程中,定期清理鸡舍粪便和剩余的饵料残渣,选用对环境友好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1.3.6 成鸡收获

水稻籽粒灌浆期间,田间食物已不充足,鸡会取食稻穗,影响水稻最终产量。水稻乳熟期,将饲养60~70 d的鸡进行回收,达到成鸡规格的进行售卖,未达到成鸡规格的,继续喂养一段时间。

1.4 垄沟养鱼技术要点

1.4.1 苗种选择与投放规格

所投放的鱼苗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适应能力强。水稻插秧20 d 左右投放鱼苗,放养模式以每667 m2放养5~10 cm 长鲫鱼400~600 尾为主,配养每尾100 g 的草鱼20 尾,每尾50 g 的鲢鱼40 尾,每尾50 g 的花鲢15 尾。同时为净化水质,每667 m2配投规格为2 g/只的田螺500 只。

1.4.2 科学喂养

鱼苗投放前,垄沟内可适当培植细绿萍。鱼苗投放后,田间自然食物及投喂鸡的残余饲料可为鱼提供饵料,一般不进行投食喂养。投放20 d 后,田间食物减少,喂鸡的同时,分片分沟投放麦麸等饵料,投喂量以第2 天无剩余为宜。

表1 水稻梯式栽培垄上养鸡垄沟养鱼的经济效益分析 (元/667 m2)

1.4.3 水质管理

鱼苗投放后,巡田时要注意观察沟中水位和水体颜色,保持水体具有一定的透明度,防止水体因投喂饵料剩余、气温偏高等造成水质恶化。如果垄沟水体出现水质恶化的情况,此时需要排出垄沟水体量的1/3,加注新水及加深水位,新加注水的水温和沟中水的水温温差不宜太大。日常田间管理中,要根据气温适当调节沟渠中的水位,并辅助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

1.4.4 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的总原则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1.4.5 收获

水稻收获后,加深垄沟水位至35 cm 左右,继续喂养一段时间。当水温低于10℃时,垄沟排水,回收稻田里饲养的鱼。

1.5 田间日常管理

1.5.1 水位控制

水稻插秧至返青期,沟中水位保持在15 cm 左右;返青期至投放鱼苗前水位保持在20 cm 左右;投放鱼苗后,沟中水位整体保持在30 cm 以上,结合水稻分蘖实际情况适当调节水位;水稻分蘖后期适当进行晒田,随后恢复水位;水稻孕穗期至齐穗期,沟中水位保持在35 cm 左右;水稻收割前15 d,沟中水位保持在20 cm左右。水稻收获后,保持沟中水位在35 cm 左右。

1.5.2 科学晒田

晒田的总体要求是轻晒及短期晒,即晒田时,将沟中水位降至下部水稻茎基处,达到垄上田块不陷脚,表泥不裂缝发白即可。晒田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原水位,不可久晒,以免导致沟中的鱼因缺氧受害。

1.5.3 日常巡田

每天早、晚坚持巡田,观察水稻生长情况,水体颜色变化情况,鸡鱼的活动、吃食与生长情况,以及防护设施是否牢固、破损等。

1.5.4 病虫草害监测

水稻插秧后至投放鸡苗前,要注意观察田间杂草发生情况,一旦杂草密集生长时,可通过调控田间水位进行控制。水稻生长中后期要观察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遇病虫害集中发生时,及时喷施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可配置诱光灯防控病虫害。

2 技术优势

2.1 水稻梯式栽培垄上养鸡垄沟养鱼的经济效益

由表1 可知,该模式的生产成本(每667 m2面积)主要有水稻种子25 元(品种为农香32)、鱼苗400 元(鲫鱼15 kg,20 元/kg;草鱼、螺丝等苗种100 元)、鸡苗300 元(60 只,5 元/只)、肥料120 元(以纯施化肥为例,尿素和复合肥料分别为30 元和90 元)、药品费50 元(疫苗注射费50 元)、饲料872 元(稻谷费用672 元,玉米渣、麦麸与糠饼等费用200 元)、防逃设施165 元(围网105 元,竹竿60 元)、机械380 元(起垄120 元,稻谷收获250 元)、劳动力1 710 元(修整垄沟100 元、水稻移栽360 元、日常田间管理1 250 元)等,共投入4 022元;收益来源于优质稻谷2 000 元(稻谷500 kg,4 元/kg)、鱼1 350 元(鲫鱼等45 kg,30 元/kg),鸡3 600 元(单只质量约1.5 kg,40 元/kg,共60 只),总收入6 950元,最终实现收益2 928 元。

2.2 水稻梯式栽培垄上养鸡垄沟养鱼的生态效益

水稻梯式栽培垄上养殖的鸡能够防控田间杂草和水稻虫害,加上其不间断活动,利于改善水稻中下部群体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原则上水稻全生育期不喷施除草剂和杀虫剂;鸡和鱼分别在垄上和垄沟中活动,其排泄的粪便能够直接还田,进而被水稻利用,培肥土壤的同时,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不喷施化学药剂及撒施适量的化肥能够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体污染。实行水稻梯式栽培,垄下垄上土壤处于湿润半湿润状态,减轻了土壤长期泡水而导致的次生潜育化的问题,也能够丰富稻田土壤生物多样性。垄沟能够蓄积自然降水,减少了稻田的耗水量,提高了灌溉用水的利用率。起垄完成后,每年只需清理沟中淤泥,不需要再机械耕田,实现了稻田免耕,维持了土壤结构。

2.3 水稻梯式栽培垄上养鸡垄沟养鱼的社会效益

垄沟为鸡、鱼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稻田也有天然的饵料,能够减少鸡、鱼饲料的投入,生产出的肉鸡和鱼都是绿色产品,产品品质能够得到保障。田间病虫草害能够通过饲养的鸡和鱼进行防治,而且鸡和鱼排泄的粪便能够直接被水稻吸收,稻米品质能够得到保障。水稻梯式栽培下能够产出优质水产品、禽类产品及农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3 展望

3.1 技术符合绿色发展的主题

目前,绿色发展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旋律,而水稻产量的提升仍然依赖于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水稻粗放式生产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相悖且不可取的。本文提出水稻梯式栽培混养鸡鱼模式是在保障水稻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利用垄上养殖的鸡防控田间病虫草害,垄沟养殖的鱼防控水体杂草和低位的病虫草害,降低农药的使用;同时实现两者排泄的粪便直接还田,利于培肥土壤,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能够减少稻谷残留的有害物质,产出优质稻米,也能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因此,该模式符合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

3.2 技术易于操作与复制

与现行的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稻田养小龙虾等其他可持续生产技术相比,水稻梯式栽培混养鸡鱼模式更具有可复制性、可操作性、优越性、创新性等特征。此种模式能够发挥免耕、水旱轮作、节水蓄水等耕作制的优势,且最大程度发挥“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优势,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民增收。水稻梯式栽培混养鸡鱼模式既是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并融于现代农业发展中。水稻梯式栽培混养鸡鱼的多功能性,将为水稻生产的可持续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证。

3.3 技术可延伸多种模式

水稻梯式栽培混养鸡鱼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可发展为“稻-鸡-鱼-鸭”“稻-鸡-鱼-萍”“冬季作物-稻-鸡-鱼”等多种生产模式。多层次复合种养模式有利于降低单一生产模式存在的风险,发挥水稻种植与水产品养殖具有的优势,但是其技术要求相对提升,存在的风险也将加大,需要农户用心经营。

3.4 技术中仍需破解的瓶颈

水稻梯式栽培虽可实现机械起垄,但是也将平整的田地进行了网格化,对插秧和收获的机械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化程度较低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此模式的发展,需要研制新的垄栽插秧机和收获机械,以解决垄栽播种和收获的问题。

猜你喜欢

垄沟养鱼养鸡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垄沟种植及其施肥优化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养鱼记
鱼经
液态地膜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皱 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