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季稻北缘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探讨

2019-12-05习敏吴文革季雅岚许有尊孙雪原陈刚

中国稻米 2019年6期
关键词:双季稻再生稻机械化

习敏 吴文革 季雅岚 许有尊 孙雪原 陈刚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肥230031;*通讯作者)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采用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使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腋芽萌发成穗并适期成熟,再收获一季稻谷的稻作制度[1]。我国早在1 700多年前就已开始再生稻种植,各地叫法不同。浙江称“二抽稻”、四川称“秧荪谷”或“抱孙谷”、湖南称“禾荪谷”或“稻荪”、湖北称“秧荪”。历史上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灾年减灾的措施,产量一直很低。由于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省种、省工、生产成本低和效益高等优点,近年在我国南方特别是在种植一季稻热量有余而种植双季稻热量不足的地区,以及双季稻改种单季稻地区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稻谷产量和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因而再生稻亦被称作是我国转型时期水稻种植模式的创新[2]。

再生稻在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同时,省去了育秧和插秧环节,管理上少施肥少打药,改善了稻米品质,大幅减少了劳动力和农业生产成本投入,并有效解决了秸秆还田与污染难题[3-5],契合了农民增收和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是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趋势。2017年和2018年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主推技术。

1 双季稻北缘地区再生稻发展历史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双季稻北缘地区再生稻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6]。1998年以后因粮食丰收,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再生稻发展受到影响。加上水稻机收的发展,使得再生稻种植再次受到影响。2000年以后,双季稻种植面积持续缩减,传统“稻—油”种植模式逐渐被“稻—麦”种植模式所取代。但是,在沿江江南以及皖西南山区因缺乏耐渍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抗灾稳产栽培技术难以满足生产要求,这使得再生稻再次得到发展。2010年前后,皖西地区发展早中稻种植,8月底9月初收获,后季空闲,当地亦自发形成了再生稻生产模式,但再生季基本不进行管理,处于一种“有就收,无就丢”的自然再生状况。

2 水稻“一种两收”技术模式的发展现状

统计表明,我国南方稻区光温资源一季不足、两季有余及其他适宜发展“一种两收”的稻田有600 多万hm2,其中安徽约33 万hm2以上。主要分布在温光水资源较充裕(一季有余而两季不足)的双季稻北缘及以南的单双季过渡区,皖西南地区,沿江环湖低洼地及冬季种植麦(油)渍害重、产量不高不稳的地区。

近年,抗机收碾压水稻品种的培育、推广以及配套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在传统种粮、种稻效益低下以及大户对增产增收的技术需求强烈的背景下,赋予新的技术内涵和技术保障的水稻“一种两收”绿色种植模式得到快速发展。此外,6—9月是安徽省自然灾害高发期,水稻是在田作物中受影响较大的作物,灾后补改种的主要措施除“早翻晚”之外,发展生育期只有60 d 左右的再生稻种植成为农业抗灾生产的重要选择。2017年安徽省农委在省级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再生稻专项资金,在全省30 个县区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2.1 主要种植区域和产量水平

2018年度开展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种植涉及30 个主产县(市),但主要分布于安庆、池州、铜陵、宣城等4 市,涉及263 户、示范面积4 347.8 hm2(表1)。头季平均产量在8 250~9 750 kg/hm2之间,再生季预计产量在3 750~5 250 kg/hm2。头季稻收获时间多在8月15—25日,少数在8月底(表2)。

表1 安徽省再生稻种植区域及产量水平(2018年)

2.2 主要种植品种

品种的再生力是衡量再生稻产量的重要指标。一般再生稻种植要求选择头季产量高、再生力强、产量潜力高的优质品种。据2018年调查统计,安徽省开展水稻“一种两收”的9 市涉及水稻品种共有59 个,其中,池州市种植品种数量多达22 个,安庆有9 个,其他地区平均2~5 个(表2)。各地多选用丰两优香1 号(优质型)、准两优608(高产型),而高产优质兼顾的更新换代品种选育工作有待加强。

3 水稻“一种两收”的发展前景与问题

3.1 水稻“一种两收”的技术优势

水稻“一种两收”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稳定粮食生产,而且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采用水稻“一种两收”种植模式,改善了稻米品质,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再生季稻米品质比单季稻或双季稻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糊化温度降低。

3.2 影响水稻“一种两收”的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3.2.1 发展不平衡,产量差异大

大面积生产中早稻的种植方式有直播、抛秧、机插、人工手插等,栽培管理技术参差不齐[7-8],加之生产条件差异,导致不同主体产量差异较大。高产田块两季产量高达15 000 kg/hm2(再生季5 250 kg/hm2),低产田块产量仅10 500 kg/hm2左右(再生季2 250 kg/hm2)。

3.2.2 品种多,但优质高产抗病兼顾的品种少

水稻“一种两收”种植品种多、乱、杂,缺乏主流品种。目前缺乏针对性的专用再生稻品种选育研究;生产上适宜再生稻品种筛选不够系统,推广也不够科学,多为公司自发行为,造成再生力强且优质、抗病的专用品种匮乏。

3.2.3 田间基础生产条件差,机械化生产技术不配套

一是种植主体多为大户,承包田块基本条件差(多为冷渍烂泥田、边缘小块田),不适合机械化作业,极大阻碍了水稻“一种两收”的发展。二是机械化生产技术不配套。适宜机械化生产技术不完善、不配套,特别是减损、提质、机收关键技术未得到根本解决,适应再生稻收获的机械的研制与应用进展缓慢。

3.2.4 生产规模效应不强,品牌建设滞后,未形成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一是产业化开发落后,带动性不强。现有从事再生稻生产与加工的相关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较短,集群效应低,牵动性弱。系统从事再生稻产业的企业还没有形成,再生稻增值潜力尚未得到发挥。二是品牌意识薄弱。再生稻具有食味佳、安全、环保等特点,具有打造品牌的良好基础[9-11]。但因市场上缺少龙头企业,再生稻品牌建设乏力,优质难以优价。三是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及监督体系有待加强。农业生产者对农业生产质量标准体系缺乏认知,加上农业标准化及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滞后等,也影响了再生稻品牌的建设。四是加工与包装发展滞后。目前市场上多是单家独户小规模生产,加工层次低,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包装档次不高,直接影响了再生稻米品牌的附加值。

3.2.5 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宣传不力,政策支持基本空白

一是未充分认识到水稻“一种两收”技术新的内涵和时代需求的升级。农业生产者对水稻“一种两收”的认识尚停留在上世纪80—90年代甚至更早的水平(“有就收,少就丢”自然再生稻)。从“再生稻”到水稻“一种两收”,既有技术内涵的升级,也有社会进步、农民需求升级的体现;重点在于“收”,不仅仅是救灾措施,更要粮食多收、农民增收。

二是水稻“一种两收”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未受到应有重视。水稻“一种两收”技术研究的深度与系统性不够,除品种选育缺位外,栽培技术研究仍停留在留茬高度、促芽肥等[12]方面;对头季-再生季的根系和再生芽萌发调控、头季-再季肥效提高等技术研究还不系统、深入;特别是再生季提质栽培与应对熟期不一致影响再生稻米品质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还比较薄弱。

三是粮食补贴政策不配套。近年周边省份水稻“一种两收”技术模式发展迅猛,如湖北省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6.67 万hm2,产量、品种及劳动效率均有显著提升[13-15]。这有技术的支撑引领,更多的是政策的支持。但是,安徽再生稻种植基本上没有政策支持,再生稻米优质生产的补贴政策基本上是空白,这严重影响了稻农生产的积极性。

表2 2018年安徽省再生稻种植品种

4 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的发展建议

4.1 以产业化为突破口拉动水稻“一种两收”生产发展

再生稻米产业化开发滞后,通过强化订单生产、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打造再生稻米优质品牌,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提高种植效益,拉动水稻“一种两收”生产的发展。

4.2 以机械化为引擎带动水稻“一种两收”生产发展

水稻“一种两收”生产的特殊性对机械化技术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种植环节上,重视与机收环节相匹配。水稻“一种两收”对秧苗要求高,采用传统人工育秧,播种均匀度差,秧苗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宜采用工厂化育秧,种植管理需要农艺和插秧机具的改变与适应。在收割环节上,重视农艺与农机的双适应。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生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机收对再生季的影响,这也是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瓶颈。因此,加强研究,加快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以提高生产效率。

4.3 以优质化为主要抓手推动水稻“一种两收”生产发展

首先,选择适宜品种。选择生育期适中的优质、高产、高抗、再生能力强、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品种作再生稻,确保头季产量高,再生季能安全抽穗。二是绿色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增效,实现水稻“一种两收”优势生产。三是精准减量施肥。通过优化氮磷钾配比、有机肥替代减量、选用新型肥料、种植绿肥等措施减少化肥施用,同时推进插秧与施肥同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4.4 以组织化为着力点推进水稻“一种两收”生产发展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保障水稻“一种两收”生产的发展。同时,强化政策支持,加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机具选型和农机农艺融合指导,搞好技术推广,协调好产销,大力推进水稻“一种两收”生产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季稻再生稻机械化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适应仿形割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海南杂交水稻双季稻单产突破1500千克
双季稻秸秆还田下减施钾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冬作物秸秆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