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教师失范行为对学生的危害探析

2019-12-04刘庆

读天下 2019年36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危害小学生

摘 要: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革,但是农村小学教师仍然不时会做出体罚与歧视学生、消极怠工、逃避责任、拉小集团对抗领导之类的失范行为,这些行为对农村小学生有多种不良影响。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失范行为;小学生;危害

农村小学教师失范行为就是指农村小学教师在其职业范畴内,由于事实上缺乏正确价值理念的指导,在教育情境中所做出的表情、言谈、举止、行动等不受明确的社会规范的约束,而随意违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教师道德而做出的体罚与歧视学生、消极怠工、逃避责任、拉小集团对抗领导之类的社会行为。农村小学教师失范行为会造成多方面、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小到对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伤害,大到阻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农村小学部分教师的失范行为的直接、最大受害者是学生。

一、 小学教师失范行为侵犯小学生合法人生基本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但是根据上文的举例,农村小学教师一些行为明显违反了宪法的这些条款,侵犯了学生的基本权利。如对学生在太阳下、办公室长时间罚站就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骂学生“蠢猪”之类的就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因怀疑学生在谈恋爱而私拆学生信件就侵犯了学生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这样的失范行为不仅会降低国家宪法的公信力,而且给学生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同时由于教师行为本身具有示范性,也给模仿性极强的小学学生提供了漠视人权的榜样,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会认为这种行为并没有违法或犯罪,从而使他们具有模仿这些行为的可能;这也是一些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后便有可能违法甚至犯罪,并且有的人在违法或犯罪后尚不自知的原因之一。

二、 教师失范行为妨碍学生身心正常发展

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作用首先在于改变教育对象”。教师正常、高尚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健康的身体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反之,教师非正常行为就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我国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使学生身体、生理和心理健康、和谐、充分发展,最终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但是,农村的部分小学教师失范行为会妨碍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部分教師对学生的体罚不仅会伤害到学生的身体,而且可能会给学生的心理留下终身的阴影。例如南充市嘉陵区金凤镇的一位滕姓教师打学生一巴掌就造成该学生耳膜破裂,造成该生终身残疾;致使该生失去了一个正常人应有的心理,而显得胆小、缺乏自信,从一位活泼开朗的正常人变成一位沉默寡言的“残疾人”。

三、 小学教师失范行为剥夺小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一,教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可能使学生辍学,从而实际上剥夺学生接受小学教育的机会。农村小学有些学生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经济、自身学业失败等因素获得接受小学教育的机会本身已经很不容易,心里可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一旦教师再对他们实施了失范行为,则会使他们彻底丧失上学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造成他们的辍学,从此永远远离学校。第二,教师的某些歧视性行为可能使部分学生丧失课堂参与的机会。一些教师总是把锻炼的机会留给自己喜欢的学生,而漠视其他人、特别是自己讨厌的学生的存在,从而造成部分学生的边缘化,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公平接受教育和参与班级活动的权利。第三,实施失范行为的教师比实施高尚行为的教师给以学生较少的受教育机会和较差的受教育质量。很明显,教师在工作中的敷衍塞责会使其学生失去很多正常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这种已有的教育质量也得不到保证。这就造成学生所享受的社会教育资源不公平。

四、 小学教师失范行为会妨碍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作为影响学生素质的最重要因素,即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当世界万物给他感觉印象时,世界万物是如何接近他编制的中心,他就如何去学习,两方面绝对成正比。”教师失范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失范行为,从而降低学生的总体素质,即低素质的教师培养出低素质的学生。而我们在调查与访谈中也曾目睹了这种情况。

案例1

上课铃已经打过两分钟了,仍然有些学生在教室外打闹。笔者上前询问。

问:已经打上课铃一会儿了,你们为什么不进教室呀?

答:老师都还没有来。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的迟到使学生也不按时到教室,他们并不认为打了上课铃就该进教室,而是认为教师来了才该进教室。

案例2

在调查中,遇见某班的学生打架,经过了解,打架的一方是女生,班长;另一个是男生,班上有名的“油条”。询问原因,学生回答:“中午要在教室上自习,××(男生)在讲话,影响其他同学,违反了班规,班长(女生)就用树条打他,他不服,就与班长对打。”问:“班长怎么不叫他安静,而是用树条打呢?”答:“因为这样才能管得住其他人;我们班主任也是用条子打学生才能让他们听话的。”问:“那班主任会授权班长用树条打违纪的同学吗?”答:“有时会授权。”问:“这次授权了吗?”答:“这次没有。”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特别是使用失范行为来树立自己的权威,而不是采取合法的途径,从而使其应得的能力得不到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远远达不到社会所期望的水平。

总之,农村小学教师失范行为对小学生有着严重的危害,我们应该以加大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来控制这种失范行为,使之不再发生。

参考文献:

[1]鲁杰,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0.

[2]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22.

作者简介:

刘庆,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观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危害小学生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句容市行香中心小学教师作品
刘辉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