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生活化分析
2019-12-04何士林
摘 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入手,提出从渗透生活、揭示社会、正视差异三个途径来推进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生活化,让政治课堂能够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目标
生活化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来源于生活,又最终落实到生活中。从我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政治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忽略了“教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这样做不仅很难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对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是一种阻碍。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多维度切入,学会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进而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深化政治教学改革。
一、 渗透生活,提高学生选择能力
将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渗透到政治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政治知识。例如教学《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师在制定知识和技能目标时,并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等基本知识,而是要求学生理解为什么供求关系、商品价值等因素能够对价格的变动造成影响,并要求学生能够解释“情人节的玫瑰花价格比平时高”“中秋节前月饼价格比平时高”“同款手机价格比多年前大幅降低”等生活实例中蕴含的价格变动原因,提高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政治的知识主要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本质的概括和总结,政治课的技能目标主要是锻炼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相比于知识目标显然更侧重于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政治课堂中不再只是将理论知识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了,而是要学会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当中。这样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体会教材知识的本质,提高学生对投资、消费等经济生活的选择能力以及对先进文化的认同能力。
二、 揭示社会,丰富学生认知渠道
在设定过程与方式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实际案例入手,从搜集、总结、分析、处理生活信息中获取经验,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内涵。例如在学习《体味文化》时,识记、理解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是本节课基本的知识目标。但如何揭示文化的本质,让学生认识到“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体现文化的事或物来证实“文化是什么”,引导学生由表面到内在、由形象到抽象地揭示文化的本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最终总结出“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结论。在这个课例中,教师设定的过程与方式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探究文化到底是什么,相比于传统一味地讲解、分析,将理论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目标更侧重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思考、搜集、处理生活信息中收获新的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整合,由浅入深地总结出文化的本质。社会生活的答案从来不是绝对的,思想政治课的答案也并不唯一。
三、 正視差异,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识记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然后要求学生结合“青海玉树地震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共同抗震救灾”“中华民族素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享有‘礼仪之邦美誉”“匡衡为读书凿壁偷光”“司马迁受宫刑后仍坚持完成史记”等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实际和历史故事总结中华民族精神中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基本含义,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还引导学生结合一些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和历史故事来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文化精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让政治教学迈上“生活化”的教学之路,是深化政治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统领,更应该贯彻生活化的理念,从传统以知识为本位向多维度、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努力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推进政治教学生活化,促进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袁道刚.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策略分析[J].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7(6):77-78.
[2]邓伽.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何士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