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引进钢琴伴奏专业师资刍议
2019-12-04郑百川
【摘要】综观当下全国各大艺术院校以及开设音乐专业的众多综合类大学不难发现,声乐专业在钢琴伴奏的需求上有别于其他音乐类相关专业。器乐类、舞蹈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借助多媒体即可独立完成其课内外所需的伴奏,但对声乐类学生而言,倘若缺失了钢琴伴奏这一重要角色则无法完成完整的作品。高校引进钢琴伴奏专业师资已成为广大师生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钢琴伴奏;声乐;教育;师资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除了专业艺术院校之外,许多综合类大学也都开设了音乐类专业,但在这漫漫的发展进程中也渐渐地显现出了一些问题。作为高校声乐专业的学生或老师,无论是声乐考核、艺术展演,还是声乐学习抑或举办音乐会等,绝大部分情况下都要求师生采用钢琴伴奏的形式。但很显然,即使是在今天音乐教育兴起的大环境下,被看似为刚需的钢琴伴奏资源仍不为大多数音乐专业院校及开设音乐专业的综合类大学所具备,而这样的资源缺失造成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教学中的若干现实问题
(一)钢琴伴奏课满足不了钢琴伴奏需求
当前,高校声乐类学生在面临声乐课程考核时,大都要求采用以钢琴作为伴奏时的主奏乐器,可以说,钢琴是广大师生在声乐学习之路上使用最为频繁,乃至于是唯一能够用到的伴奏乐器,这已是约定俗成,由此也逐渐积累下了一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钢琴伴奏课程在许多高校都有开设,但由于非钢琴专业学生的钢琴演奏基础相对薄弱、学生练习钢琴伴奏的精力受其他课业影响、钢琴专业学生钢琴伴奏水平不足等原因,接受过一定程度钢琴伴奏训练的学生也未必能满足声乐考生的钢琴伴奏需求。也就是说,即便高校开设了钢琴伴奏课程,在拓展学生技能的同时,也并不能解声乐考生临考时的燃眉之急,而钢琴专业的学生则因考试时间大都与声乐考试临近显得分身乏术,这就导致考生在临考前还需另外花精力去考虑钢琴伴奏的问题,且其中还存在着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譬如,通过什么渠道可以找到能够担任钢琴伴奏者?哪里能找到合格的、合适的钢琴伴奏人士?钢琴伴奏人员与考生间有质有量的排练次数究竟能有多少?钢琴伴奏角色和考生之间的默契如何建立和培养?如何看待因钢琴伴奏人员的演奏失误而导致声乐考生在演唱时的发挥失常?上述的诸多问题不免成为学习之路上本可以避免的负担。
(二)声乐教学亟需钢琴伴奏
一架钢琴、一位老师即可的传统声乐教学由来已久,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师生在声乐教学中的需求。无论是站在教学者的角度还是学习者的角度,钢琴伴奏角色的缺失都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寻求专人以钢琴伴奏并不只是在“关键”的时候才值得派上用场。在教学当中,学生因声乐老师的伴奏失误而屡次中断演唱的情况,在每个声乐专业学生的学习经历中可谓家常便饭、屡见不鲜,学生大多数都是在磕磕绊绊、断断续续的伴奏中勉强地完成演唱。钢琴伴奏基础不好的声乐老师在教学中无法让学生完整地、流畅地、投入地完成一首作品,作品的表达早已面目全非。显然,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倘若连最基礎的流畅度都无法保证,何谈顾及歌唱的情绪和其他艺术表现,碎片化的演唱犹如难产一般令人痛苦,所学的声乐技法也未必能如期地运用到歌唱中去。此外,在教授合唱作品时,由于钢琴伴奏水平制约合唱排练进度的问题亦是突出。
另一方面,纵使声乐老师具有良好的钢琴伴奏水准,在声乐教学中进行钢琴伴奏的同时,还得兼顾观察学生的演唱状态、发声技巧等,声乐老师一心二用的教学方式势必影响教学质量。越想弹好钢琴伴奏的声乐老师,越难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学生的演唱上,而越是忽视伴奏的老师,则越是无法获得学生最佳的演唱状态,声乐老师不能全神贯注地教,学生不能全神贯注地学,如此恶性循环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而在这两难的困境之中,唯有在传统的一架钢琴、一位老师的先天条件下增设一个具有相对专业水准的钢琴伴奏角色才能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三)低质量钢琴伴奏毁学生
有许多声乐专业的学生长期以来都是在声乐老师低质量的即兴伴奏下成长起来的,而声乐老师的即兴伴奏质量良莠不齐,对于一些伴奏较为简易的歌曲声乐老师尚可胜任,但当遇到对伴奏水平要求较高的作品时,则只能让老师和学生陷入“乱弹琴”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学习的声乐作品多数为艺术歌曲或歌剧选段,对多数声乐老师而言基本上无法达到相对专业的钢琴伴奏演奏标准,对作品伴奏的速度、力度、流畅度等各个方面都难以把控,学生在不准确的伴奏中也难免表达出不准确的情绪,演唱技巧的发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钢琴伴奏角色的缺失,使得声乐专业的学生只专注发声技法的学习,却忽视了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间的联系。歌唱成果的呈现离不开钢琴伴奏,学生因缺少与钢琴伴奏的磨合,到最后所演绎的作品就有可能是一团糟。如此的教学形式不但割裂了学生于意识中建立歌唱演员与钢琴伴奏的联系,也使得学生得不到对钢琴伴奏的正确认识,伴奏和声乐在上舞台之前是两码事,甚至于到了台上还不是“一路人”,这样的境况无论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还是对于声乐老师而言都希望得到改变。
钢琴伴奏问题牵扯到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老师的教学质量,也关乎音乐教育的整体氛围。为师生的教学提供丰厚而稳固的钢琴伴奏师资,势必提升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度和观察空间,学生在有专业钢琴伴奏的学习环境中也能够更好地挥发和提升自己的歌唱水平,能够更好地将声乐和伴奏的融合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架构而非各行其道。
上述种种问题都表明了高校引进钢琴伴奏专业师资的必要性,而可行性则更多取决于广大教育者的办学理念。笔者认为,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应引进钢琴伴奏专业人才,与声乐教师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教学队伍,改变以往声乐教师“一人分饰两角”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课上有伴奏可依,课下有伴奏可练,这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钢琴伴奏领域的发展。
(四)钢琴伴奏有别于艺术指导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一个纯粹的钢琴伴奏要发展到一个合格的艺术指导,这期间必然有一个必经的过程。钢琴伴奏只需要完成一个作品中的伴奏部分,而艺术指导不仅仅要精于钢琴伴奏,还须对声乐有足够的领悟和理解,在为声乐学习者、表演者提供钢琴伴奏的同时,还要给出符合声乐表演艺术的指导和建议,并且,在声乐方面应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艺术指导的主要工作并非是教授声乐技法,而在于提升艺术表现力。我们不难理解在声乐教师、钢琴伴奏与艺术指导三者之间的教学上,他们的侧重点是全然不同的,声乐教师在于纠正学生错误的发声方法,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声音;钢琴伴奏为歌者架构出整个作品,让歌者有迹可循;而艺术指导则是要将作品从简单的声乐与钢琴伴奏的拼凑中,升华至“人琴合一”的和谐状态,从整体上提升钢琴伴奏和歌者协同作用下所产生的艺术表现力。而本集钢琴伴奏与声乐指导于一身的工作,由钢琴伴奏和声乐老师两个角色共同完成未尝不可且优势良多。笔者认为,其可预见的优势有以下三个方面:1.充分调动国内钢琴伴奏学习氛围,使钢琴伴奏领域发展更趋成熟;2.让声乐教师们的双手得以解放,提升声乐教学质量;3.有利于在钢琴伴奏领域中催生出更多优秀的艺术指导。
二、结语
笔者认为,当前,如何在音乐专业教育中实现师资优势互补,既是为广大声乐学习者营造良好音乐教育生态环境的突破口,亦是实现全面提升高校音乐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成为专业艺术院校及开设音乐专业的院校基于技术而高于技术的艺术追求。
作者简介:郑百川(1991—),男,福建霞浦,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