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默读静思

2019-12-04罗小荣

考试周刊 2019年78期

摘 要:默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是读者理解文本的一种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时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重要方法,是学生在生活中阅读方式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静心默读;边读边思;保证时间;指导默读;关注效果

默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是读者理解文本的一种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时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学会“默读”,可以让学生潜心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无声交流,用心感受文本所传达的意思和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碰撞。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每一学段的默读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可见,默读能力作为阅读能力的一项基础技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默读训练。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默读”的应用十分广泛,如在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前读书查资料时,在家读报纸、看信件时,学生的默读能力和习惯与其终身学习密切相关。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多创造这样的美好时刻责无旁贷。

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担心默读会使课堂教学出现“冷场”,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削弱默读环节,而更青睐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教师注重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以读诵情,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因此而无视默读或者弱化默读,会使原本两条腿走路的语文阅读教学,变成一条腿走路,学生阅读能力的习得变得吃力和漫长。

在默读与朗读训练的失衡中,最终受害的是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学生的阅读效率很低。当阅读书籍或文章时,他们只是用眼睛看,一扫而过,并不理解文章的内容。他们不善于使用默读思考。难怪很多家长抱怨,我孩子很爱阅读,每天都抱着书看,吃饭时候看,睡前看……可是为什么阅读理解能力不见提高呢?在回答问题、做阅读题或考试时,老师也常常抱怨部分学生答非所问或者不能抓住重点,一语中的。是啊,没有恰当的阅读方法,即使读万卷书也将一无所获。那么,默读能力和习惯该如何培养呢?

一、 指导学生从出声朗读过渡到无声默读

从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来看,朗读是默读的前提,没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默读能力是不可能养成的。要想提高默读的质量,必须循序渐进,过好朗读关,做到朗读与默读的无缝衔接。默读能力的形成要经历出声朗读、无声朗读、潜心默读三个阶段。刚开始,老师可以轻声朗读,学生不要出声,只用眼睛跟着老师朗读的节奏看课文。慢慢地,老师可以放手,学生自己无声朗读。但,这只是“默朗读”,还不是真正的默读。

赵景瑞老师说:“默读也要目读,必须教会学生用眼睛。看文章时,先用眼扫一下,这叫‘眼动,扫到一定的距离停下,这叫‘眼停,只有在眼停的瞬间,才看清看懂‘眼动时的那部分内容,这样循环往复,就会逐步读完全文。”默读主要靠眼部和脑部运动,默读能力的强弱与否,就表现在眼看得快还是慢,脑子反应快还是慢。指导学生眼看时,教师应这样规定:首先是不动嘴,不出声,不指读;二是注意标点符号,一眼看到一句话或一句话在长句中一个分句;三是一次性看清楚,尽量不添字、不漏字、不回看;四是不要跳行,换行时要又快又准。如能这样训练,长此以往,默读速度和质量可以大大提高。

二、 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默读时应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既要对文本进行全面的了解,又要对重点部分进行深入的思考,形成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

在指导默读时,教师可以先对一篇文章的默读时间做好规定,然后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默读要求,这样既能保证默读质量又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默读的要求可以是划分段落、归纳段意;也可以是画出难理解的或写得精彩的词句,并做简要的批注;也可以是回答教师根据文本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学生默读时便有更明确的目的,可以更认真、更用心地进行默读,更专注地思考,从而提高默读的质量。

三、 给予学生充足的默读时间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有意设有三四分钟的默读、思考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把默读思考时间压缩,仅给一两分钟默读自学,见有个别学生小手高举就喊停,急急忙忙地进行交流。一堂语文课变成了少数几位同学的交流课,而其他还未进入文本就被匆匆打断思路的孩子只能干瞪眼。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想要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教师必然也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做默读练习,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进行默读训练,长此以往,方能习得默读能力。作为教师,千万不能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环节,而弱化或者忽略默读训练,而是应该实打实地给足时间让学生默读静思,形成属于他个人的独特体验。

四、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默读训练

既然是默读,就是不能动嘴出声,也不能用手指指读,只能用眼睛,把开口读变成“心读”。从外部表现看,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从内部隐藏的实质性上看,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进行着识记、理解、借鉴等活动。

宋朝学者朱熹也十分喜欢边读书边作记号,每次读用不同的颜色标记,他认为这样能“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特级教师陆恕先生说:“批注式阅读是读写结合最直接、最快捷、最紧密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是的,在阅读中,使用批注式阅读,让学生通过圈、点、批、注,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

于永正老师在《新型玻璃》一课的教学片段中,就是这样处理的。于老师先让孩子朗读一遍,再默读一遍。当老师巡视学生默读时,发现有一孩子在书上做了圈画,于老师立即把他的读书方法推广给大家。当于老师继续巡视时,发现大部分孩子已经在运用这一方法了。有了一次次的经验推广,一次次有效的方法指导,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五、 關注学生的默读状态和默读效果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默读的评价提出这样的考察方式:“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因此,指导学生进行默读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到学生有没有出声读,有没有指读,是否按要求动笔做批注等看得到的有关默读方法、默读习惯的外在表现,还要关注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是否能带着问题思考,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相关内容等内在表现。默读的外在表现比较直观,教师可以直接通过巡视来评价。但默读的内在表现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隐性的,该如何评价呢?

默读的内在表现包含两个方面:边默读边思考和默读速度。要想检测学生是否边默读边思考,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高、自主性强的问题,在给予学生充足的默读时间后,让学生交流读后体验,分享默读成果。当在学生分享默读体验时,教师不宜设定太死的框架,应多肯定学生的个体体验,让学生在默读中收获快乐。

目前,默读评价中对学生默读速度评价比较缺乏。默读速度指学生在一定单位时间内默读文字所能达到的数量;或一定数量的文字所要默读的最短时间。全国新语文主题阅读首席专家陆恕先生对各学段学生的默读速度设定了这样的量化评价指标,值得我们在默读评价中参考、实施。

综上所述,默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方式,要学生养成默读习惯却是一项艰难而漫长的工作,但并不是不可习得。只要一线教师有计划、有方法地引导学生进行默读训练,让学生体验到默读的快乐,默读习惯的养成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艳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庞作娟.浅探小学中年段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张坤丽.默读静思细品彰显语文无声之美[J].正道语文,2017(2).

[4]张斗和.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3(8).

[5]陆恕.主题阅读教学策略[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罗小荣,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