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結語:公屋資源要分配在刀刃上

2019-12-04

澳门月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公屋資源問題

廣建公屋是否是解決現有房屋和社會問題的出路?新城A區規劃建成容納十萬居民的新公屋社區,是否有助促進社會和諧的施政目標?是否贊成政府加速廣建公屋,以滿足到社會上各階層對公屋的需求?澳門地產業總商會葉建華理事長:澳門土地資源有限,而房屋需求無限,政府不可能無限制建公屋满足到所有的需求,政府可有序地建設社屋租給有居住需求的合資格市民,而非通過大幅增建經屋助一部分有置業需求的市民置業。故,政府的房屋政策應堅持:社屋可多建,經屋的量適可而止的發展方向。澳門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何永康: 澳門樓價高企,已超出一般巿民的購買能力,本人贊成加快廣建公屋,以解決公屋需求問題,同時相信居民雖然對公共房屋需求大,但不會願意入住一間質量有問題的樓宇,因此保證公屋質量必須是廣建公屋的前置要求。新青協房屋政策關注組召集人陳昭怡:要促進未來整體房屋市場健康發展,政府需要加大公共房屋與私人房屋兩者的供應量,並且定時公佈未來三、五年間公、私樓各供應數量。澳門工程師陳桂舜:新城A區將建成容納十萬居民的新公屋社區,這類的公屋群規劃過去失敗的過案不少,遠的有被稱為悲情城市的香港天水圍公屋群,澳門有近年落成的石排灣公屋群。新城A區公屋用地可預留適量去發展私人房屋,籍此引入市場主導的商業配套,填補政府主導之下不能提供的社區設施。

城市建設離不開土地資源,以新城A區規劃來講,有否出現土地資源過度傾斜的問題,會否壓縮了其他行業的發展空間?對澳門城市可持續發展及提升居民生活質素有何影響?澳門地產業總商會葉建華理事長:澳門土地資源有限,更加要得到善用,建議政府在A區規劃的基礎上減少些公屋用地,適當加大私人房屋的用地,增加醫院、政府綜合大樓、公園及休憩設施、運動場地、商業配套等等公共設施的用地,為日後澳門城市可持續發展、提升居民生活質素創造條件。澳門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何永康:新城A區的配套負擔將會變得十分嚴峻,如果做得不好將會大大影響居民的生活素質,而至於會否壓縮了其他行業的發展空間,或是影響澳門城巿可持續發展則要“視情況去判斷”。新青協房屋政策關注組召集人陳昭怡:將來隨著十多萬人口入住,不斷會有相應的生活配套設施的完善空間,故不存在因為A區居住區佔地大,而壓縮了其他行業的發展空間,或影響到提升居民生活質素。然而,需要考量新城A區毗鄰港珠澳大橋,A區需要做好容納有關的車流和人流的軟硬件準備。澳門工程師陳桂舜:新城A區會否出現土地資源過度傾斜的問題,下結論尚早,但我認為這起碼不是一個十分健康的模式,新城A區有四個主要交通出口,其中兩個連接到東北區,我對日後東北區能否支撐到A區有所質疑。政府要發展A區,要以私人房屋建設行先。

公屋有助低收入人士有屋住,提升他們的幸福感,有說法指,公屋提供的只是一種低標準的居住環境,社會上出現公屋質量問題的爭議不斷,您認為政府應否建符合私樓標準、空間戶型更大的公屋,為居民謀福祉?澳門地產業總商會葉建華理事長:公屋作為一項社會福利政策資源,以一個低於市場價格很多倍、近乎成本價格出租或出售給合資格市民,協助他們實現安居樂業的社會目標。公屋若採用傾豪華化的私樓標準建樓,成本必然大增,而這些必須由政府承擔,那其實等同在浪費公帑。澳門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何永康:本人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畢竟現時公共房出現了一批夾心階層,他們無法享受公共房屋,但他們也無法承受得起私人樓宇的價格,但現時依然未有具體指標去界定這一族群。新青協房屋政策關注組召集人陳昭怡:我不認同現時的公屋是一個低樓準樓宇,作為政府公共資源,應遵從適宜實用之原則,以達至善用公帑的目的。而且,公屋設計中加入了不少貼合澳門的考量,比如設置露台是更符合澳門天氣以及家庭需要,這些反觀都很值得向私人房屋推崇。澳門工程師陳桂舜:針對社會上認為公屋提供的只是一種低標準的居住環境的說法,掉磚、漏水等質量問題普遍,我們可思考從裝飾材料著手,選用過去公屋採用的紙皮石代替磁磚,容易更換而且維修成本更低。

近年一些團體政客要求政府增建公屋的訴求不斷,各種包括青年宿舍、澳人澳地、新婚社屋等提議此起彼落,然而,有說法指公屋居民成為被照顧者(弱勢)的標籤,如何看待這種社會現象?

澳門地產業總商會葉建華理事長:雖說一些公屋居民被標籤化這種社會現象在很多地方常見,不過,澳門社會比較和諧,相對鄰近地區,公屋戶被標籤現象不算普遍,作為社會一份子尤其是年輕人,要積極裝備自己,通過努力去創造、累積個人財富價值,而不是甘於社會福利照顧的思維,更不應將申請社屋、經屋作為唯一的居住或置業希望。澳門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何永康:現時澳門公共房屋的確十分缺乏,居民一樓難求,影響到青年,影響新婚家庭甚至生小朋友的意欲等。倘若澳門公共房屋供應充足,理論上這些口號都不會過份吸引到這些人支持,因此問題應源於公共房屋規劃跟興建上。新青協房屋政策關注組召集人陳昭怡:就公屋居民成為被照顧者的標籤,必需正視社會出現這種態度。而近10年私人房屋價格如火箭般飆升,已遠遠超出本地居民的負擔,置業問題凸顯甚為尖銳,居民唯有寄望公共房屋,公屋似乎已成為了居民可以負擔的唯一房屋,而這樣被標籤是不能理解的、也不可接受的。澳門工程師陳桂舜:年輕人上樓難是事實,但釐清上述問題,有助我們看得更遠,看得更清,關鍵在於政府要讓年輕人看到未來數年以致一定年期的房屋供應量,進而期望何時上樓,以及目標是公屋還是私樓的決定。

借鑑他地的公共房屋建設經驗,有哪些值得澳門可借鑑的?澳門地產業總商會葉建華理事長:我支持特區政府“社屋為主、經屋為輔”的公共房屋政策。同時,要加强建設質量的把關,以減少現時社會上對公屋質量差問題的爭議。澳門街總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何永康:新加坡有一方面值得社會跟政府反思。一個是有關二次換樓的概念,以現階段來說澳門或未能做到。個人覺得下屆政府在研究新類型房屋同時,或許也需要開始研究這項政策在澳門實施的可行性。新青協房屋政策關注組召集人陳昭怡:新加坡公共房屋系統對澳門公屋發展的短中長期都有很多可借鑑的政策和經驗。在短期可借鑑的,如當地相關部門會設置包含室內設計的示範單位讓市民參觀,在興建選材方面也積極引入綠色建材等。澳門工程師陳桂舜:我認為新加坡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然而,若完全參考的話,失敗的機會很大。不論新加坡,還是歐洲芬蘭、中國內地的深圳,公屋發展得成功之處在於引入商業元素、便利的公共活動空間,令到居民生活得有幸福感,而又不至成為被標籤的群體。

本刊認為,綜合各受訪者的意見,隨著現時已累積了相當的樓市購買需求,公共房屋必須加緊時間去建是勢在必行的事情,而且,特區政府現時可以挪用的土地資源已逹到前所未有的充足,啟動新城A區及分佈各區份的回收閒置地作為未來的公屋儲備,已是歷史上的最好時機,加上多部法律,如經屋法和社屋法已完善,在有地可用,有法可依的前提之下,建設公屋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待新的第五任特首上任,讓新城A區的交通基建先行,公屋、私人房屋及該區的地下基建陸續上馬動工。

此外,新經屋法將在明年1月生效,倘政府赶在新法生效前開隊,很有可能因為新法例尚未為社會大眾清晰,而產生羊群效應,甚至出現混亂局面,真的是得不償失。故認為,一方面,政府要給予社會一個清晰、肯定的未來公屋有序興建及落成的藍圖,而另一方面,作為社會上的政治團體或民生社團,亦要對政府有信心及給予時間去逐步落成公屋數量,而非一味地將青年要買樓的壓力推卸給政府,歸究於政府公共資源分配不均,否則雖屬冇心卻造成社會混亂之過失,豈非人人所願。

猜你喜欢

公屋資源問題
简约公屋
The Changes of the Climate
㝬叔吴姬鼎釋讀及有關問題
敦煌文書P.2704“一七”、“二七”之釋讀及相關問題
説幾件宋器銘文並論宋國文字的域别問題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垃圾也是资源
林毅夫 資源國家如何擺脫「資源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