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活动模式构建

2019-12-04王小根姜鹏丽

软件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深度学习

王小根 姜鹏丽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深度学习已成为促进学习者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学习不太深入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习者必须改变固有思维习惯,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也会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因此,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在深入分析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内涵特征与实现过程基础上,提出实现深度学习的4个过程阶段,并提取批判性思维培养的7个核心过程要素。通过分析各核心过程要素特点和作用时机,将其融入深度学习4个过程阶段中,构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活动模式,以期更好地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

关键词:深度学习;批判性思维;学习活动模式

DOI:10.11907/ejdk.18289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9)010-0195-06

0引言

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批判性的学习方式,也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有效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流,在该背景下,针对深度学习的研究在教育界也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何促进深度学习,以及培养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内容。有学者在深度学习理论及应用基础上提出促进深度学习的一些策略,例如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基于理解的学习等。

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要注重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理解,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整合处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转化,进而提升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以及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强调明辨是非,通过表面想象揭示本质内容,要求学习者对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辨别,在收集与处理信息过程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都要求学习者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并进行批判性思考,进而提升各方面综合能力。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与深度学习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将从批判性思维角度探究如何更好地促进学习者进行深度学习,尝试将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要素融入深度学习过程中,构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活动模式,以探究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方法,以及如何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

1深度学习与批判性思维

1.1深度学习强调批判性思维

教育领域提到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起源于布鲁姆对学习目标维度的划分。此后,Matron&Saljo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提出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概念。2004年,AECT指出学习的价值是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教育技术学者应关注什么样的技术和资源能对深度学习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和支持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深度学习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黎加厚、何玲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并整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最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顾小清、詹青龙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主动参与学习,并在与学习内容批判性交互过程中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达到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完善知识框架;张浩、吴秀娟指出深度学习提倡主动性、批判性的有意义学习,学习者通过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可更好地促进学习目标的全面达成及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综上所述,深度学习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批判性学习,要求学习者以一种批判怀疑的态度学习新知识,在思考审度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更好地把握关键知识点,以备在新的学习情景中批判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批判性思维应贯穿深度学习始终。

1.2典型深度学习过程

深度学习发生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Biggs提出的“预测-过程-结果”模式,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n提出的深度学习路线DELC,曾明星、李桂平提出的基于SPOC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余胜泉、段金菊、崔京菁提出的基于学习元的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张立国、谢佳睿、王国华提出的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型,以及李洪修、丁玉萍提出的基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深度学习模型等。上述关于深度学习过程的研究成果对于更好地实现深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1)Biggs的“预测-过程-结果”模式。该模式将深度学习实现过程分为预测、过程与结果3个阶段,如图1所示。模式中各部分虽然是独立建构的,但又相互影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前,预测因素会影响学习者对所处学习情境的感知、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最终学习结果。同时学习方法选择与最终学习结果也会影响对后续学习过程的预测。通过不断地相互作用,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该模式能够简洁、清晰地告知學习者如何实现深度学习,但该模式对于学习活动具体应该如何开展并未详细说明。

(2)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n的深度学习路线DELC。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n在其著作《深度学习的7种策略》中提出深度学习实质是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也是复杂的信息加工与处理过程,需对已激活的先前知识和所获得的新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与精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DELC深度学习路线,如图2所示。该路线从教师角度出发,以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为最终目标,阐述了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习者实现深度学习。其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深度加工环节,在该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习者在获取新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深度加工,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通过对学习的及时反馈修正学习路线。该深度学习路线作为教学实践指导,可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习者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而帮助学习者深度理解知识,并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

(3)李洪修、丁玉萍基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深度学习模型。李洪修、丁玉萍根据DELC深度学习路线,构建基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深度学习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主要由深度学习准备、知识联结、知识深度加工、评价4个阶段构成,指出对知识的反思与批判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应贯穿学习过程始终,强调可以通过批判性的深度反思促进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

此外,曾明星、李桂平等在DELC深度学习路线基础上,借鉴纪宏璠、雷体南等学者观点,设计了基于SPOC的深度学习过程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准备、知识建构、迁移应用与创造、评价与批判4个循环递进的过程,以期提升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高阶思维能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余胜泉、段金菊、崔京菁在深度学习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的维度、层级及相互关系,借鉴学习的获得隐喻、参与隐喻和知识创造隐喻,构建基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社会知识网络”学习元平台的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反映了一种社会互动、群建共享、认知递进的深度学习理念,以期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学习能力,并促进在线学习过程中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张立国、谢佳睿、王国华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由基于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过程、资源中心、评价与反馈、学习交流社区4个模块组成,其将问题解决作为一种途径以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并在该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从以上对各深度学习模型的分析可知,虽然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深度学习实现过程,都指出学习者要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地深度加工,进而达到对知识的迁移转化,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但以上模型的操作性不是很强,对深度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批判性学习活动应如何开展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本研究从批判性思维培养角度出发,将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要素融人深度学习过程中,对深度学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批判性学习活动进行详细设计,以期更好地促进深度学习发生。

1.3批判性思维内涵及特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都强调了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重要性。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强调明辨是非,透过表象揭示本质。批判性思维对人的理性判断与行为方式等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不同学者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其对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定义也存在一些差异。

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杜威最早提出了反省性思维,其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反省性思维,要求人们不迷信盲从、不轻易接受别人观点,要敢于质疑、敢于大胆探究自己的想法;1962年,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领导者——恩尼斯(Ennis)重新定义了批判性思维,其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思考作出的选择,即选择相信还是选择质疑。直到90年代,以Facion为代表的美国哲学协会发布了德尔菲报告,报告中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调控判断的过程,包括解释、分析、评价、推理,以及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的解释说明,或对判断所依据全部情境的考虑。国内学者从不入点对批判性思维概念也作出了相应界定。如林祟德、朱智贤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概括与反应,这种反应既包括对事物表面的反应,也包括对事物内在规律的反应;刘儒德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根据自己认知进行的个人判断,强调独立思考与自我判断,不受别人看法和观点的影响;董毓认为批判性思维不等于否定,而是审慎反思与创造,批判性思维不等于论证逻辑,而是辩证认知过程,批判性思维不等于技巧,而是美德与技巧的结合。尽管各学者对批判性思维定义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但都指出标准与技能是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属性,即批判性思维培养需遵循一定行为标准,具有明确目的,同时要侧重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提升。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批判性思维是在相应情境中,通过参照一定行为准则和目的对关联信息价值进行判断,在信息收集与处理过程中不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具有强调情境、面向准则与目的、注重信息价值判断、强调提升问题解决能力4个特征。批判性思维强调要让学习者处在一个真实、有效的情境中,以防学习者漫无边际、脱离主旨地随意思考。在批判性思考过程中以相关准则和目的为参照,所有批判性活动都是基于准则和目的开展的,脱离准则和目标的活动不能称为有效的批判性思维。此外,要求学习者不盲目听从权威,而是坚持自己合理的想法,收集相关信息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以此验证自己的想法。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对事物的批判性判断。所以当学习者成功解决问题时,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随之提升。

1.4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核心要素

关于批判性思维如何培养的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理论及培养过程,在此仅对部分学者观点进行阐述,其他学者观点将在表格中——呈现。德尔菲报告中指出批判性思维培养需要经过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我校准6个阶段。希契科克七阶段说指出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为:①针对要分析的文章段落形成总体观点;②澄清意义;③描绘该论证结构;④检查推导是否合理;⑤评估论证初始断言的真假,即評估结论的证据;⑥考虑其它相关证据和论证;⑦给该文章段落评级。Garrison四阶段说指出批判性思维培养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①触发事件阶段:认识问题和迷惑感;②探究阶段:发散、信息交换、建议考虑、头脑风暴、跳跃;③整合阶段:聚敛、观点关联与综合、创造解决方案;④解决阶段: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武宏志、周建武提出批判性思维培养需要经过理解主体观点、解剖论证结构、澄清观念意义、审查理由质量、评价推理关系、挖掘隐含假设、考察替代论证与综合组织论证8个阶段;吴亚婕等提出的四阶段说指出批判性思维培养需要经过分析(理解内容、辨识理由与论证)、评估(作出判断、提出问题与疑惑)、推论(多方收集信息、作出决策、表达结果)、自我调节(自我监控与反思、重新认识)4个阶段。郭炯等提出的三阶段说指出批判性思维培养需要经过发现问题(或产生观点)阶段(包括发现、分析、定义问题以及陈述观点等)、收集处理信息阶段(包括收集、分析、判断、识别、综合信息和证据等)及问题解决(或观点论证)阶段(包括推断、论证、质疑、得出结论、辨析、假设等)。顾小清等提出批判性思维培养需要经过辨识、理解、分析、评价、创新5个阶段。

为了深入剖析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并设计出合理的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模型,本文从学者们提出的各阶段模型出发,将各个模式及关键理论环节进行整理,并将相同环节归类成相同关键词,具体核心要素提取过程如表1所示。

综合分析以上各学者提出的要素构成,本研究认为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析识别阶段(分析问题、明确目标)、综合判断阶段(信息搜集、作出判断、表述观点)、审视评价阶段(重新审视、综合评价)。

2深度学习与批判性思维内在联系

戴维·希契柯克提出任何教育系统都应包含以下目标:传授批判性思维知识、发展批判性思维技能,以及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态度和习性的批判性思维者——适当时候愿意并善于进行批判性思维的人,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其重要的生活技能;裴新宁、刘新阳也指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21世纪需要发展的核心技能与核心素养。其中核心技能以批判性思维、复杂问题解决及新知识创造为着力点,核心素养是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每个人發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此外,批判性思维内涵提出需要对相关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在搜集与处理信息过程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虽然批判性思维内涵中没有明确提到深度学习,但在此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这其实就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内涵指出深度学习是一种主动、批判性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深度加工,进而达到迁移转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度学习都要求学习者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并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升各方面综合能力。由此可知,批判性思维与深度学习密不可分。通过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过程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深度学习,同时深度学习的实现也能够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本文从批判性思维角度出发研究深度学习,实质上是以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方法为依托,关键任务是将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要素融入深度学习中,构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模型,以期更好地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

3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活动模式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是将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方法作为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实际上也是一种深度学习。因此,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实现过程与深度学习实现过程基本一致,只是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途径不同。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通过帮助学习者培养批判性的学习意识,引导学习者开展批判性的学习互动,从而提升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学习活动模式构建实质上是将批判性思维的7个核心要素贯穿于深度学习始终。

依据DELC深度学习路线、批判性思维各要素特点及作用时机,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活动模式,如图4所示。该模式主要由学习工具与学习资源支持、批判性反思及学习活动过程3部分组成,其中学习活动过程包含:前期准备阶段(熟悉学生及课程)、知识建构阶段(主动获取新知识)、迁移应用阶段(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加工进而迁移应用)、结果评价阶段(对整个过程进行批判性反思)。各阶段学习活动密不可分,同时不断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

(1)前期准备阶段。在该阶段中教师需要事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课程内容概况、教学目标等基本情况,并据此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课前任务。学生依据教师设置的课程任务选择性地了解课程内容,并完成任务。之后,教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学生根据教师反馈结果对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与此同时教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及反思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计划等。

(2)知识建构阶段。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强调学习者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思想。经过前期准备阶段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有效地主动建构知识。在该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定学习情境,并设置一些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利用学习工具搜集大量信息,对各信息价值进行判断,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表述。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对学生表述的观点作出及时反馈与总结评价。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计划,并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

(3)迁移应用阶段。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灵活、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迁移应用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在该阶段教师需要选择不同主题组织学习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任务,然后在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帮助下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学习,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最后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将思考结论与大家分享交流。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帮助与指导,并根据最终学习效果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批判性反思与总结评价。

(4)结果评价阶段。深度学习是一个认知结构由浅入深的过程,反馈与反思是深度学习关键所在,而评价是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过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及时反馈及全面、多元化的评价能使学习者不断反思与完善知识体系。批判性反思与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习者根据个人实际学习情况批判性地吸收他人观点,从而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该阶段要引导学生及时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总结。

4结语

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考,进而达到迁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批判与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并提升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将批判性思维培养过程作为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各自内涵及实现过程的比较,得出批判性思维与深度学习存在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构建了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模型,以期使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质疑辨析,在批判审度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模型与实际学科课程结合起来,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模型实际效果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