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HCC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2019-12-04李大伟王亚丽房芹
李大伟 王亚丽 房芹
肝细胞癌(HCC)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针对肝癌常用的微创治疗方式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其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良好,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单纯采用TACE术治疗欠佳[1]。有研究表明,在TACE术基础上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能提高肝癌治疗有效率,延长生存时间[2]。本研究纳入110例HCC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对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1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28~75岁,平均(51.35±12.58)岁;体质指数(18~26)kg/m2,平均(21.07±2.76)kg/m2;Child-Pugh分级:A级32例,B级60例,C级18例;肿瘤部位:右肝61例、左肝36例、双侧13例;肿瘤数目(1~5)个,平均(3.03±1.18)个;淋巴结转移:有,9例,无,101例;远处转移:有,7例,无,103例;病理类型:弥漫型11例、块状型26例、结节型73例;门脉癌栓:有,31例,无,79例;肿瘤分期:Ⅱ期32例、Ⅲ期59例、Ⅳ期19例;腹水:有,12例,无,98例;肝硬化史:有,14例,无,96例;肝癌家族史:有,11例,无,99例。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一)纳入标准 (1)参考我国《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方案专家共识》[3]予以诊断,经病理穿刺证实为HCC;(2)无TACE、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禁忌;(3)病历资料完整。
(二)排除标准 (1)既往有肝手术史;(2)入院前有放、化疗史;(3)非肝细胞癌,如混合型肝癌、肝内胆管癌等。
三、方法
(一)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TACE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术前4 h禁食,并完善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肝脏CT等。TACE术:经皮股动脉穿刺,于数字成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置入导管,达腹腔动脉,通过肝动脉造影确定肿瘤部位,超选至肝动脉。取1.0 g氟尿嘧啶、20~80 mg顺铂行灌注化疗,取20~40 mg吡柔比星,经超液态碘化油混合,实施栓塞化疗。术后2周行B超、CT复查,观察有无病灶残留,是否累及周围组织。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经放射性粒子治疗系统(TPS)进行操作,选取平卧位,利用CT进行引导,确定进针部位、方向、深度。插入粒子植入针,达病灶深部,将针芯撤出,确定不存在胆汁溢出、出血表现后,将粒子植入枪装上,植入粒子,粒子间距为1.0 cm。在本研究中,粒子使用均数为(26.42±10.47)粒。术后平躺8 h,给予抗感染治疗。
(二)分组方法 术后电话随访12个月,根据末次随访结果评估预后,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根据预后分成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肝功能分级、肿瘤部位、肿瘤数目、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类型、门脉癌栓、肿瘤分期、腹水、肝硬化史、肝癌家族史。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四、统计学方法
经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110例患者的预后分析
经过12个月的随访,110例HCC患者中,有83例生存,27例死亡。生存率、死亡率分别为75.45%、24.55%。在27例死亡患者中,中位生存期为(8.23±2.39)月。根据预后分成生存组(n=83)、死亡组(n=27)。
二、两组临床特征比较
生存组肿瘤数目≥3个、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门脉癌栓、肿瘤Ⅳ期占比分别为27.71%、3.61%、2.41%、20.48%、12.05%,均低于死亡组的59.26%、22.22%、18.52%、51.85%、3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特征比较
续表1
注:△采用连续性校正卡方检验。
三、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各变量进行量化赋值(见表2),结果提示,肿瘤数目≥3个、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门脉癌栓、肿瘤Ⅳ期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量化赋值表
表3 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110例HCC患者中,经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生存率为75.45%,死亡率为24.55%。TACE术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应用广泛,其能促进肝癌病灶缩小、缺血,使其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然而,TACE术属于姑息疗法,其对有多血管供血、门脉癌栓、门静脉供血的病灶疗效欠佳。因此,本研究在TACE术基础上对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该手术需于肿瘤病灶或受累组织中植入125I放射源,可持续通过低能γ射线对病灶组织进行照射,从而使病灶细胞有丝分裂途径阻断,阻止肿瘤增生。研究指出,持续低剂量照射不仅能促进肿瘤病灶坏死,而且对周围正常组织有保护作用,安全性高[4]。在本研究中,110例患者经治疗后,大部分病例预后较理想,但仍有部分患者未能取得理想的预后。本研究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者预后主要受肿瘤数目、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门脉癌栓、肿瘤分期的影响。
有学者发现肝癌肿瘤数目越少,患者生存率越高,反之则生存率越低[5]。另有研究证实若肝癌患者的肿瘤数目超过3个,其死亡风险提升3.4倍[6]。这些均表明随着肿瘤数目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越高,肿瘤数目对预后影响非常大。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生存组的肿瘤数目≥3个占比低于死亡组,表明肿瘤数目越多,死亡率越高。除此之外,本研究发现生存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率低于死亡组,提示肿瘤转移可增加死亡风险。研究表明肝癌转移率较高,一般肝内转移在先,肝外转移在后[7]。有学者发现肝癌患者行TACE术后,复发转移率高达30%~60%,肝内转移主要表现为直接扩散,可导致门静脉受累,促进动静脉瘘形成,致癌细胞侵犯门静脉主干,损害内脏,危及生命[8]。
研究表明,肝癌患者门静脉癌栓率约66.2%~90.2%,3个月内死亡率高[9]。本研究提示,生存组的门脉癌栓发生率低于死亡组,提示门静脉癌栓的发生会增加死亡风险。其可能的机制在于门静脉癌栓会诱发门静脉高压,引起顽固性腹水、肝功能衰竭,导致病情恶化,从而增加死亡风险。肿瘤分期已被证实对患者预后影响非常大,本研究发现死亡患者的肿瘤Ⅳ期占比较高,与相关研究结论基本吻合[10]。
综上,TACE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HCC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但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肿瘤数目、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门脉癌栓、肿瘤分期,在未来的治疗中,需对各影响因素引起重视。此外,本研究也有不足,如随访时间较短,在日后的研究中将延长随访时间,分析该方案的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