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悟社会支持在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和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

2019-12-04汪靖园李瑞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领悟条目胃癌

汪靖园 ,李瑞华,张 昊 ,郝 楠**

(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陕西 西安 710061,123436110@qq.com;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1)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1]显示,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胃癌发病率为第二位,在男性人群中发病率位居第二位,在女性人群中位居第五位,是一种致命性癌症,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关键因素。癌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痛苦,于患者而言,是一次重要的创伤性事件,手术切除为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式,患者往往需要在术后接受化疗[2]。相关研究[3]表明,胃癌患者存在一定的创伤后成长,可帮助患者走出困境。因此,对于疾病预后意义重大。家庭作为一个人直接的生活环境,当个体面临危机和挫折时,良好的家庭功能可帮助患者积极应对,走出危机[4]。马晶晶等[5]、景颖颖等[6]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创伤后成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社会支持指个体得到的来自包括家庭、亲属等社会各方面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反映了个体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7]。研究[8]表明,领悟社会支持与患者家庭功能呈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促进患者的心理成长。此外,领悟社会支持作为中介变量可有效调节患者家庭功能与心理资本、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9-12]。由此可见,患者领悟社会支持与家庭功能和创伤后成长之间均有密切关系。目前国内少有研究探讨三者在化疗期胃癌患者中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家庭功能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化疗期胃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也可通过改变领悟社会支持这一中介变量,对化疗期胃癌的创伤后成长水平产生间接影响。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论证领悟社会支持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性作用,还可为目前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化疗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首次发病,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②化疗疗程≥1;③年龄≥18岁;④病情稳定;⑤有一定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⑥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临终期患者;②患有严重心、肝、肺、肾等全身疾病者;③意识不清,有精神病史或存在精神疾病家族史者;④一个月内遭受其他重大创伤性事件者。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54份,有效回收率为96.25%。

1.2 研究方法

1.2.1 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daption, Partnership, Growth, Affection, Resolve Index, APGAR,家庭APGAR问卷)

该问卷用于评估患者对其自身家庭功能的状况,包括以下5个问题: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及亲密度[13]。采用Likert3级评分法(0~2分),0分=几乎很少,1分=有时这样,2分=经常这样,总分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家庭功能越好。总分0~3分、4~6分、7~10分,分别表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家庭功能中度障碍”“家庭功能良好”。

1.2.2 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

该量表由汪际等[14]修订为中文版,用于评估个体经历创伤性事件后的积极改变和成长情况。共包括20个条目及以下5个维度:人生感悟(6个条目)、新的可能性(4个条目)、与他人关系(3个条目)、个人力量(3个条目)和自我转变(4个条目)。所有条目均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0~5分),0分=完全没有经历这种转变,5分=该种转变非常多,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个体创伤后成长水平越高。该量表信效度良好,目前已被用于评估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7, 15]。

1.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该量表由姜乾金等[16]修订为中文版,强调个体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用于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各种社会关系如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程度,分为家庭内支持(4个条目)和家庭外支持(8个条目)两个维度。共12个条目,采用Likert7级评分,总分12~84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中家庭内支持得分为4~28分,<9分为低水平,10~18分为中等水平,19~28分为高水平;家庭外支持得分为8~56分,<19分为低水平,20~39分为中等水平,40~56分为高水平。目前,该量表已被广泛用于评估各类患者觉察到的社会支持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化疗期胃癌患者一般情况

154例胃癌患者年龄为(65.79±5.44)岁,男性患者较多,所占比例为5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期胃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在不同文化程度、化疗次数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创伤后成长及领悟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得分为(5.46±2.13)分;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3.20±8.59)分,人生感悟维度得分为(17.41±5.93)分,个人力量维度得分为(7.97±3.04)分,与他人关系维度得分为(8.03±2.98)分,自我转变维度得分为(9.84±2.51)分,新的可能性维度得分为(9.96±2.39)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40.00±11.32)分。

2.3 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创伤后成长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创伤后成长、领悟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P<0.05),创伤后成长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见表2。

2.4 领悟社会支持在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及创伤后成长的中介作用分析

以创伤后成长得分为因变量、以家庭功能得分为自变量,以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中介变量,以文化程度及化疗次数为控制变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检验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95%的可信区间不包括0,效应值为0.6028,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家庭功能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产生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在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为25.91%,见表3。

表1 不同特征化疗期胃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单因素分析(n=154)

续表

表2 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创伤后成长及

3 讨论

3.1 化疗期胃癌患者存在中等水平的家庭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为中度障碍,略低于吴小婷等[18]对化疗前胃癌患者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是因为化疗破坏了胃癌患者正常细胞,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生理症状(疲劳、食欲下降等)及心理症状(苦恼、不适感、焦虑等),相对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而言,化疗期胃癌患者感受到更大的压力,需要家庭成员更多的关怀与支持,患者对家庭成员的依赖性增强[5, 19-20]。患者自身察觉到的家庭功能状况与其心理状况密不可分,化疗过程漫长且对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患者心理适应能力下降,对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敏感性高。因此,医务工作者应充分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性,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鼓励,从而帮助患者消除无助感和失败感,使家庭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表3 领悟社会支持在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及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n=154)

3.2 化疗期胃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

于胃癌患者而言,化疗为一种创伤性经历,但本研究发现化疗期胃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与高斌斌等[7]、刘钰等[15]研究结果相似。这说明胃癌患者在经历化疗副作用的过程中,仍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创伤后成长,具备自我恢复的能力,但其水平有待提升。化疗不仅对胃癌患者造成消极影响,但同时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创伤后成长可帮助患者提升人际关系、获得心灵成长[21]。化疗期患者更加在意家庭情感,家人在精神上、情感上的支持给患者提供前行的动力,帮助其积极应对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改善消极情绪,从而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15, 22-24]。医护人员可通过以下措施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结合人群特点,采用手机APP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指导并与心理咨询师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心理援助。

3.3 化疗期胃癌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领悟社会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化疗期胃癌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与高斌斌等[7]研究结果类似,说明化疗期胃癌患者仍需要更多的支持从而树立信心,能够积极应对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有效地宣泄不良情绪。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是个体对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或满意程度。研究表明[25],领悟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心理负担,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这提示医务工作者应该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对家庭成员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从而为患者提供有力支持,帮助患者与疾病进行抗争,配合治疗,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激发创伤后成长的产生,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3.4 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创伤后成长及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创伤后成长及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与以往研究结果[5-7, 26]一致。家庭功能能够正向预测胃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与马晶晶等[5]对宫颈癌化疗患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家庭成员的关怀激发了胃癌患者的潜能、拓展了认知范围,有利于积极的认知加工方式的形成,进而提升其创伤后成长水平[5]。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主观感受到的一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满足个体对爱与归属感的追求,提高其自我价值感及家庭功能,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对化疗这一应激事件的不良认知,为其提供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及情感安慰,进而降低应激事件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27]。这提示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鼓励身边的亲人、朋友为胃癌患者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改善其身心健康状况。化疗期胃癌患者觉察到低水平的家庭功能可导致其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产生强烈的无价值感和负罪感,使其缺乏自信,进而降低其创伤后成长水平。提示医务工作者不能忽略挖掘患者在抗击癌症过程中积极的心理资源,应积极诱导患者体验心灵上的积极改变和成长,使其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积极应对癌症,从而保证最佳的生存质量。

3.5 领悟社会支持对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创伤后成长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在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对创伤后成长存在直接的作用,同时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起间接作用。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模型[27]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帮助面临高压力的个体免受或较少地遭受应激性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当胃癌患者面临化疗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时,被支持、被理解、家庭关怀度高的情感体验能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弱化化疗副作用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其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提示医护人员,在关注家庭功能对化疗期胃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的同时,还要考虑领悟社会支持所产生的影响,从两方面同时着手,提高化疗期胃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创伤后成长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疾病康复意义重大,本研究探讨了领悟社会支持对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对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因此,医务工作者需要对患者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进行评估,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制订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正确引导患者家人鼓励、支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帮助其做出积极改变,形成正确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

猜你喜欢

领悟条目胃癌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多么痛的领悟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