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培育家庭农场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2019-12-04周颖达江苏银行金融同业部

江苏农村经济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园艺种养农场

周颖达/江苏银行金融同业部

近年来,南京市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发展模式,着力做好指导服务,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全市发展各类家庭农场3154家,其中粮食类1282家,占41%;园艺类717家,占23%;畜牧类38家,占1%;水产类667家,占21%;种养结合及其他的450家,占15%。

家庭农场样本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全市家庭农场发展经营状况,随机选取江宁、六合、溧水三区40家家庭农场作为调研样本,对各类家庭农场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政策落实情况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生产规模分析:样本家庭农场中,粮食类家庭农场平均生产规模约为349.6亩,大多集中在200-300亩,占比38.5%;园艺类家庭农场平均生产规模约为220.9亩,50%集中在200-300亩以下;水产类家庭农场平均生产规模约为110.1亩,生产规模多在100亩以下,占比62.5%;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平均生产规模约为264.6亩,生产规模多在200-400亩左右,占比60.0%。

经营状况分析:样本家庭农场当年平均经营总收入为84.4万元,其中,粮食类家庭农场平均经营总收入为75.1万元,园艺类为93.5万元,水产类为82.9万元,种养结合类为91.0万元,园艺类和种养结合类相对经营收益较高。样本家庭农场开办以来累计投资在100万元以下的占29.0%,100万-300万元以下的占42.1%,300万-500万元以下的占10.5%,500万元及以上的占18.4%。粮食类家庭农场开办累计投资大多在100万元以下,占61.5%;园艺类家庭农场投资较大,75%的农场累计投资在500万元及以上;水产类、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以投资100-300万元的为主,分别占75%和50%。样本家庭农场当年总支出在50万元以下的占47.5%,50万-100万元以下的占40%,100万-150万元以下的占10%,150万元及以上的占2.5%。支出超过100万元的主要是粮食类、水产类家庭农场。样本家庭农场亩均效益为2209元/亩。其中,粮食类家庭农场亩均效益最低,为770.3元/亩;园艺类家庭农场亩均效益最高,为3484元/亩;水产类、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亩均效益分别为3137.1元/亩和1411元/亩。

政策落实分析:样本家庭农场户均资金需求为83.1万元,户均贷款可得性为64.1%。园艺类、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户均资金需求较大,可得性也较高。样本家庭农场当年购置农业保险平均支出为1.3万元。其中,粮食类家庭农场当年购置农业保险最高,平均支出为1.9万元。样本家庭农场当年平均因灾损失为38.6万元,当年平均农业保险赔付为4.1万元。受2018年初暴雪影响,部分蔬菜大棚受到重创,因此园艺类家庭农场当年平均保险赔付最高,为8.9万元。

家庭农场发展制约因素

样本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困难:

人才技术紧缺。家庭农场主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样本家庭农场主的平均年龄为49岁,管理较为粗放,捕捉信息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不强,缺乏育种、栽培、精深加工、品牌培育等其他环节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

投入大成本高。样本家庭农场开办以来的累计投资基本集中在100万-300万元之间,其中园艺类家庭的前期投资尤为突出。此外,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升高,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却出现下降或波动。家庭农场的雇工支出占当年农场经营总支出的比重超过30%,园艺类家庭农场的雇工支出占比更是高达73.8%,导致家庭农场收益不稳定。

资金筹措困难。家庭农场运营规模扩张、农机购置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季节性资金需求更大。大部分家庭农场没有有效且充足的抵押资产,经营者只能凭个人信用向金融机构贷款,获得的贷款额度小、周期短,制约了家庭农场的发展。

农业保险乏力。由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保险赔付率高,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险种少,投保门槛较高等问题;新型农产品价格保险则存在普及度较低、保费较高等问题。

促进家庭农场稳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强化农场主队伍建设。通过职业农民培训,在每年的培训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参加培训,提高现有经营者的从业技能,提高家庭农场经营水平。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开展应当坚持个性化、多环节、多层次,从而提高技术指导和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拓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形式,比如现场观摩教学,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此外,可通过“家庭农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合作方式实现部分先进技术和人才的交流。

开展社会化服务。一是引导家庭农场自我管理服务,通过成立家庭农场协会、联盟等,为家庭农场开展农资、农机、农技、融资、法律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引导推广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二是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通过合作社、农业企业及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统一供种、统一配送农药和肥料、统一科技入户服务,全面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公益性组织的作用,通过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家庭农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应用水平。

加大对家庭农场扶持力度。完善和优化扶持政策,落实财政、金融、设施农用地等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强部门间协作,重点落实家庭农场用地政策,推进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贷款贴息的实施,切实解决好家庭农场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引导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引导家庭农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培育优质农产品,并帮助家庭农场扩展销售渠道,通过商超对接、订单农业、网上销售等方式解决农产品滞销或销售价格较低等问题。二是引导家庭农场加强管理,建立农业生产档案,推广生产记录和财务记录“两簿”制度,落实生产管理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田间生产档案管理制度、种植基地环境保护制度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等制度,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示范家庭农场生产行为,提升家庭农场生产水平。□

南京市浦口区汤泉农场 滕宏飞/摄

猜你喜欢

园艺种养农场
农场假期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农场
园艺系
园艺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