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红色素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技术研究

2019-12-04刘锦妮刘纪成阮崇美姬万民

中国饲料 2019年21期
关键词:红色素包合物环糊精

刘锦妮, 刘纪成 , 阮崇美, 姬万民

(1.信阳农林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瑞普(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空港300308)

辣椒红色素又称辣椒红, 是以辣椒果实为原料经提取得到的食用天然色素, 属于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含氧衍生物, 其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张卫明,2013)。 因其色泽鲜艳、着色力强、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饲料、保健品等行业,成为国内外添加剂行业开发研究和消费关注的热点之一 (张亚琼等,2018)。

目前, 辣椒红色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较为广泛(唐利华等,2012)。杨秋霞等(2011)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辣椒红色素,探讨其对鸡蛋品质、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对蛋鸡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是对蛋黄颜色的影响显著, 各试验组的蛋黄罗氏比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李守学(2017)和吴燕(2018)研究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辣椒红色素均能显著提高蛋黄颜色,而鸡蛋中蛋白、蛋黄风味无显著性差异;付静等(2002)研究发现,辣椒红色素不仅能改善鸡蛋蛋黄颜色, 还能提高蛋黄中类胡萝卜素含量。 然而,辣椒红色素不溶于水,易氧化分解,稳定性较差,且其多为暗红色膏状物(刘向前等,2013),很难与饲料中的其他物料混和均匀,因此提高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及实现其粉末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β-环糊精是一种药物包合材料,在体内以碳水化合物形式参与机体代谢,是一种较理想的包合载体(雍国平,2007)。本试验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 探讨辣椒红色素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条件, 为辣椒红色素油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品与试剂 辣椒红素(含量93.3%,购于CHROMADEX INC 公司), 辣椒红色素油[色价(E1cm1% 460 nm)为10,湖北华饲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β-环糊精 (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析纯,无锡市晶科化工有限公司)。

1.1.2 仪器 TU-181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辣椒红色素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精密称取适量的β-环糊精于烧杯中, 加入70 ℃水充分溶解制备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并于磁力搅拌器上恒温搅拌。 精密吸取辣椒红色素油1 mL,缓慢滴加至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恒温搅拌至规定时间。冷却至室温,4 ℃静置24 h,过滤,无水甲醇洗涤,真空干燥,即得辣椒红色素油β-环糊精包合物。

1.2.2 单因素试验

1.2.2.1 辣椒红色素油与β-环糊精比例的确定分别选择辣椒红色素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2、1:4、1:6 和1:8,进行包合试验,以包合物中辣椒红素浓度为考察指标,确定辣椒油与β-环糊精的最佳比例。

1.2.2.2 包合温度的确定 按照辣椒红色素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4,分别考察包合温度为40、50、60、70 ℃时包合物中辣椒红素的浓度,确定最佳包合温度。

1.2.2.3 搅拌时间的确定 按照辣椒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为1:4,包合温度为60 ℃,分别考察搅拌时间为0.5、1.0、1.5、2.0 h 时包合物中辣椒红素的浓度,确定搅拌时间。

1.2.3 辣椒红色素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根据单因素试验的考察, 以包合物中辣椒红素浓度作为指标,选取辣椒红色素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A)、包合温度(B)、搅拌时间(C)进行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1)。

表1 辣椒红色素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正交试验设计

1.2.4 包合物中辣椒红素测定方法

1.2.4.1 辣椒红素标准曲线制备 将辣椒红素储备液配制成浓度分别为30、60、90、120、150、180、210 μg/mL 系列标准工作液,在280 mm 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值(A)。 以辣椒红素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辣椒红素的浓度(C)为横坐标,建立标准曲线,求出回归方程以及相关系数(r)。

1.2.4.2 包合物中辣椒红素含量测定方法 精密称取0.100 g 包合物,加入适量甲醇水(V:V=1:1)充分溶解,定容100 mL 容量瓶中,过滤,取上清液,在280 mm 处测定其吸光度值(A),计算其包合物中辣椒红素浓度。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 整理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辣椒红素标准曲线制备 从图1 可以看出,辣椒红素在30 ~210 μg/m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3C+0.035,相关系数(r)为0.9984。

图1 辣椒红素的标准曲线

2.2 单因素试验结果

2.2.1 辣椒红色素油与β-环糊精比例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表2 所示,当辣椒红色素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为1:4 时, 测得的包合物中辣椒红素浓度最高,为40.11 μg /mL。 因此,确定辣椒红色素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为1:4。

表2 辣椒红色素油与β-环糊精比例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2.2.2 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由表3 可以看出,随着包合温度的增加,包合物中辣椒红素的浓度呈现增加趋势,而当温度超过70 ℃后,辣椒红素稳定性较差,因此选择包和温度为70 ℃。

表3 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2.2.3 搅拌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如表4 所示, 搅拌时间对包合效果的影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搅拌时间超过1 h 后,包合物中辣椒红素浓度逐渐降低,搅拌时间为1.5 h 和2 h 时其包合物中辣椒红素浓度变化不大,因此,确定辣椒红素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时搅拌时间为1 h。

表4 搅拌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

2.3 正交试验结果 辣椒红色素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见表5。 以包合物中辣椒红素浓度为指标时,根据极差大小,其对包合效果的影响因素为C>A>B,依据K 值大小,其较优条件为C2A3B1。结合单因素试验,最终确定辣椒红素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较优条件为辣椒红色素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4,包合温度为70 ℃,搅拌时间为1.0 h。

2.4 最佳工艺验证 为验证方法C2A3B1的合理性,确保辣椒红色素油包合制备的高效可行,分别按照最优工艺制备3 批样品(见表6),三批样品的辣椒红素的浓度分别为191.13、192.24、192.59 μg/mL,RSD 为0.76%,表明该制备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3 讨论

浓度比例、包合温度及搅拌时间等是影响β-环糊精包合工艺重要因素(谢飞,2015;周一万等,2010)。 不同物质对其要求也不尽相同。 李卫红等(2010)研究了薏苡仁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薏苡仁油β-环糊精比例1:8,包合温度65 ℃,包合时间18 h。 孙淑萍等(2013)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确定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的制备工艺为薄荷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7,搅拌时间75 min,包合温度40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辣椒红色素油与β-环糊精为1:4,包合温度为70 ℃,搅拌时间为1.0 h 时辣椒红素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效果最好。与上述报道存在一定差异,表明物质不同,其包合制备工艺也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包合温度对辣椒红色素油的包合具有双面影响。 一方面温度升高可增强辣椒红色素油在β-环糊精水溶液中的分子运动,提高辣椒红色素油分子在β-环糊精水溶液中的分散程度,有利于辣椒红色素油的包合,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可造成辣椒红色素油稳定性发生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大于80 ℃,放置时间2 h 以上,会导致辣椒红色素的分解,降低溶液中色素的含量(赵新月,2015)。本次正交试验的结果包合温度为70 ℃,搅拌时间为1.0 h,不至于太高或太低,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不显著。

表5 正交试验结果

表6 正交工艺验证

包合物中被包合物质浓度测定过程中, 选用合适的溶剂至关重要(王宏阳,2011)。 所选取溶剂一方面要将包合物中辣椒红素分离, 另一方面要避免将已包合药物解包。 在萃取溶剂选择过程中,曾使用无水甲醇、 无水乙醇对辣椒红色素油包合物进行萃取分离,结果发现,其萃取效果较差,而采用甲醇水(V:V=1:1)对其进行萃取,效果最好,因此本试验选择甲醇水(V:V=1:1)作为萃取溶剂。

猜你喜欢

红色素包合物环糊精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应用
碱蓬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酶法制备α-环糊精及其分离纯化
萝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雷公藤内酯酮与2,6-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松属素与甲基化—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研究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
水溶性β—环糊精与华法林/阿魏酸包合物的制备及抗凝血性质测试和机理分析
12种阳离子对红白锦鲤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