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马铃薯产业标准现状分析及建议

2019-12-03卓会敏付三泽刘恒宋慧任丽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对策

卓会敏 付三泽 刘恒 宋慧 任丽军

摘要

我国马铃薯的产量和面积都达到了世界第一,但其单产却很低。主要原因之一是马铃薯标准体系的不合理、不完善。分析发现,我国马铃薯标准化体系存在如下问题:结构不合理;标准数量少、涵盖领域不全;标准内容存在相互矛盾和重复,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适用于马铃薯的绿色食品标准严重不足。提出了要建立协调一致的马铃薯标准体系,完善保障措施和配套措施,完善统一的马铃薯绿色食品标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以及加大标准的宣传、实施以及信息的反馈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马铃薯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1-024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1.07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es and Suggestion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Potato Industry Standards in China

ZHUO Huimin,FU Sanze,LIU Heng et al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237)

Abstract The yield and area of potatoes in China were the first in the world,but the yield per unit area was very low.One of the main reasons was the unreasonable and imperfect potato standard system.Th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potato standardization system in China has the following problems:the structure was unreasonable;the number of standards was small,and the coverage area was incomplete;the standard content was contradictory and repeated,which could not form an unified whole;the green food standards applicable to potatoes were seriously insufficient.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establishing a coordinated potato standard system,improving safeguard measures and supporting measures,perfecting the unified potato green food standard,learning from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and increasing the publicity,imple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of the standard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Potato industry;Potato standard;Green Food Standards;Countermeasures

基金項目 重点领域绿色产品认证关键技术研究(2017YFF0211503)。

作者简介 卓会敏(1994—),女,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规划与管理。通信作者,教授,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4-16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地,现今,种植地遍布世界各地。马铃薯由于适应性强、产量高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逐渐成为重要的主食、蔬菜、饲料、原料和燃料等[1-3]。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缺乏监管、贮藏设施等建设不足[4],仅针对马铃薯产业某一个环节进行把控,不能达到促进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目的[5]。马铃薯各种标准的制定相对滞后,不能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6]。

建立统一的农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有利于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的优势。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提出了关于构建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最终实现一类产品、一个标准、一个清单、一次认证、一个标识的体系整合目标[7-8]。因此笔者通过对全球和我国马铃薯的产业分析,以及对我国现行有效的马铃薯标准进行分析,探析我国马铃薯标准体系以及马铃薯绿色食品标准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1 马铃薯产业发展

1.1 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 1961—2017年世界马铃薯的产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图1)。2014年世界马铃薯产量达到最高(4.76亿t),比1961年增长了70%。而且自2010年以来,世界马铃薯产量都保持在4.1亿t以上。可以看出,这57年间马铃薯产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变化幅度同样较大(图1),从1961年到1990年种植面积几乎呈线性下降,1990年达到最低(2.0×107 hm2),而马铃薯的产量在此期间保持相对稳定,1990年马铃薯产量达到3.0亿t,比1961年提升7.1%。说明马铃薯的栽培和育种技术在不断提高。近年来,由于马铃薯优势的凸显,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也在急剧增加,从2006年的2.2×107 hm2增加到2016年的2.5×107 hm2。

从2017年各大洲种植马铃薯国家数据占比图(图2)可以看出,马铃薯的种植地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亚洲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39.64%和38.43%。

我国的马铃薯产量以及种植面积都是世界第一,但是马铃薯单产却很低。主要原因之一是马铃薯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化水平低,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提高[9]。因此对当前马铃薯现行标准进行调查、总结和研究分析很有必要。

2 我国马铃薯现行标准分析

自1982年我国颁布第一个马铃薯质量标准以来,我国马铃薯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国家、行业、地方、企业4个标准层级,涵盖了马铃薯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的标准系统框架[10]。

2.1 标准类型分析 通过对中国标准信息网、中国标准服务网、中国知网标准数据库、食品伙伴网的查询发现,当前我国现行有效的马铃薯标准共有173项,其中国家标准36项、行业标准66项、地方标准65项、企业标准6項。现行的国家标准(GB)中,种薯(GB/T 4406—1984)在2017年已经被部分废除。行业标准中,农业标准(NY)36项、进出口行业标准(SN)23项、商业标准(SB)4项、轻工标准(QB)1项、气象标准(QX)1项、粮食标准(LS)1项(表1)。相关标准中企业标准最少,只占了总标准的3.47%。企业标准的缺少,使得企业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充分施展,发挥不出其主体作用[11]。目前我国现在执行的适用于马铃薯的绿色食品标准共有23项,其中农业标准(NY)14项,地方标准(DB)9项,无国家标准。

2.2 标准内容分析 我国马铃薯标准覆盖了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标准内容分类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46)、农机具(14)、生产技术 (35)、种薯(14)、品种(9)、生产资料投入准则(6)、加工与制品(18)、贮存(5)、检验(15)、产地标准(4)、其他(7)。从标准内容来看(图5),我国现在执行的173项马铃薯标准中,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技术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6.59%、20.23%;种薯标准占总标准的8.09%,其中国家标准2项。

对于适用于马铃薯的绿色食品标准,标准内容分类主要包括:产地环境标准(2)、生产资料投入准则(3)、运输(2)、加工与制品(3)、检验(2)、生产技术(9)、其他(2)。适用于马铃薯的绿色食品标准中(图5),生产技术类所占比例最大,而且均为地方标准,其他类型标准的占比较均匀且明确了肥料、农药、添加剂的使用准则。

3 我国马铃薯现行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标准化体系结构不合理 马铃薯标准总体数量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短缺。生产技术标准、病虫害治理标准占了马铃薯标准的大部分,现行有效的马铃薯标准结构不平衡。对于产地标准仅有4项且无国家产地标准,而马铃薯的产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以及质量。因此我国应该注重国家产地标准的制定。此外,标准的保障措施和配套措施不足,不能保障标准的有效实施[12]。

3.2 标准数量少,涵盖的领域不全 马铃薯生产包含生产资料的投加、生产、贮藏、运输、溯源等多个环节。现行标准主要是生产技术标准、病虫害治理标准,对于其他方面的标准较少,无论从标准的数量,所覆盖的范围还是标准的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需求。对于马铃薯产品的标准共有19项,国家标准有3项,主要是针对马铃薯淀粉、薯片,其他产品均没有相关的标准。病虫害防治标准虽多,但是多为重叠和重复,仅仅涉及到马铃薯的一部分病虫害。马铃薯质量溯源,只有1项国家标准,而且没有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检测制度和可溯源的生产机制[13]。

3.3 标准内容存在相互矛盾和重复,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 由于我国现在标准的制定单位不同而且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马铃薯现行标准存在许多矛盾之处。例如国家标准《种薯》将马铃薯种薯分为原种、一级良种、二级良种、三级良种4个等级,而《马铃薯种薯》(GB 18133—2012)则将马铃薯分为原原种、原种、一级良种、二级良种4个等级。种薯分级是马铃薯产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指标之一,而国家标准在产业发展中是最具权威性和指导性的[14]。当国家标准中出现概念、定义等内容的矛盾,会使得标准的执行带来困难,最终会影响标准在促进产业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3.4 适用于马铃薯的绿色食品标准严重不足 适用于马铃薯的绿色食品标准共有23项,对于不同等级的绿色食品没有相应标准,只是一个简单的总体标准。绿色马铃薯产品标准只有脱水蔬菜、 淀粉类蔬菜粉、淀粉及淀粉制品3项,其他产品均没有相应的标准。种薯、病虫害防治、农药残留检测、溯源方面均没有标准,我国马铃薯绿色食品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不足。《绿色食品 薯芋类》(NY/T 1049—2015)和《绿色食品 根菜类蔬菜》(NY/T 745—2012)同样适用于马铃薯,但是这2个标准关于农药残留的限制值却不相同(表2),两者存在矛盾,给标准的实施和监督带来问题。

4 完善马铃薯标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4.1 建立协调一致的马铃薯标准体系 我国马铃薯标准体系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指标重复交叉、冲突,所以需要尽快的建立统一的、协调的、权威的马铃薯标准体系。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不同标准层次,根据一般马铃薯、无公害马铃薯、绿色马铃薯、有机马铃薯不同的食品等级,标准的限制指标以及限制值都要逐级的增多、逐级的严格[15]。

建立质量认证体系以及产品溯源体系。目前可以利用矿物质指纹、有机成分指纹、气味信息库、二维码等方法构建马铃薯信息溯源机制,建立马铃薯的信息库,使其覆盖马铃薯的种植、繁殖、贮藏、加工等各个环节。可以利用网络的平台完成信息传递和检验,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能有追溯的源头,真正实现马铃薯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与监督。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