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生态记忆的景观更新策略—常德柳叶湖环湖风光带规划设计

2019-12-03张文英欧飞燕

风景园林 2019年5期
关键词:载体景观记忆

张文英 欧飞燕

“我们对城市的记忆正在消失,以后可能要靠图片来拼凑我们的记忆了……可识别性的消失导致大量没有历史、没有中心、没有特色的通俗城市的出现”[1],中国城市的文化景观、自然山水脉络等可识别性记忆载体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不断遭到破坏。因此,如何尊重历史,追寻过去曾被人们珍视的记忆,又如何为后代留下空间?“往日景观的形成与意义,反映了人们工作与生活于其中并加以创造、经历与表现的社会。往日景观作为文化记忆与特性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延续的意义。”[2]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过程,往日景观的保护和留存,有助于文化的连续性和地方特性的塑造。因此,唤醒消逝的社会生态记忆(social-ecological memory )是参与城市绿色空间建设和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3]。在新的时代和环境下,如何将社会生态记忆应用于生态和景观连续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笔者通过常德柳叶湖环湖风光带的营建进行了实践探索。

1 景观的连续性与社会生态记忆的构建

1.1 景观的连续性

景观具有记忆存储的作用,是人的记忆和空间场所之间结构性联系较为显著的领域[4]。每个景观都有其独特的生态和记忆库,被嵌入到一个更大的景观马赛克中;每个景观都有明显不同的斑块,形成了当前的景观特征和未来的潜在景观。景观的连续性通过记忆载体、存储库得以延续,它们在长久的发展、缓慢的变化中创造出社会和文化特征。即使某些景观没有特定的自然或文化景点,它仍然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因为它记录了人类与他们生存的场所之间的长期协调和斗争的关系,探索场地社会生态记忆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保持景观的连续性和生物多样性。

1.2 社会生态记忆的发展与构建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5]。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基础。20世纪初,莫里斯 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被公认为是社会记忆理论的源头,保罗 康纳顿(Paul Connerton)在其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记忆”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能和个体一样具有自己的记忆,并通过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的方式实现其保持和传递[6]。社会记忆是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和意象,它不仅是个体记忆的简单累加,也是经由一定记忆媒介传播和个体参与形成的社会共享记忆。

1992年,朱迪特 帕迪萨克(Judit Padisak)首次提出了生态记忆的概念:群落过去的状态或经验影响其目前或未来生态响应的能力[7]。此后,生态记忆逐渐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地理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的关注,拓展了其应用范围。作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一个新视角,在群落演替、生态恢复、生物入侵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中受到重视[8]。

生态记忆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更复杂、更综合的概念。德里克 阿米蒂奇(Derek R Armitage)将记忆分为生态记忆和社会记忆[9]。生态记忆的概念与社会记忆相融合,即以生态记忆作为社会生态恢复力的载体时,它为土地利用和城市景观的更新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记忆载体的提取和再利用,进而影响城市景观的动态和发展轨迹。斯蒂芬 巴塞尔(Stephan Barthel)等通过4年的调研和访谈,研究了生态经验和人类实践如何在社区花园中保留和传播,并得出结论:城市绿地的管理者和市民携带的社会记忆可能有助于抑制生态系统服务的进一步下降[10]。从社区管理成功案例的研究结果来看,生态知识往往嵌入社会的集体记忆里。

生态记忆载体将时间深度与空间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了记忆库。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群体和文化可能会建立起一个与生态记忆载体相关的集体社会记忆即社会生态记忆[11]。这一记忆可以通过对过去经验的积累,来帮助和指导目前的实践(图1)。城市景观是被人类重塑过的景观,自然景观是其基础媒介,记忆载体是推动因子,正是通过对过去的了解,才使我们学会如何更好地重塑地方景观,并应用于实践中。

1 社会生态记忆载体形成过程Formation diagram of social and ecological memory carrier

2 项目概况与历史沿革

湖南省常德市别称柳城,古称武陵,位于湖南北部,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是一座拥有2 0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太阳山、德山、河洑山三山紧抱常德,作为城市三道天然绿色屏障各立一方,沅江、穿紫河、柳叶湖三水相连环绕,构成常德多样的水资源体系,是一个具有重大调蓄功能的生态涵养地。

柳叶湖位于常德市北部新城,其水域面积达21.8 km2,约为杭州西湖的3倍,是中国暨武汉东湖后水域面积排名第二的城市湖泊,并享有“中国城市第一湖”的美誉。环湖风光带全长约30 km,前15 km已于数年前建成。2014年我们受常德市政府委托,规划建设其余15 km的柳叶湖环湖风光带,历时3 年,项目现已建成开放。

柳叶湖曾经是远古时期古渐水中上游的一个河段,也是中国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地域之一,大量古文化遗址及其出土文物都是古代灿烂文化的见证。数百年来,常德人在这方水土繁衍生息,呈现出柳叶湖与城市发展有机联动、相融相生的景观。20世纪30年代,城市沿沅江发展,天然存在的柳叶湖远离城市发展中心;20世纪30—90年代,城市向外扩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运动使柳叶湖成为城市郊区地,分别经历了1962年围垦万金障和1963年围垦老堤障,湖面缩小至10.13 km2[12];受农耕文化影响的围湖造田运动在缓解人口压力的同时,由于湖容减小,严重减弱了湖区的调蓄抗灾功能,破坏了湖泊的生态环境。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规定:不能盲目围垦,应逐步退田还湖,以调节江河流量、利于生态平衡。同时,在新的城市发展规划中,绕湖打造北部新城,柳叶湖退耕还湖,湖面面积扩大到21.8 km2,成为新城市中心(图2)。在与大自然互动演进的过程中,湖泊和河流景观呈现动态演变状态。从远离城市的天然湖泊,到“文革”时期的“围湖造田”,再到1998年后的“退田还湖”,逐步形成了“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空间格局。

3 柳叶湖环湖风光带社会生态记忆的复兴策略

柳叶湖是5 万年前形成的一个天然湖泊,厚重的历史积淀孕育了城市文明。武陵县志里对柳叶湖有“堤柳渔歌、松风水带、皆极共胜”的描述。规划希望以“社会生态记忆”为主要设计策略,再现当时的自然景色和人文历史。同时完善公共设施,植入适合现代城市生活的空间,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新城中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成为市民娱乐、健身、休闲、观光的环湖风光带。

柳叶湖总体规划分为堤柳渔歌、松风水带、良田美池、鹤山画障4 段(图3)。堤柳渔歌沿湖长3.10 km,面积0.52 km2,为老堤障渔场旧址。规划保留现状河堤和鱼塘肌理,反映柳叶湖填湖历史,建为湿地生态公园。分为浮桥滩涂、长堤春晓、印象内港、陈柳驿渡(图4)。堤柳渔歌通过创造多样元素亲水体验,展现柳叶湖“渔歌唱晚”。松风水带位于柳叶湖东段,长4.60 km,面积0.98 km2,规划为以体现地域文化为主的都市滨湖公园运动休闲带,包括语言艺术公园、七彩舞灯广场、滨湖运动公园、鹊桥公园(图5)。良田美池长2.97 km,面积0.11 km2,提供大众户外休闲场所,借景农田鱼塘风光。鹤山画障长5.03 km,面积0.51 km2,作为新城入口形象的展现,体现白鹤山乡的“鹤”文化。

2 柳叶湖与城市发展图Liuye Lake and development diagram of Changde

4 堤柳渔歌分区图Di Liu Yu Ge zoning plan

5 松风水带平面图Song Feng Shui Dai floor plan

在社会记忆层面,以柳叶湖的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相关人物背景等为切入点,开展传统活动,再现古城活力。以修建的艺术公园、运动公园等串联成一条具有潜力的文化旅游路线和多样化的城市空间,重构柳叶湖与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联系。

在生态记忆层面,规划恢复了柳叶湖部分被蚕食的湖面和鱼塘,拓宽湖面,整理水系,完整保留了柳叶湖原有岸线和肌理特征—角、岛、港、矶、荡、湾等(图6~7),延续了场地记忆。并将湖区周边的农田、池塘风光也纳入湖体环境控制的系统之内,形成一个连续的自然风景体系,让柳叶湖的生态记忆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续,且完美融入新城的发展。

3.1 社会记忆载体的识别提取和转化

文化景观是充满情感和记忆的空间,记载着特定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变迁[13]。地方志、文学、老地名、方言、民风民俗等作为记忆的载体,构建可触碰、可视化的景观,触发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个人记忆的过程来源于感官体验与社会交互手段,例如口传故事、文化景观、仪式与身体等。通过明确记忆主体、媒介和记忆表达的途径,能体现柳叶湖文化记忆的储存、提取、组织与重构的过程。在柳叶湖设计中将“社会记忆”的响应作为内在的伏线,利用历史的变迁,将过去与现在叠加,唤醒人群的记忆。

3.1.1 社会记忆的恢复

1)地方志、文学记载的生活场景的提炼和转化再现。

堤柳渔歌、松风水带的命名来源于《武陵县志》里对柳叶湖“堤柳渔歌、松风水带、皆极共胜”的描述,既延续了历史文化传统,也与规划相承接,展示了场所个性和价值空间。良田美池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里对常德武陵县恬静田园风光的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重现昔日田园风光。鹤山画障命名源于柳叶湖区域大量带“障”的地名,背倚白鹤山障,寓意白鹤山下铺展的滨湖城市生活画卷。通过区域命名将有价值的常德历史存储起来,唤醒当地最典型的记忆知识,使当地的旅游者、居民和其他相关参与者能对其进行保护与再传播。

2)重现即将消失的村落地名。

老堤障、驮古堤村、朱家湾、黄家冲、陈柳家……单是看到这些地名,就会勾起常德人心中的故事。在“老常德”们的眼里,老街就是他们的根。东江片区开发后,柳叶湖周边的众多村落和地名将不复存在,这是一个群体的失落。老地名的消失,让他们甚至若干年之后的我们,没有了记忆。对于有着2 000 多年历史的古城常德,老街名的背后,是传说,是故事,是历史,更是文化。

在后续设计中,我们把即将消失的地名以“景点名”“交通站名”等形式展现,如“老堤角”的公交站名,“陈柳家”的“陈柳驿渡”景点名。旧名新用,将被遗忘的节点纳入湖区生态、文化保护的体系内,延续场地记忆,与历史遥相呼应,老地名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载体,这些具有纪念性质和身份认同的空间联系,增强了环湖一带节点的典型性,也能激起人们对这片场地绵远深长的回忆感情。

3.1.2 社会记忆的嫁接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全面地保护和恢复并不是唯一的选择,特别是我们的城市正处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取而代之的是重新规划的记忆载体,更符合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尽管这是一个全新的景观,却或多或少包含了社会—生态记忆的部分载体,以确保社会记忆的持续,为生物和文化多样性提供支持。

1)将文化记忆载体移植到新的环境中。

场地内原有的建筑对于空间塑造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有效利用场地内原有的历史痕迹,可缩短过去与现在的时空差距,将记忆以一定的方式存储起来,使沉淀的历史文化得到感知。场地内驿站从形式到建造方式均从附近村落中汲取元素,运用当地木材、砖石等建材,创造符合当地及外来者学习、游戏、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间,折射文化记忆(图8)。

建设语言广场,把“冇”(没有)、“汰”(很)等特色词语融入广场雕塑、景墙中,作为沉淀记忆和唤醒记忆的关键一环和代表空间。

2)社会记忆与文化生活的嫁接。

在滨湖公共城市空间中,插入了一条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休闲体验路线,叙述百姓的日常生活故事。活动类型的策划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和具有柳叶湖特色的城市事件,如柳叶湖水文化节、高脚故事会、常德丝弦民间文艺汇演等。社会记忆经过转变适应新的需求,刺激当地文化的宣传和旅游业发展。

3.2 生态记忆的保留、恢复和重生

生态记忆概念的应用首先要确定生态记忆载体。理想的载体应该代表了一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信息,还应包括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键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对场地生态记忆载体进行梳理,研究生态记忆载体的种类与功能。在场地内导入记忆载体,营造相应的生态环境,还原合理的群落结构,丰富生物多样性。设计挖掘场地原生生物,维持景观中的基本信息和进化路径;寻找场地原始自然地貌特征,将记忆体与景观之间相互联系;营造良好的动物栖息地,实现引鸟和留鸟(图9)。

6 滨水岸线类型Waterfront shoreline types

7 夕阳下的堤柳渔歌Di Liu Yu Ge in the sunset

8 功能驿站:将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穿插于城市滨水景观之中Functional post station: interspersed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 architectures in the city’s waterfront landscape

3.2.1 道路系统的保留与新生

场地良田美池原为3 km长堤,堤顶8 m宽。原本堤顶规划车行路与游步道并行,则原有8 m宽的堤顶需要拓宽至14 m,需要通过大量填土方以增加路面宽度,从而建设机动车道与滨湖游步道,在原有设计的施工图、工程招标均已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对现场进行了踏查,发现堤半腰有一个4 m宽的平台(图10),因而大胆向政府提出以保留原有高差的方式来重新组织流线,将车行道与游步道分层设置,不仅节省了大量填方所需要的造价,同时也保留了原有堤的形式,并实现了机动车与人行道路的分离,既经济又美观,还保留了珍贵的原貌。最终说服政府放弃了工程量巨大的3 km长堤的填方方案,节省填方工程量约30 000 m3,节省造价至少150 万元。建设后的场地有着合理的道路分离或道路错层,人车各行其道,安全畅通,景色优美宜人。堤顶的柳树和灌木使良田美池堤变得摇曳多姿,道路右侧设置为景观斜坡,高速机动车道如今完全被隐藏在树荫中,一侧的柳叶湖湖水荡漾,而另一侧连片的鱼塘展现着湖湘田园风貌,良田美池,风光无限(图11)。

3.2.2 老堤角生态记忆空间的塑造

老堤角是围湖造田年代留下来的深入湖面的一个三角形堤角,堤内由附近村庄及农田间的多个单一水塘通过沟渠水坝连接,逐渐演变形成多个水塘相连的湿地系统。堤角肌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保留至今的老堤角是柳叶湖别具特色的湖区农业景观结构。规划之初,政府决定完全拆除老堤角,因此,如何利用老堤角的现状,如何保护老堤角的生态记忆并形成新的景观空间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能够保留老堤角,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为例,提出湖面中的堤对创造丰富空间层次所起的作用,同时对老堤角保留与否做了两个方案进行对比,总结了保留老堤角的优势:1)保留了长期形成的社会生态记忆;2)丰富了水面空间,形成了深入水面的休闲空间,同时提高了柳叶湖的景观辨识度。设计从平面上创新,保留水塘肌理连通利用,竖向上降低标高,连通外湖;功能上农田水塘转为风景区,营造空间丰富的堤内堤外不同的环境,堤岸的修整又增加了湿地和草沟集水、暗渠净化排水等功能,对雨水净化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老堤角的改造既满足了退耕还湖的水域保护要求,又保留了场地的肌理形式和文化记忆(图12~13)。

9 生态记忆载体分析图Analysis diagram of ecological memory carrier

10 环湖大道方案对比图A comparative map of the lake rim avenue scheme10-1 原设计填方图Original filling plan10-2 利用现状实现人车分流的堤顶设计Dike top design that uses local condition to separate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3.2.3 动物生境管理与植物群落建植

现存的自然景观元素,例如堤上的柳树、岸边大面积的芦苇、连片的鱼塘、成群的白鹤、繁茂的果树和周围的农田,都可以被看作是重要的生态记忆库,是延续社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为未来的植物配置奠定基础并确定基调。

位于柳叶湖东侧的良田美池段东北面有大量环境良好的农田,借助湖堤及成片的池塘风光,堤岸种植场地原有的柳树,原生树种更能抵抗自然和气候的变化,同时塑造特色的良田、果园景观。鹤山画障段定位为区域性公园绿地,保留场地原有大片橘林,结合护岸及滩涂空间,补充点缀性植物,营造生态滨水岸线。

白鹤山因白鹭喜聚于此而得名,每年4—9月,聚居鸟类数以万计。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还包括为白鹭提供优质的栖息地,实现引鸟和留鸟;设置观景栈道在其间穿梭,提供观鸟平台等小体量构筑物;设立观鹤台,达到最大限度人与鸟类的互不干扰。而今,柳叶湖从片段化林地转变为乔灌草相结合的湖泊湿地,湖鸟不时从水面上滑过,鸟类多样性指数明显增加,改善了其生态多样性(图14~16)。

12 老堤角方案对比总结Comparison and summary of old dike angle plans

13 原生驳岸和生态小岛Native revetment and ecological island

14 乔灌草相结合的湖泊湿地植物种植Lake wetland plants, acombination of arbors and shrubss

15 枕木亲水栈道Hydrophilic plank path

16 青翠的竹林与平静的湖面Lush bamboo forest and still lake

4 结语

柳叶湖将河道社会生态记忆和城市景观建设结合起来,社会生态记忆载体相互强化,通过空间将生态和记忆载体连接起来,维护公园的连续性和质量。通过记忆载体的识别、存储、重构、嫁接、转化,从而创造出具有社会生态记忆的景观。设计探索了景观的情感能力,将过去的人们记忆和地方的情感带入现在,研究如何将过去的痕迹融入日常景观的体验中,使场地成为集城市湖泊、生态记忆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滨河带。项目的建成改善了周边环境,刺激了常德市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城市开放空间。

在这个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都以专业的角度和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多个方案的多方比较,努力实现社会集体记忆对于景观营建作用的理解和实践尝试,探索如何将时间深度和空间结构共同构成的生态记忆尽可能地保存在我们的实践中。城市化还将继续侵蚀各种古老的文化景观,希望通过场地的营建、故事的重述,追寻人们曾经珍爱的回忆,再现城市中逝去的集体记忆。

注释:

① 设计团队:张文英、肖星军、汪耀宏、何铭谦、莫继宗、梁丽玲、黄文烨、苏春燕、陈乐乐、苏树文、梁恺峰、冯劲谊。

② 图1、9由作者自绘;图2中20世纪30年代图依据常德城市展览馆模型绘制,20世纪30—90年代图依据常德城市展览馆模型绘制,未来规划图依据常德中心城区规划示意图(2009—2030)绘制;图3~6、10、12来自《常德市柳叶湖环湖风光带15 km规划设计方案》;其余图片均为作者自摄。

猜你喜欢

载体景观记忆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