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发展 创新引领转型
——新中国成立以来淮南市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综述
2019-12-03周方勤王晓蕾淮南市科学技术局
文/周方勤 王晓蕾(淮南市科学技术局)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东与滁州市毗邻,东南距省会合肥市区95公里,西南与六安市相连,西与阜阳市相接,北与亳州市、蚌埠市交界。辖寿县、凤台县2个县,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5个市辖区以及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共8个县级行政区。总人口390万,总面积5533平方公里。
淮南市因煤而建,伴煤发展。1950年,淮南市政府的前身——淮南矿区行政办事处成立;1952年,建立省辖淮南市。淮南是全国十三大煤电基地之一,煤田远景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180亿吨,占安徽省的70%,华东地区的32%,是黄河以南最大的整装煤田;总装机容量1203.8万千瓦,占安徽省的30.6%;其中皖电东送机组装机容量770万千瓦,占安徽省的73.3%,是名副其实的华东“工业粮仓”。
一、政策保障,先立先行
淮南市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是安徽省仅有的两个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之一。1990年,淮南市与合肥市同步进入全国37个大城市行列。
1959年,淮南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1973年,首次成立市科技局。1990年,市委、市政府做出科技兴市决定;1991年,安徽省科委确定淮南市为全省3个科技兴市试点城市;1992年,淮南市进入首批国家科技兴市试点城市;1995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截至2018年底,淮南8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2014年,淮南被确定为全省首批5个创新型试点城市。
1992年,淮南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科技兴市领导小组,在各区(县)、乡镇、大中型企业中开始配备科技副职或技术领导职务;出台了《关于科技兴市的决定》《淮南市科技兴市战略纲要》和《关于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决定》等一系列政策。1995年,淮南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施行《淮南市科学技术资金投入与管理规定》,这是安徽省较早以地方立法形式出台的科学技术资金投入规定。此后,淮南相继出台了《淮南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长令第103号)、《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规范和保障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2019年,《淮南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完成,并进入安徽省人大审议程序。
二、人才队伍,不断优化
1985年,全市共有中专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29439人,其中中央部属和省属单位13739人、市属单位15700人,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煤矿、电力、化工、机械、电子、造纸、纺织等系统。1989年,仅市属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就增加到22908人,其中高级职称901人、中级4014人,分属16个专业。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两淮会战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淮南矿务局从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引进成套先进设备和技术,选派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到国外学习考察。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专家,也分别到淮南矿区作相应的技术服务,并对当地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随着中外科技交流的扩大和创新能力的增强,西欧经济共同体、日本、波兰、英国和澳大利亚等也组织专家来淮南学习煤矿开采技术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淮南中外科技交流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成长。
1977年,全国首次煤炭科技工作会议在淮南谢一矿召开,淮南矿务局介绍了“三下”采煤技术经验和有关科研成果。198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三次率专家组到淮南煤矿进行综合考察,召开学术讨论会,并作了《统筹法、优选法》的学术报告。2009年,时任淮南矿务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袁亮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本土院士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8年,全市新增院士工作站4家,共集聚“两院”院士12人;参与绩效考核的8家院士工作站,共完成国家、省级科技项目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20个、自主研发科技项目15个;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技术)、新设备(材料)49个;签约院士及科研团队15个,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各1项,实现利税14683.6万元,新增经济效益46961.8万元。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获得优秀等次,全市绩效评价中共有5家达优。2018年,新认定“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0家,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设立“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49家,“1133”研发创新团队31个。
三、科技投入,逐年增加
1994年,淮南成立了具有银行功能的股份制科技开发信用社,这是全省首家、全国第二家开始试验推行建立的科技多元化投入体制。2003年,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淮南市科技三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1988—1991年,市科技三项经费连续四年翻番,到1992年达到市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1%;到1993年市科技三项经费增加到120万元,到1997年为400万元,达到市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0%~1.3%。“十五”期间,市科技三项经费实现投入2747万元,带动社会投入3.87亿元,新增销售收入12.75亿元,新增利税2.14亿元,争取省、部政策扶持资金2000万元。
2017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与政策兑现资金达3500万元,比1993年增长了18.4倍。2011—2017年,市级科技计划共立项285项。R&D经费投入从2011年的6.0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2.9亿元,累计投入83.03亿元,增长了112%;R&D支出占GDP比重从2011年的1.01%增加到2017年的1.34%,增长了32.7%。2014—2017年,全市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总额达10.38亿元,共减免税额1.45亿元。
2018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14.2亿元,在全省排第8位,较上年增长9.9%;研发投入强度1.34%,在全省排第8位;科研机构研发投入1.65亿元,总量在全省排第2位,增幅68%,在全省排第3位。全市共有125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额6200.77万元;有85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总额4676.16万元。
四、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在科技投入的持续发力下,全市企业创新主体日益壮大。1985年,淮南市民营科技企业起步,至2005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及民办科技类企业单位达77家,完成技工贸收入13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09年的27家增加到2017年的85家,增长了315%。2018年,淮南生物及新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现产值19.9亿元,矿用电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现产值14.8亿元。
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创新型(试点)企业11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3家、市级8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产值分别从2011年的21.7亿元和99.4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3.4亿元和121亿元,分别增长8%和22%。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30.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幅26.9%,增速居全省第2位。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2007—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从1511件增加到5381件,增长256%;专利授权量由845件增加到2358件,增长179%。截至2017年底,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01件,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6件。全市共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专利金奖4项、省专利优秀奖7项。2018年,全市申请专利5460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550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4件;全市通过“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74项,合同成交总金额6.08亿元。2012年以来,全市通过“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481项,合同成交总额26.5亿元。
五、创新平台,量质齐升
1982年,电子工业部第八研究所从甘肃搬迁至淮南,带动了淮南及安徽光纤光缆产业的发展壮大。2018年,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成为国家级高新区,依托大数据产业基地,强化“互联网+创新创业”,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淮南创新发展“带头兵”。1994年,毛集成功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8年,获全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并于2012年作为“减灾消贫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代表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参加里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2018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淮南市支持与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通过与大院大所科技合作,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安徽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获批组建,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截至2018年底,全市138家企业建立了研发平台,其中矿用机械电子、煤化工等传统产业有70家,占总数的50.7%;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开发、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战略性产业有36家,占总数的26%;农业及其它产业为32家,占23.3%。全市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绩效产出表现良好。2017年,规上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400个,开发经费支出5.54亿元,产值62.3亿元,其中大中型企业新产品开发105项,开发经费支出2.3亿元,产值43.8亿元。大中型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研发支出、产值分别占规上企业的26.3%、41.5%、70.3%。
全市大力推进“1+3+8”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战略。截至2018年底,全市拥有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省、市级备案众创空间17家,列全省第一方阵。2011年,全市创新平台总数为56家,2017年,全市各类创新平台总数达260家,增长364%,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9家。2018年,全市国家级创新平台总数达8家,居全省前列。
六、科技成果,影响广泛
淮南煤炭科技始终领先于行业水平。1903年,清政府开办了淮南第一座煤矿——大通矿井。1949年1月18日,淮南煤矿和平解放,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建设。“一五”期间,煤炭年产量343万吨;“二五”期间,煤炭年产量达1294万吨;1960年,煤炭年产量达到1641万吨,成为当时全国闻名的“五大煤矿”之一。
淮南复杂的地质条件,瓦斯、水、火、地压、地温等五大灾害曾严重制约了煤矿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淮南从技术创新入手,破解难题,以攻关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为始,大力发展瓦斯综合治理、快速建井、地压、地温及防治水技术攻关,创新了技术和管理理念,攻克了一系列影响淮南矿区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难题,形成了以瓦斯综合治理为引领的技术体系和五大成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面钻孔抽采采动影响煤层用采空区瓦斯技术集成与示范”、“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煤矿深部围岩结构与应力场探测分析系统研究”、“973”计划“煤炭资源安全开采的关键理论研究”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两淮矿区煤层群开采条件下煤层气抽采示范工程”等7项国家科技计划,取得了“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等20项关键技术创新成果。2005年和2011年,国务院在淮南召开了全国瓦斯防治现场会,推广淮南瓦斯治理的20种理念、50项技术、50项管理方法。淮南瓦斯治理18项企业标准被吸纳上升为行业及国家标准,淮南煤矿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承办了4次中国(淮南)煤矿瓦斯治理国际会议。
1978—1990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931项。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共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800余项。1997年以来,全市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25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8项。争取到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2个、攻关计划1个、重点推广计划1个、创新基金 17个、“863”计划 2个、火炬计划6个、星火计划10个。
七、农业科技,成效显著
20世纪50年代初,淮南农技人员进行根外施肥与防病灭虫除草相结合的试验和示范,并于1957年完成科普书稿《农作物根外施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安徽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6—1990年,全市每年推广根外施肥3~4.5公顷,累计增产粮食9000万公斤。1955年,淮南农技人员编制出版《配粪的制作与施用》科普书稿,并在全省加以推广施行。
2016年,国家级淮南(凤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获批,3.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力推进,培育2000万以上重点粮食加工企业6家;初步建成了粮食产业园、休闲农园等8大园和1个培训中心,形成了现代粮食、蔬菜、观光园艺三大主导产业和一个涉农现代服务业的“3+1”产业体系。
2018年,全市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专家181人,引进、选育、推广农业科技新品种220个。市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扶贫项目,以及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了利益链接机制的企业,2016和2017年拨付科技扶贫专项资金450万元。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机遇呼唤新作为。一部“二十四节气”历史大百科全书,是淮南人民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巨大贡献。带着这历史沉淀,70年来,淮南投入到“发展煤电化,建设能源城”“以少胜多古战场,又多又快能源城”的创新实践之中,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淮南正以昂扬的姿态,奋发有为的精神,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奋力书写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转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