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程群组建设与实践
2019-12-03孔令奇张婧楠
孔令奇, 张婧楠
(1.中原工学院 服装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2.上海安正时尚集团研发中心, 上海 200050 )
2010 年,斯坦福大学提出21 世纪本科教育的四大目标:广博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多元文化认同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塑造、适应性学习能力的建设[1]。在我国,高等教育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过程中也在积极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区域发展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针对目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3种“脱节”问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课程教学与学生考核评价体系脱节、课程教学与教师队伍建设脱节[3]。为深化专业课程的融合,本文构建了以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目标的课程群组。该课程群组主要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将传统服饰文化理论与服装创新设计教学相结合,促进服饰文化理论的现代活用。
1 基于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程群组建设
构建以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目标的课程群组,以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该课程群组融合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第五学期的“采风”“民俗服饰”“成衣工艺”“服装陈列”4门课程,以“大课程”整体意识对其进行统筹设计、优化整合。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关联性,完善课程模块,构建合理知识体系,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开拓了“实践-理论-实践”的课程群组教学形式,强调课程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4]。由课程教学转向课题教学,由讲授课程向混合教学转变,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该课程群组加强了艺术类课程与工程类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融合。
1.1 重构“智”“劳”融合的教学体系
课程群组的教学体系构建以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融合为着眼点,致力于在理论学习中导入实践,在实践中补充理论,纠正对理论知识的错误理解,及提高学生设计的文化源动力和创新实践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
4门课程的融合设置遵循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原则。将“采风”实践课程作为先导,以助于挖掘服饰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为后续创新设计奠定基础;利用“民俗服饰”课程进一步解决“采风”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服饰文化的人文特征和审美情趣,积累更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加强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源动力;“成衣工艺”实践课程有助于对创新设计进行物化表达,是技术支撑;“服装陈列”课程主要是对设计实物进行展示与推广,以加强服装设计作品的视觉表达力和市场推广力。课程群组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群组体系
1.2 实施“上”“下”混合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依托自主开发的APP教学软件和自建网络教学平台,随时推送预习材料和语音讲解,发布教学任务。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数据分析,总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通过分析课程数据、量化学习状况,帮助老师更加精准地把握教学状况,以便在“线下”教学中针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与讲解;通过相关的学科竞赛和专业大赛(如各级各类服装设计大赛、“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促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教师积极地将服装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引入课堂,将企业实践与课堂教学高度对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新实践平台。具体教学模式见表1。
表1 课程群组教学模式建设
学生应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分析,具有较强的文献检索与分析、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具有创新的设计思维及进行相应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师要积极转换角色,在加大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性创新实践能力。教师从以往单一的理论讲解和实践指导转变为复合型、融合型引导。教师要积极关注课程的最新发展,将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前沿知识引入课程教学之中,采用多形式、多手段地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 基于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程群组教学实践
2.1 教学任务的设置
课程教学流程为:选定课题任务→制定设计方案→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学习与成果评价[5]。课程群组的教学任务设置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知识共享”为目标,针对每门课程各有侧重,要求学生通过对“线上”教学资料的了解与学习,选取“线上”试题库中的专题课题(如服饰造型艺术与创新研究、服饰文化调研、服装企业合作项目、创业项目等),自主形成不少于3人的设计团队,通过自行讨论与教师指导,确立具体的研究目标。教师根据课题内容进行任务分解,然后根据课题任务和教学内容对不同课程设置考核方向、内容与标准。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自学、会学的方法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适应社会的职业技能。将这3种培养技能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
2.2 课程群组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题驱动的方式开展课程群组的实践教学活动。以课题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与应用性为最终目标,使各门课程的教学既相互关联又各有特色与侧重点。
(1) “采风”实践课程。课程群组教学采用实践探寻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挖掘研究对象。通过“采风”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入现场、亲近事实真相地去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原生状态。采取“小集中、大灵活”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通过自由组队的形式来探寻服饰文化的多样表现形式,并从中挖掘创作灵感、整理设计素材,从而提升学生捕捉灵感的敏锐性和设计观察的能力;通过每日记录的形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采用定期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文献查阅与资料分析的能力。在“采风”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还未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仅凭生活阅历和固化思想进行观察与分析,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对服饰现象认知的不足与文化理解的误区,由此更加明确服饰文化理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2) “民俗服饰”课程。服饰文化的理论讲解是“民俗服饰”课程的重点。结合“采风”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民俗服饰”开课前,通过“线上”答题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数据分析,明确“民俗服饰”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设置基础性和方向性相结合的教学重点与学习路径。根据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无规划的特点,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凸显内容的模块化[6]。将课程内容分为服俗惯制、艺术形式、文化内涵与审美、传统工艺与创新设计5个模块。在“线上”发布资料,让学生进行预习和问题讨论,在“线下”让学生再针对难点进行分析和应用。在每个知识点和章节学习之后进行定期的“线上”测试,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4],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服饰文化现象、提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该课程要求通过系列效果图的形式展示设计方案并作出相应的预算,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3) “成衣工艺”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服装关键部位工艺要领之后进行自由设计,教学内容作为“大课程”项目作业的技术支撑。利用2周的时间指导学生针对前期的设计图进行工艺制作制成服装,利用结构和工艺技术来修补设计图纸中的缺陷与不足,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在熟练掌握典型传统服饰工艺的基础上引入对服装新工艺、新技术的讲解,引导学生在传承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实践,实现产品创新。通过该课程的实践训练,加强学生对从平面设计图到立体成衣过程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 “服装陈列”课程。基于前期的准备,最后进入到服装陈列展示的环节。“服装陈列”课程重点学习服装视觉营销空间的设计,从空间上去展示服饰产品。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线上”展示平面图片成果,并开展网络投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从而获取更广泛的产品评价。在“线下”,学生依托艺术展厅对服饰产品进行自由组合,形成主题明确的陈列展示,并进行小范围的产品推广与销售。在展示的过程中还进行校内观展者无记名投票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平台,最后根据投票数和销售量进行成绩的评判。此外,将课题成果展示与党团活动相结合,在校园里开展相关的服饰文化传播活动,自觉弘扬传统服饰文化,为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此环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产品的展示性营销与市场推广,努力与市场接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及职业竞争力。
2.3 教学成果的评价
课程群组的考核侧重于过程性表现和原创性表达。将研究课题分解之后,针对每一个任务点进行课程教学评价。专业教师能够发挥专业特长,对学生积极引导、及时点评,并对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对相应工作进行调整。过程性考核还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记录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在最终成果展示过程中,邀请校内外专家和企业人士进行多角度的评判[7],力求做到多渠道、立体化评价,引导学生的学习与市场需求接轨。课程群组评价体系见表2。
表2 课程群组评价体系
注:考核人群中任课教师为“大课程”群中的所有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学生为接收课程群组系统学习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校内外专业人士为校内相关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工作室的设计师等专业人士。
3 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
基于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程群组建设已经历3年的建设与实践,教师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运用能力明显提高,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不断开拓前行积累了经验。
教学改革的实施与应用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有创造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去观察、尝试、感受、体悟、总结、发现,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由“线上”学习的数据统计分析可知,95%以上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理论知识任务点的学习。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多为650 min,平均学习时间为410 min;参与课程讨论最多达到63次,平均参与互动讨论为33次,章节随机测试的完成量达到98%以上,课程综合考核成绩达到80.5分;通过改革,课题组积极与艺术作品展示APP“笔加所”合作,开设了“采风”成果展示专栏;完成了“民俗服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和运用推广;同时,学生参加服装设计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的意识明显提高,多次获得服装设计大赛奖项,连续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二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获得校级创新创业大赛多项,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除此之外,学生积极与企业合作,完成与郑州沐客产品设计有限公司合作的“年小红”等项目。通过课程学习切实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4 结语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以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目标,将中原工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第五学期开设的4门课程进行融合,实施前后衔接、相互验证的课程群组式教学。具体为:第一步:进行“采风”调研,发现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第二步:结合前期调研,开展服饰文化理论学习,实现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案;第三步:生产实践,形成传承与创新的产品实物;第四步:产品展示与推广,推进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基于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课程群组建设,开辟了专业教学方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学参与度,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实现有效的创新实践,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综合专业能力,加强了教学团队的建设,为服装服饰设计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