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对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2019-12-02张晓晶

读天下 2019年30期
关键词:研究探索传统文化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树立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结晶的集中呈现。大学生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结合,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而且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随着传统文化精义教学体系的变化发展以及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对于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对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探索创新也刻不容缓,传统文化精义教学在教学实践上的不断突破创新对于发挥校园培养人才能力、加强大学生文化创新意识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都会有着十分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新时代下对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显得格外迫切。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研究探索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其中蕴含的精义更是值得继承与发扬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精义教学作为现今传播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课堂教学更是因其是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的主要方式因而得到了不断的研究探索。随着新课程改革对于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新课改后教育理念的核心,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正确的师生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水平,利用教学实践的有效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将传统文化精义融入生活实践;教育观念的改变对于传统文化精义教学进一步的发展也会有着明显的成效,而本文也将对传统文化精义教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一、 传统文化精义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高等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大学传统文化精义教育是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主要来源,然而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传统文化精义教学存在着内容狭少、教学方法单一、古板无趣、教学实践缺乏等具体表现,使得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课缺乏兴趣,传统文化精义教学不能产生实效。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网络文化冲击。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途径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网络文化由于其本身虚拟化的特征,很容易使学生忽视现实生活,导致大学生互相之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影响;同时网络文化信息的良莠不齐,容易使大学学生产生思想混乱。

教师教学能力、作用的缺乏。教师担负着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的责任,因此教师需要发挥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而目前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的责任,对其具有抗拒性;同时教师无法将传统文化精义与课堂教学结合也导致着传统文化精义教学不能有效进行。

对于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的缺乏重视、网络文化的冲击等等使得传统文化精义教学在新时代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其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弊端仍较为明显,对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必然的,只有传统文化精义教学实践得到创新突破才能实现文化精义的传播延续、发展繁荣。

二、 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的教学实践

传统文化精义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打造活跃的课堂;同时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讨论,使学生能够逐渐的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传统文化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显得摇摇欲坠,因此在传统文化精义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增强学习能力是重中之重。例如在《论语》《老子》等传统文化典籍学习中,教师就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方式并引导学生的思考,传统文化一直以来显得十分的枯燥无味,自主的学习方式更加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在课堂讨论“儒释道会通与士大夫人格”的时候,大家也会更加的具有自信,使不同的文化观点互相碰撞,在潜移默化中使传统文化精义教学产生实效。

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个性化的教学实践的科学有机结合也是传统文化精义教学实践中一次成功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引导,采取多样性的实践活动也会使学生们接受到传统文化精义的熏陶,对于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都会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正如在《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书籍讲授过程中教师就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方式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他们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不断的传承下去;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讲述必要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建立文化认知。

三、 传统文化精义教学实践总结

綜上可知传统文化精义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代需要的,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文化精义教学实践创新虽有瑕疵但实际效果较为显著,我们理应积极的探索实践使传统文化精义教学实践能够不断突破,使传统文化精义教学更具实效。

参考文献:

[1]郑淑荣.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修课的探索与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7).

[2]王宝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5).

作者简介:

张晓晶,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建筑大学。

猜你喜欢

研究探索传统文化
幼儿科学活动的研究与探索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建筑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