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走进课堂
2019-12-02顾小丽
摘要:生活永远是最好的学习与教学的素材,生活中每时每刻发生的每一事件、每一环节都具有教育意义。《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这实质上告诉我们: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应当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并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才能使所学知识真正得到理解、巩固和深化。
关键词:生活;学习;教学
一、 注重生活实际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数学问题,使数学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有机融合,使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那么就应做到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教师学会收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东西或事情。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首先通过谈话:老师在课前拍了一些照片,你来猜猜是什么?(课件出示不同角度拍的照片:遥控器、杯子等。)
师:我拍的是同一个物体,怎么会得到不同的照片呢?
以此来引入教学,最后又以“小朋友们真爱观察”来结束这一环节的教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用暖心而又简短的谈话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环境,一句简单朴实的夸奖增进了课堂情感的交流,更鼓励了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让学生从现实背景中引发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而爱上数学学习。
二、 经历探究过程
《新课程》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因此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是通过他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主动建构的。”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进行交互作用,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得到深化,学生的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有意义。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创设猪八戒分西瓜的生活情境,积极性很高,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分一分、折一折、剪一剪、涂一涂……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操作活动、交流,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理解与掌握知识,解决了问题。经历了自己主动建构分数的一个过程。
如在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学会数数。我就从一个小组、全班、全年级、全校人数方面入手,讓学生数一数学生人数的形式展开,学生的方法很多,从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一十一十数再到一百一百地数,根据具体的数据确定不同的数法,在整一个过程中学生方法很多,也不需要教师太多的提示,学生就能用合适的方法来数。那么我想在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学习内容要求生活化,有时就地取材也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
三、 演绎课堂生活
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是为了解决书本上已经处理过的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自觉地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例如教学“旋转与平移”时,学生对于往右上方的移动是不是平移产生了争执,有学生也提出了人在过桥的时候既有旋转又有平移,我就顺着学生的思路,一个一个问题的去进行解决,在解决分析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玩跷跷板呢?我翻跟头的时候呢?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中得以提取,此时,学生已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我对学生的生活原形、学生的原有认知更加熟悉,有利于教学的及时调整并有效进行。
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显然是优化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就应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和本地实际,恰当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 以身言教
就如因材施教一样,不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与人格的培养。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仅是传统的数学理念,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用心投入,以情动情……只有火才能点燃火,只有心才能塑造心,把批评转化为亲和的魅力之帆,才能使孩子在人生的航程里不断调正方向,让孩子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在智慧化教学进程中,广大教师各显身手,大胆实践,投入了满腔的热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然也收到了可喜的回报。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各种现代化教学的各种硬件操作与各种软件的运用而不被时代所淘汰。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与联系。从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当然,在自身的学习中,更应认识到这一点。为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们要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中,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努力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探究,教到实处。
当我们立足于课堂时,应时刻牢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就必须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抓住数学学科的本质,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在互动的课堂教学中呈现真诚融合的感情碰撞,和谐自然的师生交流,让每一节数学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地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实现课堂教育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顾小丽,浙江省嘉兴市,浙江省嘉兴市乌镇植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