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搞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2019-12-02郑娜

读天下 2019年32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数学主要是研究数量与空间形式关系的学科,揭示了客观实践的内在规律。小学生学习数学,可以提高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展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还能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分析了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意义,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现路径,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害怕学习数学,主要是由于数学的逻辑性太强。数学是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因此,重视小学数学教育综合训练是十分必要的。素质教育不同于以往数学教学中的题海战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素质教育对小学生的语言思维训练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数学课上开展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分析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形成自己的獨特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行素质教育的路径

(一)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很简单,但很多知识需要去判断和分析,这就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多方面去思考和判断,在思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为数学教学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一堂课中。

(二) 重视学习情境创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创设丰富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情境的创设既要结合教学目标,又要生动地运动数学语言。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问题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有探究性的,不宜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而且,作为一名教师,学生应该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在当今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情境的创设也要有时代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例如,教师在分数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亚洲杯的得分,例如第一场小组赛中国进了1个球,澳大利亚进了3个球,第二场小组赛中中国进了2个球,韩国进了2个球,第三场小组赛中中国进了1个球,日本进了2个球,每进一个球得一分,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在思考和计算的过程中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了解到了有关国家和足球杯的知识。这样的问题具体而富有时代气息,自然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三) 利用生活实际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生活材料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培养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生活和课堂上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加深对数学的印象。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等底等高特征时,教师可采用提问方式,要求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为什么有着相等的面积。从图中观察需要满足哪些“等底”条件,再观察“等高”条件,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两条平行线是否保持相等的距离,再加以利用。由此归纳出结论,平行四边形满足了等底等高的条件,面积就会相等。得出这一结论,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学习其他知识点。

(四) 以探究行为为主

仅仅依靠数学课上学到的数学知识不能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生能够学习数学,摆脱教师和教科书的限制,在更广阔的数学世界中实现更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为小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索性学习活动,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使用教具,在教学生识别图形的时候可以用剪刀、剪纸、胶带等方法切割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为了完成模型制作,小学生必须从每个平面的点、线、面出发,了解每个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

(五) 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数学知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负责给学生梳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清晰地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之后再让学生梳理课本上的知识点,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学科的知识。但是从实际的学习方式来看,基本上都是教师承担了各个学习的重任,学生过于被动地接受教师梳理的知识,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无法将这些有用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当中。因此,在课堂上注重从总结公式、概念的表达,以及概念的使用范围等方面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每节课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梳理知识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以教学“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的内容为例,教师先给学生简单的提示,让学生按照之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内容去思考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的求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按照教材内容自主学习,并且学会从圆柱与圆锥的概念、圆柱与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其运动等方面自主梳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由此,让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梳理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素质教育是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要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要更加重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培养更多实际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永贵.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实现方法[J].学周刊,2018(5):105-106.

[2]范冰珊.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78.

作者简介:

郑娜,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风陵渡联校北城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