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实践能力
2019-12-02向征
摘 要: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新时期,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实践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即通过分析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性,进而对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实践能力的相关策略做了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实践
一、 意识形态的内涵及特性分析
意识形态是一种对事物的感官思想,其是思想、观念、概念、价值取向等要素的总和。个体意识形态的建构受社会环境、思维能力、认知水平、教育宣传、群体效应等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据实际而言,意识形态通常具有以下几点特性:其一,现实性。虽然意识形态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但其并非是没有实质的空洞化理论,相反其与现实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意识形态大多都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其也影响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其二,总体性。意识形态是由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成,其涵盖了思想政治、艺术、经济、道德、伦理等多元化的意识结构。其三,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它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它是相对独立的。其四,依赖性。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的,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存在。通过对意识形态内涵及特性的分析、理解,这就能够助益高校辅导员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以此提高其教育实践能力。
二、 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实践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 提高意识形态鉴别能力
鉴别分析意识形态教育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是开展意识形态实践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诚然,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倘若辅导员对学生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都不甚了解的话,那么自然就难以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制定科学工作方案,也难以将意识形态实践工作引向深入。可见,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实践能力过程中,首要任务即是培养其优秀的意识形态鉴别能力。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鉴别能力,关键需要把握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实际长发现意识形态的共性问题。现实性作为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在高校辅导员鉴别意识形态问题时,就应该秉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留心现实生活中意识形态领域的共性问题(如攀比、作弊、拜金等问题),心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发现个性问题。如此才能够抓住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的重点、要点、难点,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策,
二是要多渠道获取信息,多维度的研判分析问题。正如上文所言,意识形态具有总体性特征,其内涵尤为丰富、影响极为深远、组织结构也异常复杂。因此高校辅导员在鉴别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时,就不应该将视域囿于一隅,而是应该多维度的研判分析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高校辅导员首先就应该开张视听,利用多种多样的渠道、方式,搜集整合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相关信息,善于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了解学生意识形态状况。针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具体问题,辅导员也应该从社会环境、思想政治、道德观念、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去分析研判问题的本质所在。譬如面对大学生之间存在的盲目攀比问题,我们既要从社会环境因素收入分析,同时也需要结合学生的价值取向、文化素养以及学校所做的教育宣传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深入的分析,这样才有利于掌握学生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诱因。
(二) 提升意识形态思考力
意识形态思考力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琢磨的能力。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对待任何事物都需要深入思考、认真琢磨,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自然也不例外。在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工作中,只有实事求是的就意识形态工作的真实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才能够做出最正确、最有效、最方便的工作策略,才能够确保教育实践工作的实效性。由此可见,切实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思考力亦是增强其教育实践能力的关键步骤。提升意识形态思考力,则又需要把握以下关键点:
一是要善于辩证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工作中,诸多辅导员之所以不能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案,其根本原因之一即是没有抓准意识形态的本质。例如针对学生不讲诚信、喜欢舞弊的现象,很多辅导员便片面地认为这是“思想道德”层面的问题,而对学校的教育宣传及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状况等决定性因素置若罔闻、视而不见,以此采取单一的思想道德教育。显而易见,这样的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工作的实效性是得不到保障的。
二是要坚定政治立场,切实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功能。意识形态问题林林总总、纷繁复杂,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只有切实抓住关键性问题才能够确保工作实效。据实际而言,政治功能是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工作的核心所在。因此在高校辅导员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锐性,要以立足政治工作大局,思考如何发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工作的政治功能,切实提高该项工作的实际效益。
(三) 提高创新工作能力
现目前,我国仍处于改革开放重要时期,也正朝着国际化的目标大步前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发展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辅导员只有在思想上保持着敏锐性与开放性,在工作上不断创新实践,才能够随机应变妥善解决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问题。为了做好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以下创新能力:
一是提升理论创新能力。高校辅导员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新时期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理论创新,要善于将新的教育理论应用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之中,以此提升工作实效。
二是提升工作机制创新。要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风险评估机制、教育宣传工作机制、责任领导机制、考评机制等,全面保障意识形态工作有序开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必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为了有效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就必须要提升高校辅导员教育实践能力。上文即主要从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鉴别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做了具体的论述。
參考文献:
[1]苏平富.高校辅导员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探析[J].观察与思考,2013(4):32-34.
[2]何磊磊.提升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8,50(3):52-55.
作者简介:
向征,重庆市,重庆商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