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2019-12-02王异凤
摘 要:小学数学的知识比较抽象,且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难形成系统的思维体系,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与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会产生冲突,进而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的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并与学生的认知联系起来,逐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在小學数学中,教师在课堂之上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多给学生学习和表达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小学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特殊性,教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数学文本知识的跳跃性和学科知识的结构性以及学生的差异性等等内容都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在转换知识的过程中,多多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从而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现状
(一) 小学数学文本知识的跳跃性影响学生思维能力
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的文本知识都具有跳跃性和简洁的特点。但是小学生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思维模式很难跟上文本知识教材的内容,使得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的心理,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抵触。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以教材中的文本知识作为基础,尽量多使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将所要讲述的知识表达出来,从而给学生整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在学习《乘法与除法》的时候,如果只是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解释,学生在思维上很难理解,学生的思维被打乱,就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乘除法,主观上很难理解其真正地用法。因此,教师就可以使一些形象的例子,举例证明乘法和除法的原理和使用,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
(二) 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具备概括性和跳跃性以及抽象性等多种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蕴藏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是这却忽略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材的基础上,在课堂之上适当地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补充,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适当地扩充知识,不断提高数学教材与学生认知水平的统一与平衡,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 数学教材的复杂性影响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数学教材一共有十二册,这些教材当中不乏一些复杂的内容。而且部分教材不是以学生的思维模式而设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很难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的思维联系在一起。同时,部分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旧知识与新知识的交融使得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不够系统,因此,学生们主观上很难构建科学的数学系统,进而影响学生养成正确地数学思维。
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 整合数学教材,发散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教材的作用,把数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授课的具体内容,同时,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能力的掌握上相对较差,教师要以此为出发点,对其加以正确的指引和调整,为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过程中,首先要在备课阶段,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再结合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对需要授课的内容加以整理和科学的设计,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角形》章节的讲解中,教师在授课前可以事先准备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图片,如房梁等,帮助学生们初步的认识生活中的三角形。然后,在给予学生们发言的机会,说出自己在生活遇到的三角形,并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那些东西是三角形的,可以用其他的形状来代替吗等问题,指明学生们的思考方向,发散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并且可以有助于学生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所需要学习的知识。
(二) 遵循学生思维的提点,构建教学结构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们的思维特点为基础,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结构进一步的完善。只有采取这种方式,才能够促进学生们理解数学中的基本知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章节教学中,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在对“小数乘除法”章节教学中还由几个课时的距离,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先对之前所学的小数加减法进行一定的回顾,让学生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在对知识的中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使得学生们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三)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强化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时候,应当从教材入手多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在“提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并采取多样化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不断提问、质疑和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才是实践者和真正的参与者。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将抽象的改变转化为可视以及可感的知识和物体,从而逐渐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根据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情况来看,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们的思维能力的构建,必要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颖奇.真知灼见源于多思善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59.
[2]王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22-123.
作者简介:
王异凤,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彭州市丽春镇北君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