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小学生写作灵感的培养

2019-12-02罗荣

读天下 2019年32期
关键词:策略方法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老师我也想写呀,可就是不知道从何写起,脑子里空荡荡的。”这恐怕是不少学生对作文的共同感受吧!究其原因,没有“创作灵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谓“灵感”,就是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时,突然在脑海里闪现出来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作文内容间接透露着小学生对生活及周围世界的认知和看法,体现着小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积极的态度,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获得作文写作的灵感,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灵感培养;策略方法

作文写作水平通常体现着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对学生来讲,作文写作要依赖课堂学习和阅读积累,从中挖掘吸收写作素材,来提高写作水平和获得写作灵感。对教师而言,要想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还需注重平时的语文写作教学,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文学知识积累、加强专项训练、增加生活阅历等方面加强对学生写作灵感的培养。

一、 在阅读中培养创新灵感

灵感是很现实的,虽然有时候来的“突然”,但是这种突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没有灵感的根本原因就是对生活体验太少,没有在生活中积累。很多学生对阅读时看到的东西感到厌倦,看多了根本就没想过的新东西,直到有一天在生活中看到了久久存在脑海的事物,他们就会想到曾经在阅读中想过这种东西。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积累那些有意义的事例,对生活充满情感,在写作的时候就不会缺乏灵感。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做笔记,并且内容都是安排好的,此外,每周还进行集体阅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体会阅读的情感,并且检查学生的笔记情况。另外,为了防止学生为了应付作业而摘抄一些意义不大的段落,随便记录一些东西,所以我并不安排太多要求学生摘抄的任务。一般情况下,只会要求学生记录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还有就是在记录的后面加上自己的想法以及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有个学生记录了“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这句话,由这句话联想到以前记录的“一个鸟在开着门的笼子里不出来”和“一只鸟在笼子里怎么挣扎都出不来”,以上画面反映出不同鸟的心理变化,之前努力想出去的“恨”,到后来的不愿意再尝试逃出去的屈服于现状。这种心理变化也可以应用在人的身上,等到以后作文时要写相关语段就可以作为素材来激发创作灵感。只要能够做到这样,何尝担心缺乏灵感呢?

二、 培养学生积极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写作灵感的关键是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写作态度。在这期间,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很重要,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是否会观察是影响写作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观察,对事物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解,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和状态进行观察和思考,在观察中激发创作灵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状物作文的写作培养小学生形成积极的写作兴趣。状物大体可以分动物、植物、物品,文本大体由本物、故事、情感构成。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动物、植物或者物品,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兴趣爱好,自由选取写作对象。

例如,以“小猫”作为写作对象,通过学生对小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性格特点、和小猫相处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小猫对自己的重要程度以及自己对小猫的爱等方面进行描写,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和认知事物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

由此可见,教师一定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对作文写作方向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小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生活,激发写作欲望,提高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的写作态度。

三、 注重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写作灵感的培养是在不断阅读中慢慢发展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注重在阅读中对写作素材的积累,改变学生在写作时下笔困难的问题。

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比如《稻草人》《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等。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就会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有效解决下笔困难的问题。

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同学们制定阅读计划,安排阅读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教师指定的阅读书目的过程中整理好词好句,并总结写出自己的感悟,按时上交并进行评比。

就《草房子》而言,小学生在阅读中可以积累好词,像“火辣辣”这样的叠词,“如痴如狂”这类的形容词等,也可积累像“微风翻卷着荷叶,又把清香吹得四处飘散。几支尚未绽开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几支硕大的毛笔,黑黑的竖着。桑桑能够感觉到:它们正在一点一点地开放”这样的好句,通过积累将好词好句运用到作文写作当中。

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写作的范围一般都不大,有很多优秀的小学生作文值得借鉴,但是教師一定要注意学生作文写作时的抄袭现象,抄袭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还激发不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只有学习和感悟才是培养写作灵感的重要方法。

灵感来源于生活,家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丰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首先,小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将听到的有哲理的话,遇到的有趣事以及自己的感悟等及时记录下来;还可以把在日常生活中看过的电视剧、电影,以及听的音乐里面涉及的经典语录进行收集和记录,分类整理形成写作素材。在生活中利用自己的感官,开阔眼界,领略不一样的人文风采,来提高自己的人生阅历。在生活阅历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写作灵感。

四、 加强专项训练,提高写作质量

通过对作文写作的专项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质量。然而,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安排的写作专项训练没有明显的效果,教师一味地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写作专项训练,而且严格要求字数,不注重写作质量。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东拼西凑或者直接抄袭,写作数量提升了,但是作文质量差。此外,在每天的日记写作中,小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写日记,不但没有培养写作灵感,写作质量也差得一塌糊涂。

为此,教师一定要认真落实对小学生作文写作的专项训练,对写作类型进行具体分析。例如,把提供给学生的作文素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把写人、叙事、写景、想象等写作方向和节日、天气、校园、自然等写作主体进行规划,开展有效的专项训练。

唐诗宋词的阅读也是培养学生写作灵感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在学习唐诗宋词的过程中,可以转变思维模式,增强观察能力。

例如,在学习贺知章的《咏柳》这首描写景物的诗时,诗的前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连用两个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更是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无形且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通过借用古诗对小学生在写景方面的作文进行训练,便于教师运用写景类的主题对小学生进行全面指导,比如,季节、山水、建筑等。小学生通过学习大量的古诗,在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写作灵感。

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课本的素材学习中,也能对学生作文写作的灵感有所培养。一方面,小学语文课本素材中有许多精彩语段值得小学生在写作时借鉴。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灵感方面可以借助语文课本素材,从课堂教學入手,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小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得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学会举一反三,开阔写作思路。另一方面,在课文素材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课本素材进行拓展应用,由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激发写作灵感。

灵感是写作的源泉,是学生进行写作的重要前提,小学语文写作是检验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要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在日常阅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创设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积极的写作态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创作灵感,为其将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建成.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6).

[2]魏浩炎.巧妙点拨写作技巧,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以写人的记叙文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

[3]田静.给孩子的写作插上灵感的翅膀——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8).

[4]陈丽丽.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灵感应注意的问题[J].新课程(小学),2018(11).

[5]沈静.放飞思维,快乐写作——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8(33).

作者简介:

罗荣,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大方县达溪镇坝子小学。

猜你喜欢

策略方法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