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9-12-02唐艳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平等爱国道德与法治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有利于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以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这一课题进行如下几方面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爱国;法律;平等

德育教育是培养初中生良好品行的关键途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不仅顺应了新课改之趋势,还符合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教学规律。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阐述,以期能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所帮助。

一、 巧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古语充分强调了爱国的重要性。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然而,不少教师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往往不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总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道德与法治的重点、难点以及考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以《历史的足迹》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利用互联网技术搜集关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图片、视频以及资料,并把这些图片、视频及资料融入PPT之中。其次,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如下视频内容: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样能为学生创设一种视频情境。等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说:“针对视频内容,你们有什么感受?”于是,有的学生说:“甲骨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財富。”还有的学生说:“这一事件标志着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再次,教师在“文字书法展”的教学环节中,向学生播放了“万岁通天贴”等书法作品,使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教师在“中华文明之多少”的教学环节中,向学生播放了京剧、绘画、陶瓷等图片,这使学生进入一种栩栩如生的图片情境之中;教师在“古之丝绸之路,今之一带一路”的教学环节中,为学生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丝绸之路在古代发挥的作用说明了什么?总之,多元情境的创设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 采用生活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法律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使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然而,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生活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教学活动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有鉴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主动利用生活教学法,以此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以《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生活案例。”于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下生活案例:一天上午,芳芳在上学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翻越了马路中间的护栏,横穿了马路,差点被正在行驶中的小轿车撞到。在班级里面,芳芳因为个子矮小,皮肤黝黑被同学取笑为“小黑”。为此芳芳感到十分生气。不过,芳芳在平日里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写作。她曾经以“花香”署名在某期刊发表了多篇散文。其次,教师对学生说:“在这个生活案例中,芳芳哪些民事权利受到了侵害?芳芳行使了哪些民事权利?”于是,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再次,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作答。总之,这样的方法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 利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发现一些学生缺乏平等意识。如果这样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还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此时,把小组合作学习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共同进步,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有鉴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搭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在小组内部相互分享学习心得与学习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

以《日月无私照》教学为例。首先,教师以《日月无私照》的教学目标为参考,以学生的学习能力、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把学生分成“和煦阳光组、清澈流水组”等几个小组。其次,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就《日月无私照》的内容进行探讨。再次,在和煦阳光组中,有的学生就平等的真谛进行发言;还有的学生就政府在平等的道路上所做的各种努力进行发言。在清澈流水组中,有的学生就弱势群体与社会公平的关系进行发言;还有的学生……总之,大家都在小组内部就《日月无私照》的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发言。如此一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乐于分享的品质,还培养了学生的平等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巧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采用生活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利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等方式,使德育教育充分渗透到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利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加强学生德育工作[J].甘肃教育,2019(1):36.

[2]余先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73.

作者简介:

唐艳,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万家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平等爱国道德与法治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