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2019-12-02蔡安宁
蔡安宁
关键词:侗族;广西;传统建筑;建筑文化
侗族是一个历史较为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省、湖南省和贵州省三省的交界地区以及湖北西南部。侗族人民居住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具有民族特有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在这种环境中他们创造出了蕴含浓厚地方文化及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艺术,是我国民族建筑艺术之林中非常璀璨的瑰宝。
一、侗族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概况
(一)公共建筑
1.鼓楼
侗族的祖先最早采用巢居的形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进化成了与现在相似的“干阑”房。现在,侗族常见的居住仍是“干阑”房或者由此衍变成的吊脚楼。鼓楼是侗族最常见的建筑物之一,形如塔似阁,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独树一帜的种类,代表了多样的民族文化,是古建筑中难得的瑰宝,更是侗族人民世代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在侗族村寨中,鼓楼是一种族姓标志,几座鼓楼一般就是几个大族姓的代表,所以在侗族村寨中常见两三座鼓楼耸立,几处鼓楼遥相呼应的场景,如图1所示。
鼓楼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们使用需求的产物,根本原因是由它的社会功能决定的。在建筑形式上,鼓楼形成很大一方面的成因是侗族古代人们独特的居住习惯以及崇拜神物的心理。随着侗族人数的增加,村寨规模不断变大,侗族居民对鼓楼居住的需求也不断变大,这也就逐渐促进了鼓楼在数量、结构以及形式上的不断发展。
侗族人们在建筑鼓楼的时候因地制宜,大多建筑在平地上,室内外高度差别不大,也有的由于地势问题再在堡坎上建造平地,之后再建楼的情况。鼓楼依据造型的不同可以分为阁式以及塔式鼓楼,它不但是侗族村寨的一种标志,更是侗族族姓的一种象征,无论在建筑形式还是建筑风格上都体现了侗族的物质面貌和精神面貌。
每一种建筑类型都源于人们的一些需要,而当这些建筑应用到生活中又会唤起人们在其他的方面进一步的需求,就这样,建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新鲜内容,其具有的功能越來越多,意义也越来越大。侗族鼓楼具有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建筑的起居作用,它是侗族人民生命意识以及群体精神的一种高度体现,在鼓楼文化中己经融入了侗族的民族精神、历史传统以及民族性格。
2.风雨桥
侗族人喜欢群居生活,一般部落选址都是依山傍水,因此,侗族的村寨一定要注重一些跨水通道的解决,对此侗族人们开始在河流上建造不同形式的木桥,即风雨桥,如图2所示。目前,它已经是侗寨特有的一种公共建筑,具有强烈地域特征。
风雨桥在侗族的村寨有比较特别的地理位置,一般在村头寨尾的水口处或者穿越在村寨内的水面上,既利于侗族人民的生活,又可以让他们在风雨桥中休息乘凉。此外,风雨桥也是村寨的地域界定,一般把流水入口的地方定义为村头,水流出的地方定义为寨尾。
风雨桥的内外装饰也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是侗族人民最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风雨桥的独特选址奠定了其村寨重要建筑的地位,它不但是一个村寨的门面,更是保佑村寨的一种神圣建筑。侗族村民不管生活多么困难都会努力建造好村寨的风雨桥,展现村寨的特色标志。对民俗学来说,风雨桥有独特的魅力,对传统侗族村寨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在现代较为科学的技术条件影响下,侗族人们的生活不断地发展,对风雨桥的深入了解,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侗族人们的文化内涵,了解他们古朴的创造灵感,认知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
3.其他建筑
除了鼓楼、户外风雨桥,侗族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建筑还有戏台,侗族人喜爱看侗戏,这是侗族人重要的娱乐生活之一。如广西省的三江八协庆云戏台,这在广西三江侗寨中算是规模较大的戏台之一,总高达到11米,分为两层,第一层用于贮藏,第二层用作演出使用。图3所示为广西三江保存较为完整的侗族戏台以及千人共同祭祀萨神的壮观场面。
(二)居住建筑
1.高脚楼
如图4所示,高脚楼是广西侗族地区十分常见的建筑,也是侗族最典型的居住建筑。高脚楼大多有二层,也有的是三到四层。由于地面潮湿,第一层一般都稍矮,直接用地面当做楼板,用来放置一些农具、谷物和家畜。二楼是人们的居住楼层,若有三、四层,主要是作卧室使用。这种楼房非常适合侗族山区的自然环境,可以建筑在山脚或者缓坡中辟出的台地,这是侗族人合理利用地势的智慧体现。在山区中,高脚楼是适应性非常广的建筑,如果建在坡度较大的半坡斜面上,再想要辟出一块平地进行建筑则需要很大的工程量,因此,楼的底层是前虚后实的,在高脚楼的后方一般都是直接建在坡坎上的,前面通过木柱子把楼架空,看起来就像把柱子给吊住了,所以又被称为是“吊脚楼”。高脚楼由于依山而建,底层柱脚采用不取平齐建法,山区中这种悬空以及吊脚的手法是很智慧的方式。高脚楼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干栏式木楼,适应性强,在侗族山区非常常见,数量很多,因此构成了侗族高低错落的居住建筑群,具有一种特有的气势。
2.矮脚楼
与高脚楼相似,矮脚楼也是建筑在山脚或缓坡的一种常见建筑,在造型上,它和高脚楼的差异是其柱脚较矮,也就是和地面的距离较近,为达到与地表的隔热防潮作用。除此之外,矮脚楼在空间上也和高脚楼有较大差异,不计防潮层,楼高即为二层。它的典型特点是没有高脚楼那样宽长的前廊,通过挑出微微的一点廊檐进入堂屋。在宽敞的堂屋内是侗族人家活动劳作主要场所,牲畜以及农具等大多会安置在楼外另外辟出的场所。
3.平地楼
平地楼在侗族不是十分常见,大多位于侗族城镇以及城镇附近地区。它的特点是没有用来防潮隔热的架空层,主要在较为平缓干燥的地方建立。平底楼一般也有两层,一层为居住层,二层多用来安置杂物,晾晒衣物等。
侗族地区以干栏式高脚楼为民居主要的居住建筑,也是侗族居住建筑的主体类型,矮脚楼以及平地楼是在高脚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受汉族居住建筑的影响因地制宜的产物,也是一种文化变迁的结果。作为侗族其他居住建筑的发展起源,高脚楼充分展现了侗族的传统居住建筑特征,是侗族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二、侗族传统建筑地域性特征
(一)与自然地形的结合
侗族地区多以丘陵、谷地以及中山地为主,山多水多,十分潮湿。这种自然地形也使得侗族建筑随山就势,有很强的侗族地方特色,建筑巧妙地结合自然地形以及环境特点,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的地形和地貌,正是这种对自然地形的灵活运用才展现了自然地形的潜在力,从而造就了侗族独特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侗族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崇敬。
(二)与气候条件的结合
侗族居住区域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的山地气候,潮湿多雨,雨热同季。在古代,侗族居民没有先进的技术来改变生活环境,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对居住屋进行不断地修正。因此,侗族人们一直十分重视对村寨总体的设计以及村寨选址。经过不断积累经验,他们一般把村寨建于背山面水的地方,背对山可以抵挡冬天从北方过来的寒流;面对着水可以在夏天有从南而来较为凉爽的风,这样就尽可能通过日照和良好的通风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此外,山区往往气候多变,风雨难测,因此针对人们在行路时的歇息避雨也是十分重要的。从鼓楼、风雨桥等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建筑都有一定的避雨保护措施,充分适应了气候条件。从古至今,侗族人们充分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建造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充分体现了侗族人们的智慧以及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三)与地方材料的结合
一个地区所具有的侗族建筑多用杉木当主材,屋顶用青瓦和杉树皮作为覆盖,部分用石材建基础,这些天然的资源以及植被形成当地建筑的典型特征。在侗族生产技术不是很先进,交通不便,因此建筑房屋大多就地取材,这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侗族人们在取材过程中十分尊重自然规律,利用材料的特性,物尽其用,坚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不浪费,合理利用地方材料创造出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通过丰厚的自然资源来提供建筑条件,在这种建造家园的过程中,是侗族人们扎根定居的思想反映。
在材料的选用上,侗族人们始终遵循传统生态观,依照自然界可持续发展理念,物尽其用,根据材料的特性来选材,坚决不浪费材料,杜绝不节制行为。在建筑上主要是采用木材以及石块为原材料,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房屋建筑者们已经掌握了地方材料的特性,并根据材料选择建筑方式以及不同的装饰方式。在建筑过程中,下面一般是通过石块来建筑房屋地基,并用圆木来构架,楼层之间也是采用特殊的板壁进行封墙处理,在屋顶上采用青瓦盖面。建筑过程中对木材的使用充满创意或情趣,通过木构这些简单的结构件形成了十分有韵律的建筑。在建筑的材料选择上一般都是由粗到细,由重到轻,由天然到人工,这些变化之间连接得非常自然轻巧,而又不失稳定。此外,在瓦脊以及窗格的装饰上精致雅观,从另一个方向衬托出建筑的质朴,也体现了侗族人们对地方材料的合理利用,创造出和材料适应的建筑。
世居的侗族人们在历史不断发展中,以其独特的居住习惯和居住形式,延续了他们的歷史传统,符合地理、气候等条件。侗族用其特殊的传统建筑艺术,为建筑增添着动人的光彩,让我们对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有了更本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