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级债务的成因及化解对策

2019-12-02陈沈阳

新财经 2019年22期

陈沈阳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工作中的债务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如何对村级债务进行有效控制和消化,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一环。通过化解农村债务问题,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文章分析了村级债务产生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对策,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村级组织的经济发展能力,拓宽农村收入渠道,提高其偿债能力。

[关键词]村级债务;化解对策;農村小康社会目标

[中图分类号]F302.6

1引言

村级债务多数是由农村在发展经济以及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其承担主体包括政府以及村委会,对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所形成的债务,政府便成为村级债务的主体,对于农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时所产生的债务,村委会便会成为村级债务的承担主体。此外,村干部在管理农村过程中是政府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管理者,会对村级债务产生直接影响。

另外,沉重的债务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做好农村工作首先要了解农村的财务状况,分析村级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化解村级债务危机,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村级债务的特点

村级债务数额较大,覆盖面较广,结构比较复杂。村级组织的债务来源包括银行以及信用社等有息债务,同时还包括一部分有单位和个人的无息债务。而村级债务不仅包括兴办公益事业以及企业,同时还包括工作人员的欠薪以及垫缴税费等。此外,由于村级组织收入来源有限,短期债务逐渐转化为长期债务,长期债务逾期后又不能进行偿还,造成村级组织利息压力较大,形成较大的财务压力,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成为永久债务。

另外,由于村级组织缺乏经营性收入,往往需要通过举债来支付大量非生产性支出,从而导致村级组织增添大量新债。

3村级债务的成因

3.1兴办公益事业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依托发展红利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的人民群众对公共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村集体通过多种筹资渠道以及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从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另外,农村在完善基础设施时,政府通常会给予财政支持,但有些时候政府财政资金会发生到位滞后,导致部分农村在完善基础设施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借款,利息支出占到农村支出的很大比例。同时,部分农村缺乏丰富资源,无法获得充足的收入,其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支出比较随意,支出往往远远超出其承受能力,甚至出现拖欠工程款的现象,以上种种原因都增加了农村的债务,加大了农村的经济负担。

3.2盲目兴办企业

之前,各地村级单位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兴办集体企业,一部分农村也因此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从而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但部分农村为了发展经济盲目兴办企业,在兴办企业时也没有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部分农村在选择项目时缺乏科学性,又缺乏专业管理人员,从而导致部分农村企业倒闭,增加了村级债务。

此外,部分农村通过向群众进行集资和贷款兴办企业,同时部分农村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没有对市场需求和投入产出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而导致村办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形成长期负债。

3.3财务管理不完善

部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同时,部分村级单位没有形成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从而导致村级单位财务透明度较低,无法对其经济行为形成约束。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村级单位无法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没有对开支进行严格把关,从而导致村级单位开支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部分村级单位管理费用支出比较随意,有的甚至虚列支出、侵占公款,从而导致部分村级单位入不敷出,加重了村级单位的债务负担。同时,由于村级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村级单位非生产性开支较大,例如招待费用占比较大,给农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损失,加重了村级债务负担。

3.4垫缴税费

在没有进行费改税时,村级每年都要上缴农业税,部分村干部工作方法不当,而农民由于收入较低,纳税意识薄弱,经常出现拒交各种税费的现象。而村级组织为了完成上级政府的税费征收任务,只能采用垫付方式,通过举债来弥补农民欠款资金缺口,从而增加了村级组织的债务。

4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

根据分析成因总结出来一些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以下从核查现有债务、债权;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完成监管机制;发展经济,增收减债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对策的可行性。4.1核查现有债务、债权

第一,村级单位应按照相关原则,全面、详细清查、核实债务债权,对已经形成的账内以及账外的债权、债务,对每笔债权、债务发生的原因要进行仔细分析,并对每笔债务发生的经手人以及用途等相关信息进行动态管理,确保账面上所体现的债务数字真实、准确。

第二,村级单位还应对清查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于社会大众有疑问的,相关工作人员应给予耐心的解答。此外,村级单位还应对所有债务债权进行科学分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化解债务的措施。

第三,村级单位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提出合理详细的偿还债务的时间和具体的偿还债务时间。如果债务已经确定为无效债务,应按照相关规范程序对其进行核销。

第四,村级单位还应根据各种债权的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对债权进行清收。如果是个人擅自借出的款项,要追究其个人责任,并限定时间要求其对相关债权进行及时追回。对于因为正常经济业务形成的债权,如果债务人有偿还能力但拒不还款,村级单位可依照法定程序向法院对其进行起诉或申请强制执行。

第五,如果是因为承包集体资源但长期欠缴承包租金的债务人,应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缴承包金,必要时可收回其承包权。

4.2完善相关制度

首先,各村级单位应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兴办公益事业,确保有充足的财力保障,不能因唯政绩论大搞面子工程,进而大量举债而去兴办实际效用很小的公共服务项目。

其次,村级单位还应完善相关制度对其经济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并实行个人责任追究制度。各村级组织不得通过举债形式用于村级支出,如果出现违反规定而产生新债务,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避免产生新债务。

再次,各村级组织还应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并严格落实债权债务管理、财务收支预决算以及开支审批等制度。

最后,各村级组织还应加强资产管理,对各项资产要进行详细的产权登记,对各项资产实行专人管理,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

4.3完善监管机制

村级组织产生大量债务的很重要原因便是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管机制,村级组织可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实行村级财务“村有乡镇管”制度。村级组织依然享有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审批权,并由乡镇相关部门对村级组织的账务以及资金进行代管,相关部门还应帮助村级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加强对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

同时,村级组织还应对财务状况进行公开,接受村民和社会的监督,加强村级组织的民主管理,从而对村级组织财务状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此外,村级组织工作人员还应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对入账票据特别是大额支出要进行严格审核,对于非生产性支出要进行严格控制,规范审批流程,避免村级组织资金浪费、流失,从而保障农民的利益。

4.4发展经济,增收减债

化解村级债务的关键便是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化解债务危机。村级组织可以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村级组织偿债能力。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积极引进优质项目。还可以积极引入外部资金,结合当地特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兴办合作社,提高农民收入。并对村办企业以及闲置资产进行租赁和发包,拓宽村级组织收入渠道,提高其偿债能力。

另外,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村级组织政府应加大对其资金的扶持力度,提高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村级组织增收的长效性。

5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部分村级组织债务数量较大,积累的时间较长,债务问题比较突出。同时,村级债务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如大力興办公益事业、盲目兴办企业、财务管理不完善等。因此,各村级组织统筹兼顾,核查现有债务、债权,完善相关制度以及监管机制,发展新型经济,拓宽收入渠道,增加收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化解村级债务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职能,从根源上消除村级组织债务形成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超.村级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基于 A 村财务检查案例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4(44):58-60.

[2]何田,崔雪,闫锋.湖北省农村财务管理调查报告——基于湖北省81 家村级组织财务的实证分析[J]. 企业研究 ,2011(12):17-19.

[3]程目娟.浅析村级不良债权债务的成因及清理的对策[J].现代农业,2010(8).

[4]刘玉芝,沈文玮.妥善化解村级债务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2015(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