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社区药学服务干预的效果评价
2019-12-02梅花
梅花
【摘要】 目的 评价2型糖尿病社区药学服务干预的效果。方法 80例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社区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2 h PG、FBG水平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2 h PG、FBG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 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
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药学服务干预的效果显著, 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社区药学服务干预;效果评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66
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 2型糖尿病具有十分复杂的病因, 其在所有糖尿病中占95%左右, 且患者发病与环境、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1]。该病症一旦发生, 极易对患者心、肝、肾造成损害, 从而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伤, 进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2]。在治疗该病症的过程中, 临床主要实施药物治疗, 但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 治疗期间为了对患者血糖水平予以更好的控制, 则需对其加强药学服务干预, 以提升其用药疗效[3]。因此本文对2型糖尿病社区药学服务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21例;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5.3±6.6)岁;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5.3±2.3)年。观察组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42~76岁, 平均年龄(54.6±7.2)岁;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5.4±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取常规干预, 即包括指导用药、自我监测血糖、系统健康宣教、指导合理饮食和运动等。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社区药学服务干预, 具体如下。
1. 2. 2. 1 建立档案 即对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进行收集, 具体内容包括病情、病程、年龄、性别、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对其饮食结构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 对降血糖药物用量根据医嘱做出适当调整。
1. 2. 2. 2 社区干预 即定期组织专家讲座, 1次/d, 共组织3次, 以便将疾病相关知识详细告知患者, 同时将饮食护理与疾病的关系告知患者, 使其意识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同时帮助患者合理制定一日三餐食谱, 并注重饮食指导, 告知其均衡营养相关知识, 将腰围、体质量、血压、血糖等测量方法告知患者, 以使其根据检测数据合理调整饮食, 正确评估疾病。另外可指导患者进行适量有氧运动, 如打太极、慢跑、散步等。
1. 2. 2. 3 药学服务及随访 在对患者随访期间由药师加强药学监护, 可开设相关咨询活动, 了解患者用药情况, 可了解其有无按剂量服药、有无按时注射或服用药品, 有无定期监测血糖、有无掌握或接受用药方案等。随访1次/个月, 以对患者治疗方案进行了解和审查, 同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有无并发症发生,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以提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FBG和2 h PG)水平变化情况、治疗依从性(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评估, 内容涉及定期复查、适当活动、合理饮食、正确用药等, 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个等级, 总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2 h PG、FBG水平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2 h PG、FBG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 2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 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 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且发病群体多为30~40岁。该病症一旦发生, 随着病情的进展, 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因而对其身心健康存在不利影响[4, 5]。而对患者血糖加以有效控制, 则是治疗该病症的关键。但由于该病症疗程较长, 且需终身服药治疗, 因而多数患者治疗期间往往因无法坚持用药而导致疗效欠佳。而通过对患者加强社区药学服务干预, 其不仅利于患者对用药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识, 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用药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 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目的[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2 h PG、FBG水平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的2 h PG、FBG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 低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药学服务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药学服务干预的效果显著, 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可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美, 赵华, 孙科, 等. 为接受多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社区药学服务的体会. 上海医药, 2017, 38(16):11-14.
[2] 戴家强, 戴国强. 社区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并发症的影响.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 31(5):41-43.
[3] 钟俊珊, 陈柳欢, 李茂清, 等. 2型糖尿病社区药学服务干预的效果评价.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7, 10(3):264-267.
[4] 沈美, 赵华, 孙科, 等. 药学服务干预对社区多药控制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6, 16(3):170-174.
[5] 林亮, 刘锐锋, 詹昌盛, 等. 药学服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实证性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17):103-104.
[6] 陈知. 2型糖尿病社区药学监护的效果评价. 浙江医学教育, 2013, 12(6):46-48, 60.
[收稿日期:2019-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