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探讨
2019-12-02李园园
李园园
【摘要】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使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 观察组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7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
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 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 改善患者临床不适体征, 对其病情恢复及预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關键词】 依达拉奉;盐酸法舒地尔;急性脑梗死;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39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 多见于老年人群, 受到我国老龄化以及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形成的影响, 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且趋于年轻化。患者发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肢体障碍等临床表现, 且发病急, 病情变化快, 致死率、致残率高[1]。因此有效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均经临床确诊。将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 女17例;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3.25±4.92)岁;病变部位:脑干20例, 颈内动脉15例, 基底动脉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5例;年龄51~76岁, 平均年龄(62.39±4.54)岁;病变部位:脑干18例, 颈内动脉14例, 基底动脉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医院伦理委员会已经同意本次研究, 患者及其家属在知晓本次研究具体详情的情况下均已同意本次研究, 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 2 纳入标准 均符合2007年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经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诊断;均为首次发病;在接受本次治疗前未接受过其他治疗措施[3]。
1. 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例如肿瘤等)患者;患有精神类疾病, 不能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对于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既往参加过类似研究的患者[4]。
1. 4 方法
1. 4. 1 对照组 使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3208)30 mg, 静脉滴注, 2次/d。治疗2周。
1. 4.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592)
30 mg, 静脉滴注, 2次/d。治疗2周。
1. 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5]测定患者治疗效果:患者经过治疗后,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评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评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或者病情出现进一步加重评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发病急, 病情变化快, 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功能障碍, 病死率及致残率高。临床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常用的治疗措施是进行溶栓及营养神经治疗[6-8]。盐酸法舒地尔作为一种脑血管及周围血管扩张药物, 治疗过程中对于平滑肌收缩最终阶段的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起到抑制作用, 达到扩张血管的作用, 发病初期给药治疗, 有助于预防脑血管出现痉挛, 保护脑神经[9-11]。依达拉奉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会出现N-乙酰门冬氨酸急剧减少的情况, 使用依达拉奉治疗, 对于病变部位周围组织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发挥抑制作用, 同时可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脑水肿或脑梗死病情加重的情况, 防止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对患者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提高患者生存率[12-15]。
本次研究发现, 通过对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 两组患者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 观察组患者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7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证明,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 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 改善患者临床不适体征, 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 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在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 改善患者临床不适体征, 对其病情恢复及预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霞. 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 12(23):83-84.
[2] 衛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7, 7(2):200-201.
[3] 刘梦茜.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研究. 中国疗养医学, 2018, 27(12):1325-1326.
[4] 尹楠, 陈华, 段瑞生. 法舒地尔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MMP-2、MMP-9水平的影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9(12):1376-1379.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81-383.
[6] 王庆兰. 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6, 10(13):95-96.
[7] 柳杨. 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24):4553-4554.
[8] 全红梅, 金丹, 朴春姬.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中国临床研究, 2013, 26(4):346-347.
[9] 付宏, 彭敏.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医学信息旬刊, 2011, 24(8):192.
[10] 袁华容. 盐酸法舒地尔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4):170-171.
[11] 付林, 袁光雄. 盐酸法舒地尔、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 14(1):27-28.
[12] 刘新. 盐酸法舒地尔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当代医药论丛, 2011, 9(7):236.
[13] 方晓霞, 王云甫, 张跃亮, 等. 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5(22):4355-4357.
[14] 屠明锋, 黄赛忠. 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青岛医药卫生, 2015, 47(6):407-410.
[15] 龙倩.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0, 10(5):359-360.
[收稿日期:2019-01-29]